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 新設備(2 / 2)

槍聲不絕於耳,打完一槍之後立即清膛上彈,按照操典以槍托抵肩,三點一線略作瞄准之後迅速擊發,然後馬上重復清理動作……感覺仿佛是在做快速射擊的練習。

當初在設計的時候,軍事組對於新槍在射速方面的要求正是基於未來用步兵對付滿蒙騎兵,要求在騎兵從進入射程到全速奔跑沖鋒的大約四五百米范圍之內,至少要能射擊三到四次。

這個要求似乎不算高,最終武器組拿出來的成品——瓊海i型步槍每分鍾標准射速可以達到六至八發,熟練槍手甚至可以超過十發以上。從參數上是完全能滿足軍事組要求的。

不過理論上的東西永遠只是理論,此時面對飛馳而來的騎兵——即使明知道那是假的,龐雨和林峰兩人的動作卻還是都有些走形,遠沒有平時訓練那么流暢。隨著那些飛馳騎兵越來越近,林峰的手抖了一下,落了一粒子彈在地上,隨即引發後面一片哄笑聲。

「哼,不玩了!」林峰怒氣沖沖丟下槍,「要是真人騎兵早被打倒了,怎么可能不停往前沖!」

「可是你不一定只面對一個騎兵啊。」徐慧則不慌不忙笑道,「你剛才一共開了四槍,就算你一槍放倒一個,連續打翻四個好了,如果對方沖上來五六個人你就完蛋了——而這正是軌道標靶的用途之一:讓你知道自己能同時對付多少敵人。從而判斷出什么情況下能打,什么時候該撤退。」

說話功夫那幾具標靶已經沖到了面前,龐雨算是比較鎮定的,一直在不停射擊——不過那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軌道盡頭,確信那些靶子不會撞到自己身上的緣故。到最後他一共開了七槍,按照唐健所制定的步兵操典來,這個成績應該算是不錯的。

而在所有人都嘗試過這種新玩意兒之後,徐慧也正式開始了他的介紹:

「這就是我要介紹給諸位的新設備了——軌道標靶。它的原理並不復雜,剛才龐雨已經差不多猜到了——把金屬軌道與牽引繩索結合起來,當然還要加上一套類似於彈弓皮筋的動力系統,這個就不詳細說了,估計你們也不感興趣,關鍵是它的用途。」

「無非讓士兵對於騎兵的攻擊有個切身體會而已,也沒什么了不起嘛。」

林峰依然有些憤憤地說道,但旁邊北緯卻很嚴肅的搖搖頭:

「不然,恰恰是這種『切身體會』最為寶貴——如果事先沒有針對性的訓練,到了戰場上可是要用人命來換的。」

「沒錯,我們以前從沒有真正和騎兵部隊交手過,而這次在山東很可能會遇上。將來更是肯定要面對滿蒙騎兵,這方面的針對性訓練必不可少——徐工程師這件裝備提供得非常及時!」

聽解席也表達了支持之意,徐慧笑了笑對他們倆表示感謝,隨後便又展開了更為詳細的介紹。

——正如北緯所說,這套系統的用途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應用到士兵訓練中,卻是一項非常大的進步。能夠在上戰場之前就預先讓士兵對於騎兵的奔襲有個直觀印象,知道自己該怎么應對,這種經驗是非常寶貴的。

唐健他們當初建軍時所用的編制模式是直接基於現代小集群突擊戰術,而非一度流行的列陣而戰,排隊槍斃模式。相對他們手中的單發紙殼彈步槍,這種編制方式其實是稍微有點超前了——紙殼彈步槍的火力強度和密度終究還是有點弱,尤其是在面對數量眾多,突擊速度較快的集群沖鋒時,就算加上火炮和手榴彈也未必可以輕易粉碎對方的突擊——例如碰上大群的騎兵。

因此士兵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這個年代其他任何軍隊的戰陣不同,短毛軍在面對敵人時部隊較為分散,一個人身邊往往不過十來個,甚至只有兩三個戰友陪伴,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意志,以及成熟的戰術方法,就很容易產生驚恐或者沮喪等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到作戰技能的發揮。

而徐慧的這套系統正可以彌補以往訓練中在此一方面的不足,盡管用這種方式來模擬騎兵沖擊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軌道的路線過於單一,無法模擬敵軍從四面圍攻的態勢;而這些模擬騎兵的規模也很有限——長達數百米的金屬軌道不可能造上很多,這樣就無法營造出那種千軍萬馬的氣勢……等等諸如此類的許多缺點。

但最為重要的一點卻是能夠做到的:當士兵以班組為單位逐一經過幾次這種實彈訓練後,他們至少對於敵人的快速突擊有了一個直觀印象,也知道該怎么應付了。通過在模擬過程中的開槍數字,他們大致可以推算出自己的這支小部隊能夠對付多少敵人,只要對方數量不高於這個數字,士兵們的信心就會很足。

而在到對面有一個,或者是一群黑乎乎大家伙朝自己撲過來的時候,每一個單兵都明白自己該什么時候舉槍射擊,對於彈道,提前量,以及射速控制等等方面,在心中都大致有了個初步感覺——也許還不太准確,但這種「感覺」已經足夠支撐他們在戰場上英勇奮戰下去,而不是驚慌失措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做什么好。

這些差異,卻正是造就一支精銳之師和菜鳥弱旅之間的最大區別。

-----------------------------------------------------------------

求票求票,大家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