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七 攻城(下)(2 / 2)

攻城戰的殘酷性在這時候完全展現出來,城頭上那些火炮現在已經不再用鐵球炮彈傷敵,而是把一袋子一袋子的鐵砂碎石塞入炮口,發射出來一打就是黑壓壓一大片,雖然只能打出去五六十步遠,可眼下誰又在乎射程了?——往往只見城頭白煙一閃,其前方下側密密麻麻的攻城人群中立馬齊刷刷翻倒一大片,無數人抱頭捂眼在血泊中翻來滾去狂叫不已,難怪大明軍一直醉心於用火炮守城——這種時候火炮發射霰彈的殺傷力委實無與倫比。

幸虧這時候城頭上能用的火炮數量已然不多——先前的遠程對射廢掉了一些火力點,而在倉促操作之下,先後有好幾門火炮因為過熱或是裝葯過多而發生自爆,不但把周圍炮手炸死大半,連牆垛都被炸塌,此刻反而成為進攻方的突破點。

以至於其它火炮一時間紛紛啞火——沒有炮手再敢靠近,或是唯恐炮管過熱而大大降低了發射速度,這才讓攻城部隊得以堅持下去。

不過即使火器失效,叛軍仍有很多「傳統」手段可用,各種各樣的守城工具都亮了相:什么狼牙拍,夜叉擂,飛爪推桿之類;以及常見的滾木擂石,熱水滾油;再加上火葯桶,毒火煙球……很多現代人這還是頭一回真正到中國古代的守城戰。盡管他們之前已經先後攻陷了好幾座城池。但都是依靠超越時代的武器欺負人,以前還從沒有機會這么「全面」的觀摩過明軍守城——叛軍也曾是明軍成員么。

城上城下到處充斥著瀕死者的慘叫聲,雖然明軍將領很想一次頭就把兵力全壓上去,但那座小縣城正面寬度就那么大,攻城器械就那么多,一次性能投入的兵力也就大幾千號人。後方部隊縱使沖到了城牆下頭也排不上,只能在後面吶喊助威。

眼著一批一批的攻城部隊沖上去,又先後被趕下來,解席回頭了廖勇一眼:

「來這道小小城牆也不怎么好攻啊。」

富有經驗的大明千戶官卻只搖搖頭,依然堅持他的法:

「敵軍已然疲憊,我部尚有生力,連環進擊,破城就在眼前」

…………

廖勇充滿自信的判斷很快得到驗證——雖然戰斗極為殘酷,但明軍的人數優勢卻漸漸體現出來,他們可以把疲憊的部隊替換下去,而不斷投入養精蓄銳的生力軍。而城上的叛軍卻沒什么有序指揮,都是各自為戰。

在這種極端環境下,人的體力消耗極大,再怎么勇猛的士兵,拼殺過一兩場之後也就軟掉了——第一批沖上城頭的明軍很快被壓下,第二批在僵持了一段時間後才被打下來,到了第三第四批,黃縣城牆上便處處可見拼死惡斗的小集群了。

就在城頭上殺做一團的同時,城門處的爭奪也愈發激烈。在極度的混亂中,有一輛巨大沖車終於被拖到了城門口——這東西其實就是一個帶有三角形屋頂的,裝在滾輪上的木頭房子,里面空盪盪啥都沒有,只一根頂部包有銅皮巨大原木懸掛在頂部橫梁上,原木兩側裝有橫把手,做成一個巨大撞門錘,幾十名彪形大漢躲在車中,移動時負責推車輪,到了地方就改推那撞錘了。

這輛沖車從戰斗一開始便被守軍重點「照顧」,什么火炮,火箭,火油,甚至還有火葯桶都朝這邊投擲過來。不過作為攻擊城門的重點武器,這輛沖車也被制造的特別結實:車頂上用幾層厚木板加固不算,開戰前還在上面覆蓋了大量濕棉被和泥土包,推動的輪子也有十幾個,就是壞掉幾個也能繼續移動。

沖車太重,挪動得非常緩慢,但這反而歪打正著——當大明軍沖上城門上與守軍殺做一團時它才抵達城下,而這時候城上人已經顧不得下面了,結果讓這輛致命大車被拖到了它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在那些壯漢的呼喝聲中,巨大撞錘反反復復沖擊著那扇包裹有鐵皮的木頭城門,每撞一下,整座城牆都似乎隨之震動。黃縣不過一座小縣城,城門口並沒有什么瓮城千斤閘之類特別設施。在被反復撞擊數十次後,城門迅速開始搖晃,破裂……

最終,只聽一聲巨響,一扇城門轟然倒下。隨即撞錘又狠狠沖擊數下,將門後臨時堵塞的沙包木板之類也跟著沖開,一縷日光從城門洞口透出,附近正在竭力廝殺的官軍皆是一愣,隨即同時縱聲歡呼:

「城破啦城破啦……萬勝萬勝」

一片歡呼聲中,周圍明軍再也不管上面阻擊,一窩蜂都朝里面沖了進去。

-------------------------------------

啊,又掉出十名以外了……

求票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