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九 還是要考!(2 / 2)

龐雨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剛才也跟你說清楚了,咱們海南島想要發展下去。吸收來自民間的人才勢在必行。所以這科舉是一定要辦的。我們想請你負責此事,但如果你堅持不肯,那我們只好自己搞。」

「那又如何?」

王璞皺眉道,龐雨則嘿嘿一笑:

「若是你來出題,想必無非是考些四書五經之類吧,也許還有一篇八股文?但如果是我們自己搞,咱們對這套不熟悉,那只好按我們從前的習慣來出題了……在我們那里,也有類似於這種科舉的考試。」

「你們打算考些什么?」

王璞返回身坐下,眼中倒顯出幾分好奇之色——他確實很想知道這批短毛是通過什么手段教育出來的。

龐雨想了想,扳著手指頭一點一點計算道:

「語言文字能力肯定是要考的,大概也是作一篇文章吧……不過我們的要求不會太高,因為目的是考察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只要能流暢表達思想就行;另外數學會擺在相當重要的位置——我們需要了解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何;今後跟西洋人打交道會比較多,所以還會開設外語科目,搜集懂西班牙語或荷蘭語的人才;嗯,其它還有些雜學。比方說我個人也許會出幾道有關建築的題目,招收一些工匠學徒……諸如此類。」

「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

王璞一下子跳起來:

「你們打算讓工匠學徒都參加科考?那簡直是有辱斯文!」

龐雨兩手一攤,很無辜的樣子:

「沒辦法呀,我們只會這些。如果你王大進士不肯出面,咱們只好勉為其難自己干。不過我相信,一旦放開這個口子,讓工匠學徒也能參加科考。咱們島上願意讀書的人肯定會增加許多……」

「工匠學徒都去讀書科舉么……那我肯定將成為千古笑柄!」

王璞額頭上冒出幾滴冷汗,他總算明白龐軍師剛才那話什么意思了——如果自己不插手,任憑這些短毛亂搞一氣,他們那套肯定會大行其道。到時候正宗的儒家學問,恐怕還真要在海南島上失傳。

考慮到如此嚴重的後果,王璞果然猶豫了。

「這樣的話……請容下官考慮考慮吧……」

這一考慮就是整整兩天,王介山在這幾天中心理斗爭甚是激烈,兩眼熬得通紅。

不過在兩天之後,他終於下定了決心,因為龐雨又跟他談了一次。這一回,龐某人換了一個角度——上次是威脅。這回改利誘:

「由你來搞這次鄉試確實不太正規,不過,換一方面想想——老王,如果那些舉子都是從你手里考出來的,他們都算是你的門生了吧?如果按正常步驟走,你可是連秀才都沒資格點的……」

這句話讓王璞的心跳速度驟然加快,大批的門生故吏,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官場根基!大明素有成例,非翰林不得入閣,就是因為翰林院的人有機會出去考試,有機會收到大批門生,從而建立起自己的人脈系統。

按照他王介山的年齡資歷,就算一切順利,至少也要十多年之後才有可能去擔任鄉試考官,還肯定不是主考。但如果在這里開上一科,就沒有任何人和他競爭,無論點中多少學生,都要恭恭敬敬叫他一聲「老師」!

「只是……這種舉子,朝廷還是不會承認的呀……」

王璞終究還是拘泥於這一點,但龐雨則微笑著又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我們現在的身份,大明朝不也沒承認么。不過,老王,招安肯定會進行,我們這些人,用不了多久,肯定能在大明朝中混個一官半職的,不是么?」

「那倒不假……朝廷拿你們沒辦法,也只有招安了。」

王璞低聲咕噥道,他已經從廣州陳元朗那里得到消息,朝廷招安的旨意很快就要下來。只是因為目前新總督沒到位,兩廣官場上群龍無首,混亂得很,一時間還顧不上這邊。

「那么,如果談判的時候我們把承認這次科舉也作為條件之一提上去,你覺得有沒有可能被接受呢?」

「這個,恐怕很難……大明肯定不會讓我們點的舉子到其它地方做官。」

「如果只要求在海南本地為官呢——承認這批舉子的功名,但僅僅在海南島上有效。那會不會被接受呢?」

「僅僅在島上為官?那倒是很有可能的……反正這邊還是你們說了算……恩,如果將來做得好,還有可能被提升調任的……」

考慮良久,王璞終於點了頭:

「那么好吧,我同意主持這次鄉試!」

-------------------------------------------------------------------------------------

感謝幾位熱心讀者的提醒,我對於明朝科考制度原先不太熟悉的,為此修改了部分內容。

耽誤了一天時間,抱歉。不過明天更新會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