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五 真相(2 / 2)

這種改造主要是集中在藝術方面——在這個原本大都為背包自助游旅行團的集體里面,搞藝術出身的人士比例相當高。

在這里穿越眾能夠徹底控制的地盤也不算小了,不過其中白燕灘主基地以軍事防御和工業制造為主,紅牌港口則要負責貨物吞吐和船只修造,無論唐健,徐慧,還是文德嗣凌寧等人,都不會允許這些藝術家們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亂搞。

農業組那邊則是天天飄揚著米田共味道,藝術家們肯定不願去的。於是這幫人就把主要精力給放在了既沒人敢管他們,又擁有大量現實觀眾的臨高縣城內……反正這年頭可沒規劃局,隨便他們怎么折騰,肯定總比原來自發形成的要好。

「但他們干得可真不錯,不是么?起初時咱們可沒想到一條道路上還能做那么多文章……而且,搞硬質路面可不僅僅是為了好。」

按照小應的說法,最初他們在城里修建水泥路其實只是為了自家方便——他們騎著自行車在泥土路上行動實在是太辛苦,下雨天不談了,就是晴天那一身土也讓人受不了。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車輛壽命。於是就修建了幾條水泥路,把臨高縣城和白燕灘主基地,以及紅牌港碼頭和農場等幾處穿越眾活動最頻繁的地區給聯系起來。

不過道路修成以後,受益的可不僅僅是穿越眾。而在路上跑的也不限於自行車了——四輪馬車,這種中國古代一直沒能獨立發展起來的交通工具,在穿越眾從安娜小姐那里獲得一輛原型車後,很快便在機械組同志們手中被山寨出來,並且作了許多改進,臨高的陸路交通正在快速發展。

「你們這次的騎馬旅行並不打算作為以後的主要發展方向,未來咱們的陸地交通還是以車運為主。無論載人還是載貨,四輪馬車都是現階段最好的交通工具——只要道路配套能跟得上。現在我們在幾處基地間,依靠馬車運輸人流物流都已經相當順暢,只是還不能離開這一地區。如果水泥路能夠延伸到瓊州府去,瓊澄臨三地就會真正連成一片……」

在酒桌上,付羽和小應輪番上陣,想要給解龐二人洗腦,從他們口袋中忽悠出銀子來。不過那兩位一個是「酒精考驗」的前下海公務員,自己都專門忽悠人的。另一位則算是半個業內人員,歷來對於公路系統的高報價深具戒心,道橋二人組說了半天,那邊就是不肯輕易松口。扯皮到最後,解龐二人只是表示可以考慮此事,但他們明天首先要去處理舒中那樁麻煩,有什么話,等從黎寨回來後再說。

吃完這頓「便飯」之後,兩人又去拜訪了一下李老爺子。他對於舒中的事情似乎並不很著急,軍事組首腦唐健原來還打算做個局部動員,以應對黎寨在軍事上可能的威脅,卻被老爺子勸止住,說那完全沒必要。

第二日,當解龐二人抵達黎寨之後,他們才明白老爺子為何那么從容——那位年輕的黎寨頭人雖然還是滿面怒容,但黎寨本身卻平靜依然,完全沒有要和短毛作對的樣子。

那位頭人居然已經會說普通話,雖然還有點磕磕巴巴的,卻並不妨礙雙方交流。通過一番詳談,解龐二人終於明白過來,原來問題的症結並不在於舒中嘲笑黎族文化上——能坐在一起喝酒的也算朋友了,人家其實並不在乎他說的那些醉話。

那位黎寨頭人真正在乎的,是他的小妹妹明顯對舒中有了情意,否則也不會跑去跟他說什么紋面的事情——黎族女子紋面的另外一重含義就是為丈夫守貞。所以那位黎寨頭人當時就跟舒中說明了:你要我小妹子不紋面?可以——娶了她就行,作為丈夫有權利決定妻子的紋面式樣,也可以選擇不紋。他是很爽快的,但舒中當時卻支支吾吾的不肯正面作應答,這才把對方激怒。

把阿舒關起來,要求短毛中能做主的大人物前來,不是為了道歉,而是要他們來做媒的!——按照漢人習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不可違抗么?黎寨里早就打聽過舒中家里人情況,知道他父母都不在這里,所以就找他的上司來保媒,這樣他總不能拒絕了吧?

鬧明白事情真相後,解席與龐雨二人面對面愣了半天。本來按照現代人的規矩,這種事情既然屬於舒中的個人感情問題,他們是不該插手的,不過著那位頭人殷切的目光,以及遠遠逡巡的那個小丫頭,再回想一下那家伙以前和小丫頭在一起時的開心模樣……解席要求和舒中見面談一談。

他們倆很快被帶到了關押人質的地方——正是舒中最愛待的那個岩鹽山洞。老解走進去先那家伙瘦了沒有,結果卻發現此人正沒心沒肺在研究一堆礦石。龐雨忍不住咳嗽一聲。

舒中回過頭,正見解席龐雨二人的表情,顯然已經知道他在信中沒好意思說的事情,臉上禁不住紅了一下:

「你們是來救我出去,還是來作說客的?」

「當然是來把你弄出去的。不過,作為朋友,兄弟們也想說一句……」

「——阿舒,你就從了吧!」

------------------------------------------------------------------------------

嘎嘎,連續三天更新!要票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