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四 緣由(2 / 2)

軍馬站里用的馬都是西南滇馬品種,個頭矮小。脾氣溫順,但饒是如此,從來不習慣騎馬的解龐二人依然被顛了個七葷八素。他們騎術不精是一方面,從瓊州到臨高的官路質量太差也是原因之一。

好不容易趕到目的地,在臨高驛站交接馬匹的時候,老解趴在馬上就抱怨開了:

「我靠,就這道路水平,你們也好意思自稱媲美海路?再這么多跑上兩趟,人沒散架,估計屁股也要爛完了。我說,既然要開辟陸上通道,你們好歹也把這路給修一修嘛……」

軍馬站里負責接待的都是些本地孩子,對於這位在短毛中也名聲赫赫的解大頭領的抱怨沒人敢作應答。不過立即卻從場院外面傳來反駁之聲:

「嗨……解胖子,還真是官氣十足啊,虧咱們還專程來接你……你說得的倒輕巧!以前大伙兒都從海路走的,有幾個人走過這條官道啊?資源人力都不向這邊傾斜,叫我們怎么修路?」

外面走進來兩個人,都是瓊海號上當初的旅客同伴,現在正負責道路橋梁這一塊的。為首一個名叫應榮威,江蘇人,穿越時剛剛二十三歲,土木工程道路橋梁專業的,但大學剛畢業還沒找到工作就穿越了。專業雖然對口,卻沒什么實際工作經驗。負責道橋組一年多,除了幫助農場,縣城以及主基地里修建過幾條道路外,道橋組沒出什么大成績——當然是相對於工業,化學,工程這些牛逼專業組而言。這讓小應頗感壓力,於是在不久前向委員會提出申請,希望能再增加人手,好多出成績。

於是又新調來一個小伙子名叫付羽,今年二十九了。江西人。他倒是工作過好幾年,但以前的工作性質是以開隧道為主,本人通曉精確爆破和地質勘探,登陸明朝後他一直在唐健領導下的軍事部門和野外勘探組任職,直到最近因為道橋部門實在缺人,才被軍轉民抽調過來,充實基建部門的力量。

應榮威大約有些情緒,兩句話沖得解席一愣一愣——小應其實一直在呼吁要重視陸地交通。只不過從臨高到瓊州,因為中間的澄邁以前不屬於控制區,安全上有些疑慮。加上大家都已習慣從海上通行,這條官道就一直沒怎么重視,在人力物力等資源方面也沒怎么上心。

不過老解現在好歹也算一方大員了,集體對於他顯然很重視,這兩位專程過來接人,當然也不是為了吵架的。旁邊付羽就哈哈一笑,打了個圓場:

「修整這條道路的計劃其實已經做出了,只是前段時間沒空實施而已,而且當時澄邁不完全受我們控制,建設計劃實施起來也點困難……不過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只要人力和物資充裕,很快就能開工。」

這時候小應也冷靜下來,呵呵笑了笑:

「沒錯兒,正好你們兩個負責人都在——到時候你們瓊州方面可至少要負責提供一半以上的財力和人力噢!」

幾人說笑了幾句,卻見龐雨依然賴在馬上不肯下來,一問原來是腿麻了,大笑之余,大伙兒把他扶下來,讓兩個人攙著在地上走了幾個圈子,方才能夠行走如常。

一行人步行前往臨高城區,龐雨素來是個多心的,這時便忍不住詢問道橋組的建設計劃打算搞多大規模?道路等級如何?最主要是需要多少投資?——他們瓊州府最近自己也要大搞基建,一時間怕還抽不出太多人力物力。

應榮威笑笑,點了點腳下:

「就跟這條路的標准差不多吧……」

龐雨低頭一,禁不住大驚失色:

「哇靠!」

——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們已經踩在了一片平整的水泥地上。灰白色的水泥硬質路面無聲無息,從腳下一直向著前方延伸。

----------------------------------------------------------------------

這是補十號的更新,明天繼續。

嘎嘎。大家多投些票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