二一四 弄巧成拙(2 / 2)

「這半年來,我兩廣境內處處聞警,海匪,倭寇,還有紅毛人到處生事……軍營倉儲,迭遭破壞,王督為此焦頭爛額,本來是顧不上你們的。可偏偏……你們送到北京城里的那件東西出了岔子。」

眾人對望一眼,能把錦衣衛都瞞過去應該說是一件開心事,只可惜眼下這氣氛,怎么可能開心起來。

「怎么會呢?那玻璃鏡子難道不好?」

就連阿德都感到奇怪了,周晟則搖搖頭:

「恰恰是太好了——當日我們將其送入總督府,王督亦是嘆為觀止。隨即便鄭重其事,派專人送上京城去,先是走官道,後來經運河水路,自通州上岸……自去年臘月中啟程,於今年四月間方才抵達京城。這幾個月間王督自是息了出兵之念,如果不是你們犯了一個小錯誤,這實在是一條絕妙的拖延之策,只可惜……」

「什么錯誤?」

龐雨陰沉著臉問道,這條計策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想出來的,之前早已經反復推敲過許久,不覺得其中有什么破綻——就算崇禎不喜歡那鏡子,也不應該為此發火啊?

周晟微微嘆息道:

「這貢物乃是一組,用三塊大鏡拼成,一塊大的,兩塊略小些——想必諸位事先也曾打聽過,知道我朝天子有一後二妃,故此才作這安排吧?」

龐雨點點頭:

「不錯,當初制作的時候就考慮過:如果有需要,可以分成三面單獨的穿衣鏡,給三個人使用……周皇後,田貴妃和袁貴妃,是這三位吧?」

周晟則連連搖頭,苦笑不止:

「你們終究是外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們也是太疏忽,當時只顧著贊嘆,而竟然沒有想到提醒此節——當今天子後宮中,最受尊崇的並非周皇後,而是懿安張皇後,皇上的親嫂子。若有什么珍寶,肯定首先是送到張皇後所在的慈寧宮,之後才能輪到周皇後所在的坤寧宮去。」

周晟一邊嘆息著,一邊介紹了從京城錦衣衛同僚那里得來的消息:

——當日那組大玻璃鏡送達宮中以後,崇禎開頭是很喜歡的。不過他的節儉性子很快發作,覺得這么大的三塊鏡子,只用來伺候一個人太過於浪費,於是下令宮廷匠人將其拆分,作成三面穿衣大鏡,分別送往重要宮室。

懿安皇後張氏的慈寧宮當然是得到了最大一面,然後周皇後那邊也肯定要送去一面,剩下一面,因為當天正好是袁妃在側,便隨手賜給了袁妃……

「啊?最得寵的田貴妃沒拿到么?這可要出事!」

龐雨一拍大腿叫道,周晟了他一眼:

「你們也知道田妃受寵么?可她好像還不是貴妃呢……那田妃果然不肯罷休,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居然討得張皇後歡心,又在張後面前哭訴。張後素來賢德,便以自己宮中那面大鏡相贈……」

——之後發生的事情,任何一個人都能猜想到了:身為皇後的周氏只能用一面六十公分的鏡子,而比她低一級的田妃卻居然用上了九十公分?就為這三十公分的差異,那本就有矛盾的一後一妃在皇宮里鬧得不可開交,連袁妃都給牽連進去。大明江山處處開打,連後宮中也不例外。

最後鬧到了崇禎皇帝面前,恰好那天又收到陝西軍報,當然不會是什么好消息。於是一怒之下,這個史上有名的沖動皇帝操起一把鐵如意,將三面大鏡子統統砸了個粉碎,用最壞的方式結束了後宮間的戰爭。

把這件麻煩物品送上門的王尊德拍馬屁派到馬腳上,被崇禎親自下旨狠狠訓斥了一通。於是理所當然的,王尊德又把滿腔怒火發泄到了始作俑者頭:他決定出兵征討短毛……

聽完這段前因後果,眾人都是面面相覷。

「暈了……至於嗎?再要鏡子跟我們打個招呼不就行了嘛。這崇禎皇帝的性格還真是……」

解席差點沒順口說出「和歷史書上記載的一模一樣」來,幸虧及時閉嘴。才沒在周晟面前露餡。而周晟只是了他一眼,搖搖頭:

「現在再送也沒用啦,王督已經下定決心,任何因素都無法改變他了。」

機關算盡太聰明……龐雨現在滿腦子都是小星星在飛舞。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么多二十一世紀的優秀人才,用這么長時間殫精竭慮才制定出的精妙計劃,最後竟然是毀於千里之外,幾個明朝無聊女人的宮斗之下。

「蝴蝶效應啊……現在算是知道什么叫蝴蝶效應了!」

也不管周晟就在旁邊,龐雨直接說了個現代名詞。周晟果然面露迷惑之色,正想詢問時,旁邊阿德卻先開口問他道:

「王尊德要出兵打瓊州,這事兒姑且先放一放……老周,既然你說你還不想背叛大明朝,卻為何要冒險來通知我們?」

早就預料到這邊肯定會問這個問題,周晟不慌不忙抬起頭,著他們:

「因為我們擔心:這一仗打下來,你們固然是難逃敗亡結局。而我大明朝的南方諸省,怕是也剩不下多少軍隊護衛疆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