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二 你撤咱也撤!(2 / 2)

「你們害怕?」

「就算是吧。」

北緯淡然應道,根本不吃對方的激將法。這下子吳三桂也拿他沒辦法,憤憤了他幾眼,揮一揮手,跟他二舅一起帶領部下們走開了。

在前方戰場上,遼東騎兵已經非常英勇的擊潰了叛軍騎兵隊,雖然因為人數太少而奈何不了對方的步兵主陣,卻像一群凶狠狼群般牢牢綴著對方,使得那些步兵只能蝟集在一起死死防守,不敢有什么大的動作,非常狼狽。

這本是瓊州軍的大好機會——只要他們願意上去放一通炮開一排槍就行。可惜這時候無論是前方北緯龐雨敖薩揚,還是後方解席馬千山,他們壓根兒不想再在叛軍身上浪費哪怕一粒子彈了——萬一遼東軍以及後面的山東行營突然翻臉咋辦?

而在現瓊海軍完全沒有協同作戰的意圖後,遼東軍也很干脆的撤了圍,任憑敵人離去——在保存實力這方面,天下絕對沒有人比他們關寧鐵騎更加經驗豐富了。不久前吳三桂他老爹,總兵官吳襄在出兵援救一手提拔他的大恩人,同時也是自己的親大舅子,亦是遼東軍腦祖大壽時還玩了一把臨陣脫逃呢,一舉坑掉遼東巡撫邱禾嘉。後來祖大壽還是依靠自個兒玩了個詐降詭計才從皇太極手里逃脫。

親戚之間尚且如此,何況外人——八年後的一六四零年,在決定著大明朝命運的那場松錦大戰的戰場上,正是在關寧軍的帶動下,十三萬明軍主力一哄而散。再一次把非常欣賞並且大力栽培過他的督撫洪承疇,以及那一班子不夠聰明的同僚——如陝西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坉衛總兵王廷臣……等等一幫子傻鳥全部留給了皇太極。

雖說當時是大同總兵王朴率先撒丫子開溜的,但吳三桂所率領的關寧軍在這方面從來不會落於人後——他不但跑得比王朴更快,傷亡更,而且在戰後,憤怒的崇禎帝追究敗戰責任時,王朴丟了腦袋,他卻安然無恙

此次來山東作戰,關寧軍倒是一反常態,表現得相當勇猛,但這絕非因為他們改了性子,而是定位不同——在他們眼里,內地叛軍的戰斗力和女真韃子相比差得太遠。面對那么一群魚腩廢物,不正好趁機多殺幾個,多刷點功勞么?比如吳三桂的老爹吳襄,還指望在這一戰中戴罪立功,把上次大凌河之戰,棄軍逃脫所受到的懲罰補償回來呢,當然個個踴躍爭先了。

只是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當瓊海軍在關寧軍面前作出保守畏戰的姿態後,這立即大大刺激了後者的自尊心——天下間還有其他部隊敢在咱們面前玩這手?這不是班門弄斧嗎

你撤咱也撤祖大弼回去後似乎連命令都沒下,那些遼東騎兵便深有默契的嘩啦啦一下子都退了個干凈。要說這騎兵的度就北緯這邊幾百步兵還沒返回後方陣地呢,關寧軍的騎兵們已經遠遠退到了防線後方,跑黃水河邊上飲馬休整去了樣兒,想跟咱們遼東軍比轉進能力?差得遠呢

於是一場決戰性質的大場面就這樣虎頭蛇尾草草結束,那邊死里逃生的一班叛軍頭子想必會很驚訝?當然也有可能見怪不怪了——孔有德自己也是遼東軍那邊出來的,還是屬於東江軍系統。畢竟關寧軍當年在袁崇煥手下好歹還有過敢打敢拼的時候,而作為毛文龍的手下,東江軍則從來都是最善於「避實就虛」的,自從建立以來就沒打過什么硬仗,一直以惡心女真人為目標,倒也干的挺成功。

現在對面那兩支煞神部隊都不願理會他們,這總是好事……叛軍匆匆整頓了隊伍,偃旗息鼓悄悄退回黃縣去。雖然竭盡全力拼了一把,卻未能打通道路,還是被堵在這里,他們的前途命運依然很不妙,但無論如何,又可以苟延殘喘幾天了。

所有人都能出來叛軍末日將近,只要行營主力一到,徹底平叛之日就近在眼前,黃縣這邊還會有大把戰功可取。因此遼東軍雖然遠遠避開了主戰場,卻終究沒再去執行文官們先前布置給他們的命令:協助防守登州府城。而是找了個地勢開闊,視野良好,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可以遠飈千里的好位置駐扎下來,開始很有耐心的與瓊海軍一起等待著山東行營主力的到來。

其實對於已經被打殘的叛軍,他們完全不必這么謹慎的。算上登州府那回,叛軍已經先後三次被近現代火器蹂躪過了,就算孔有德他們尚有敢於拼命之心,打算起第四次攻擊,手下士兵也未必肯再做這種自殺性動作。

但遼東軍依然選擇了遠離官道口防線的位置立下營寨,這樣只要有瓊海軍一直堵住官道,任何腦子正常的軍隊都不會先去找他們騎兵的麻煩。這也許只是習慣使然——永遠將己方處在最有力的位置,絕對不去干那些「多余」的工作。在這方面,就連龐雨等人也不得不承認,遼東軍的經驗確實比他們要強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