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十 提案(中)(2 / 2)

「這就是今天的第四項議題……」

趙立德微笑著打開一份文件,緩緩念出議案題目:

「——《關於乘勝追擊,派遣兩路遠征艦隊,分頭進攻台灣及呂宋之議案》。提案人:參謀組全體成員。」

…………

事實上,這份議案才是今天召開這次委員會及全體成員大會的最終目標之所在。先前那些不過是應景討論各個部門的要求罷了,而作為決定整個穿越者團體行動方向的機構:管理委員會,及其下屬參謀組,當然不可能不對團隊的未來前途有所計劃。

修路也好,挖鐵礦石也好,或者去外面開分基地……這些都屬於「內政」,只要條件具備了,隨時都可以做。而如何利用好前一階段戰場勝利的大好局面,為這個團體爭取到最大,最豐厚的利益,這才是需要參謀組那幾個自詡為天才的狗頭軍師們多多操心的事情。

在外交方面,福建巡撫熊文燦已經通過鄭家的關系向他們打了招呼:無論朝廷將來是否招安,只要他熊文燦在位一天,福建的地盤就會一直對短毛開放。包括調任到其它地方之後,也是如此。

熊文燦還不太明白為何短毛們執意要在協議後面加上那么一句補充——他當然不知道自己將在不久之後繼任兩廣總督,成為明王朝南方沿海最大的官僚,盡管他一直在為此而努力……

至於兩廣地區,雖然從沒有正式承諾過什么,但作為親身領略過短毛火力的一方,這里的明軍早就被嚇破了膽子,就算上頭想要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下面兵丁肯定也不會再執行了。此外,就在幾天前,廣州情報站剛剛傳來了最新消息:王尊德掛了。隨著這位大明官方鷹派首腦人物的逝世,兩廣官場中對於短毛抱持強硬態度的人肯定會有所收斂。況且穿越眾這邊很清楚不久之後就會輪到鴿派大佬熊文燦來繼任,到時候他們的路子肯定會越走越寬。

不過,外交方面的美好前景並不能取代實利,穿越眾歷來奉行「以我為主,自力更生」的策略。無論明王朝那邊對他們采取什么政策,他們自身該做的事情還是要按部就班一步步來。

瓊州府一戰除了極大震懾明朝武裝,最大戰果還在於徹底打擊了南中國海一帶的西洋艦隊。王海陽那凶狠而且不留絲毫余地的銜尾追殺使得荷蘭,西班牙,以及英國,當然還有葡萄牙……這幾個老牌殖民國家在東南亞的艦隊勢力幾乎是一掃而空,包括隨船的數千西洋軍隊也落得個同樣下場。

至少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南中國海上是不見耀武揚威的西洋戰艦了。無論台灣,呂宋,還是巴達維亞,這些戰略要地的港口和軍營里面現在大概都空空盪盪。

趁他病,要他命——這么好的戰略機遇期,穿越眾當然不會白白放過。巴達維亞稍嫌遠了點,但台灣島和呂宋馬尼拉城卻都是很好的目標,關於優先進攻哪一處,參謀組和軍事組成員們在商議時還小小爭執過一番。

以唐健為首的幾位前軍人都主張趁勢收復台灣,不過參謀組中包括趙立德,龐雨等人卻認為向西攻略呂宋,盡快奪取馬尼拉城更有價值。畢竟這一時期的台灣島僅僅是荷蘭,西班牙,以及大明等勢力還在爭奪中的一個開拓點,又沒怎么開發完全——島上大部分地區都還處在原始階段,穿越眾即使攻下那幾座要塞式的城堡,除了一堆鹿皮外估計也撈不到多少好處。

可呂宋就不一樣了,那里不但是西班牙人在東南亞統治的核心地區,而且還是墨西哥運送金銀的船只從美洲返回歐洲的一個中轉站。就龐雨他們那次走馬觀花的一,也能出馬尼拉城已經相當繁華。更何況在當地還有頗為龐大的華商勢力,有北緯等人上一次行動結下的善緣在,還有林阿虎這等本地人出身的新短毛可以依仗,無論占領行動還是之後的統治過程,難度都不會大於收復台灣,而獲得利益卻要遠遠過之……這么一算下來,出兵攻取馬尼拉顯然才是上策。

只是唐健等人卻很堅持,他們並不是不懂得算經濟賬。但在那些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心目中,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股子「台灣情結」在,而讓參謀組有些撓頭的是——連委員會主席李明遠老教授似乎也有同樣情結。他們顯然更重此舉的政治意義。

最後是龐雨提出了兩者兼顧的方案——「我們為什么不能同時攻打呢?反正現在南海上是我們的天下。」

——兩路出兵,同時攻掠兩地,聽起來似乎有點冒險,但仔細盤算一下,其實也並不算很「大躍進」,因為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至少,在進攻台灣的時候,有一股外部力量他們是肯定要聯合,也不得不借助的……

那當然就是福建鄭家,原本歷史上收復台灣島的勢力。

-------------------------------------------------------------------------------

晚了點,不過還在今天之內哦。

這一段不太好寫,關系到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昨天寫了幾千字,全部推翻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