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一 北緯的經歷(上)(2 / 2)

然而等北緯來到接待室的時候,卻見不僅僅是碼頭上迎接他的那些人,就連本在主基地的老李教授,甚至很少管政務的工程師徐慧都來了,來消息流傳還真快。

「說說吧,那邊什么個情況?」

唐健對於那一船孩子也很好奇,但終究還是先問正事。稍後北緯應該會遞交詳細的書面偵察報告,不過聽他本人述說顯然要有意思的多。

談及北地情況,向來被認為是面冷心硬的北緯竟然嘆了一口氣:

「我這回算是理解大明朝為什么會滅亡了,比起遭受了兵災的山東,兩廣福建這一帶還真稱得上是安居樂業。真不知道更加混亂的山西,遼東一帶會是個什么樣子!」

以這句話開場,北緯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他們偵察小隊所觀察到的一切……

按照參謀組要求,偵察船隊首先前往的目標是威海,劉公島一帶——未來穿越眾山東基地的第一選擇區域。山東可不同於海南島這等荒僻邊疆,作為大明朝的腹心之地,又是通往京津的門戶,防備倭寇的最前沿,那里守備原本非常嚴密。僅僅在威海附近,就設置有靖海,成山,威海三大屯兵衛,四處千戶所和巡檢司,以及大大小小百余座軍寨和煙墩。正常情況下,海上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馬上就能通過煙墩傳訊——相當於報警的烽火台,形成一峰燃火,十里呼應的壯觀場面。通過如此嚴密的監測手段,理論上任何企圖在山東半島登陸的非友方勢力都很快會被發現,並且迅速遭受到來周邊明軍的打擊。

而孔有德的叛亂還未波及這一地區——吳橋兵變是發生在河北滄州一帶,孔有德反叛後率軍打回山東,但攻下登州以後便停止前進了,所以這時候位於登州以東的威海應該仍在大明朝軍隊控制之下。

然而當北緯他們的偵察船隊在海邊靠岸的時候,卻並沒到大明朝的一兵一卒——人都跑光了。只留下若干非常完整的哨所,軍寨,以及烽火煙墩。最後他們一直摸到威海衛,發現連這座軍事要塞竟然也被主動放棄,城堡中甚至還留存著一些軍用物資,但人卻一個不見。

「老解你們有福了,那威海衛城保存還相當完好,是一座用磚石砌築的四四方方大城堡,甚至不需要怎么大動土木,就是一處非常好的軍事基地。」

北緯拿出拍攝的影像資料放映給大家,到現在也只有他們偵察部隊被允許使用現代攝影器材了。畫面中的明代古城果然巍峨雄壯,雖然只是一座寨堡,卻絲毫不比那些名城大邑稍差——拜朱元璋那嚴格的「磚上留名」制度之賜,明代的築城工匠從來不敢搞豆腐渣工程,造出來的城堡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中最為堅固的。只可惜使用它們的人不行——城堡雖然堅固,大門卻赫然洞開,誰想進去都行。

在威海衛周邊,倒是剩下幾座軍寨煙墩還有人在把守,但也都是驚弓之鳥,大白天也緊閉寨門不敢出來。由於大部分堡寨都被放棄,那一帶的海岸線基本無人防守,北緯他們對威海一帶的偵察相當順利,只幾天工夫就把該了解的資料搜集齊全了。

接下來,他們便打算去這次山東攻略預定的第二目標地——登州去。作為被叛軍占據了好幾個月的匪窩,北緯他們原本已經猜想那地方會很混亂,但就算是最壞的預想,也沒親眼到的事實來得震撼。

「……船剛剛靠近登州海域,就到海面上漂著一層厚厚油脂,丟個火把下去都能燒起來。再靠近一點,就是白花花一片的死人屍體,大部分是女性和兒童殘骸,赤身**的,屍體大都不完整,上面的虐殺痕跡……」

北緯最終只是搖搖頭,擺手道:

「算了,沒必要多說,反正挺惡心就是。」

對登州的偵察比威海要困難得多,因為那里實在太混亂了。一般來說偵察兵是不怕亂的,越亂的地方越容易渾水摸魚。但北緯卻沒料到登州那地方已經不能說是「水」了,整一個放射性酸液池子……

---------------------------------------------------------------------

最近忙瘋了,連續幾個項目壓上來,晚上經常要加班。

到十一月中旬左右會好一些,在此之前,盡量抽空保持寫作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