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一 戰爭的腳步(2 / 2)

「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都用的東印度公司名號,公司對公司,我們同樣以貿易公司名義和他們交涉,對等么。」

龐雨微笑道,當初讓安德魯寫那封挑釁書時倒是考慮過的。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因為他們除了這家瓊海貿易公司,並沒有建立起其它的政治組織。「短毛」只是一個稱號,而為了不過度刺激大明王朝,他們從來沒有打出過任何政治名義。

可茱莉對此並不感興趣,她提出這個問題,卻是為了另外一個目標:

「好吧,不管你們是什么理由,但既然用了公司的名義……」

女經理伸出兩根手指:

「你們要求的保護費是每條船兩千個銀幣嗎?今後如果能收到這筆錢的話——我相信你們肯定能讓西班牙人乖乖交錢的——但是這些都屬於公司的收入,記住了!」

眾人面面相覷,盡皆啞然。

…………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大明王朝的戰爭威脅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繼上次周晟向他們發出警報之後,在這段時間內,情報組又先後從各個渠道得到了更加翔實和確定的信息。

設置在廣州府的那個糧食鋪子,最近成功與大明王朝的軍隊搭上了關系——因為提供的糧食質量較好,還能弄到優質的食鹽,程記糧鋪已經開始為廣州附近的軍隊提供軍糧。也因此可以得到更多的,與軍事方面有關的內情。

根據情報站傳來的消息:兩廣地區的軍隊最近都在向廣州集結,包括因為紀律較差,擾民較多,一向被安置在窮鄉僻壤的那些彝,苗,土,壯等各族「蠻兵」,也都出現在廣州近郊。

根據諸多信息,綜合分析下來,參謀組判斷:明帝國將以廣州府作為出擊陣地,集結大約三萬至五萬人的兵力,向他們發起攻擊。

他們先前搞的那些襲擾戰術,多多少少也取得一些效果,那就是讓明軍無法再使用雷州地區的港口和設施,轉而只能從廣州直接出發。

「船呢?不是說兩廣的水軍不足以支撐這樣大規模渡海作戰么?」

解席很郁悶的大叫,但阿德卻苦笑回應:

「兩廣的不足,可再加上福建的就足夠了……」

不久之後,他們所收到的另一封信件,完全證實了這個推斷。

——書信是他們那個還算不上正式的「盟友」鄭家,其首領鄭芝龍親自寫來的。鄭氏在信件中表示:根據兩廣總督以及上官福建巡撫的命令,要求鄭家船隊於近期前往兩廣,負責運送朝廷征討瓊州府的兵馬。自己畢竟是大明臣屬,朝廷有令,不得不遵從。

雖然書信寫的很委婉,很客氣,但毫無疑義的說明了一件事:鄭家依然會站在大明王朝的旗幟下,與海南島上的短毛作戰。

「……再加上荷蘭早已向我們宣戰,西班牙又被你們成功吸引到了仇恨——老爺子說對了:歷史正在恢復它原有的慣性,消除我們這些變數——東南亞地區海上實力最強的四家都要跟我們打仗了。」

在例行的內部會議上,翻閱著那些記載著各類情報的小冊子,阿德略微有些無奈說道。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拖延戰術是失敗了。雖然參謀組和軍事組在這條策略上花費了大量精力;雖然他們想盡辦法不希望和明帝國正面交戰,想要把危機給拖過去;雖然他們這些「未來人」自詡對這個時代的重大歷史,重要人物都了如指掌;雖然也曾爭取到了一些時間——但是最終,還擺脫不了那個他們極力想要避免的結局:戰爭。而且,其規模比他們預想中還要大得多——不但要與明王朝作戰,連荷蘭與西班牙兩家也將介入。

「這就是所謂『歷史的反噬』么……」

就連解席也不由喃喃自語道,雖然李明遠教授的「歷史慣性論」當初只在龐雨和阿德面前提起過,但隨著局勢的日益惡化,這一理論已經在越來越多的人群中傳播,並為很多人所接受。

「既然這樣,那就打吧……」

關鍵時刻,還是李老教授沉得住氣,雖然老爺子先前一直主張小心從事,以至於有些人私下說老爺子是「暮氣深重」。但這次,在確認了戰爭無可避免的消息後,老爺子的態度反而改變了:

「歷史是什么?歷史是無數種可能性的集合。我們來到這個本不屬於我們的時空,又為這個世界的發展和變化增添了無數種可能。作為一群『外來物種』,我們想要安靜的融入這個時代,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注視著牆面上的東亞地圖,李老教授的雙手竟也漸漸握成拳頭:

「既然無法和平的融入,那就讓我們轟轟烈烈大干一場!用戰爭的腳步,踢開這扇本不屬於我們的時代大門!」

------------------------------------------------------------

過年啦,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紅包拿來!票票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