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一 忽如其來的「援軍」(2 / 2)

吳三桂等人親自抓了幾個過來一問,才知道這些都是剛剛被短毛軍打垮的潰兵——戰場就在黃縣附近,瓊海軍居然在那里設了一條防線,愣是把幾萬叛軍堵得動彈不得。

又仔細問了問交戰過程,其中大多數壓根兒沒跟短毛軍交上手,還在幾里外排兵布陣時便被鋪天蓋地的天雷炮炸散了。只有少數幾個說是跟短毛的軍隊照過面,但也都是遠遠就被排槍打跑的膽小鬼——敢於沖上去的沒一個能站著離開的。

提及對方的武器戰術,全是眾口一詞——短毛軍全用火器,遠炮近銃,只是無論火炮還是火銃都極其犀利,遠非大明軍的裝備所能比肩。射程既遠,射速又快,而且還精准無比……總而言之,這支南方部隊壓根兒靠近不得,要想打到他們,非得拼上幾十倍的人命去填才有可能。

於是當最後,問及到對方的數量時,得到的回應已經不能讓吳三桂和他舅舅感到意外了——瓊州軍總共不過千把號人就把那條防線守的固若金湯?短毛才三五百名步兵就敢主動出擊與賊軍萬余人正面較量,還把他們打得大敗虧輸?這些話若是在一個人口中聽到,肯定以為是在胡扯淡,但連續審問了十幾個俘虜都是這樣,其中一個還是叛軍的夜不收斥侯,親身探查過瓊州軍兵營,說的話總應該是靠點譜的。

待得今日,聽到此地炮聲震耳,遠遠就能到沙塵漫天,硝煙四起,無數逃兵鬼哭狼嚎著從他們身邊抱頭鼠竄,當吳三桂和他二舅麾軍沖出來,親眼到那支古怪軍隊之後,方才知道先前俘虜所言果然不虛。

——這果真是一支僅僅數百人,便敢沖出來與萬余叛軍正面交戰的隊伍,而且還全部是步兵

盡管一開始氣氛有點僵硬,但之後雙方的交流還算順暢,即使關寧軍那幫子騎兵將官素來眼高於頂,在親眼到瓊海軍所創下的奇跡後也牛不起來,更沒資格擺架子。

不久之後,這支部隊的主將祖大弼也出現在瓊州軍面前——他先前試圖驅趕亂軍去沖擊敵軍主陣,造成混亂以後再以騎兵掩殺,便可以從背後大量殺傷。這策略不錯,可惜對面孔有德那批人也是打老了仗的,一見這架勢便知道他想干嘛了,立即將全軍收攏,同時對沖到陣前的己方潰兵也毫不手軟,只要膽敢靠近就格殺勿論。硬是守住了陣腳,沒給沖散。

繞了幾圈,見沒什么好機會,祖大弼也沒硬沖。盡管重甲騎兵沖步兵很有優勢,可他們人數畢竟太少,對方已經集中在了一起,完全靠騎兵去沖散難免付出較大傷亡。而此時的遼東軍已經開始出現軍閥跡象——這些裝備最好,訓練最精的騎兵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大明軍人,而是屬於他們祖家將私人的家丁,當然不能隨意消耗掉。

不過令祖大弼有些意外的是,對方明顯也是老行伍了,肯定能出他根本無意硬拼。但那些叛軍卻表現得極為膽怯,雖然聚在一起排列出了防止騎兵沖擊的軍陣,卻又對此十分忌諱的樣子,一個個抖抖索索,好像馬上要大禍臨頭的樣子,不知道在害怕些什么。

當然在不久之後他就知道對方怕什么了——人家怕的是瓊州軍的雷神炮只是領悟到這一點卻讓祖大弼心中很是不爽——為了剿平山東叛亂,朝廷四處調軍,連遠在川中的部隊都給派過來,沒想到主力未至,叛賊卻已被區區一支南方偏師打蒙了頭,嚇破了膽,實在是很不服氣。

不服氣歸不服氣,對於這支瓊州軍僅用兩千余人便奪取了登州府,並「順便」打垮了全部叛軍主力的瓊州軍,縱使祖大弼心里想法再多,臉面上總是要客客氣氣。

——在武人的群體中,強者永遠是會受到尊敬的。

--------------------------------------

手里還有票的同學投一投罷,推薦票月票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