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三 「重建」海南島(2 / 2)

對此在場的大多數穿越眾只是哈哈一笑,也沒當回事,畢竟人人都知道肖朗的脾氣不好,自從上次受傷以後更甚。

…………

如此折騰了大半宿,基本上把新移民中的「剩女」統統都讓人領走了,只剩下十來個堅決不肯嫁人的,寧肯分不到田地被送回山東也不願在這里結對子。這邊也不好強迫,商議之後決定把她們暫時留在fu聯和貿易公司里頭作為雇員使用。

詢問她們的堅持原因,大多數都是和丈夫失散,卻又感情深厚不肯就此放棄的。有幾個是知道丈夫已經死了,心灰意冷想要就此守寡的——對這些人胡雯打算抽空再勸勸。還有一些則是不知道消息,抱著一絲希望想要再等等的,對此胡雯也允諾她們會通知山東方面加以尋訪。

至於「剩男」就更多了,足足有好幾百——沒辦法,男女數量有差距么。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光棍漢子總是占多數的。不過光棍漢總比單身女要好安排,大不了打到下面工程,築路等隊伍里先充當一段時間的苦力再說。這些漢子一聽田沒分到還要先干苦工難免都有抱怨,不過胡雯告訴他們fu聯對此也早有安排,到時候會給他們許配黃ua大閨女

胡雯這倒不是在瞎說——她已經通過張三光,程葉高,嚴文昌等當地官吏,甚至通過舒中的老丈人家族向各地黎人寨子都出消息:以自願為原則搜羅單身女xing,只要願意嫁入移民村落的,就能得到短毛的贈禮。據說是報名踴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差額補足。

…………

此後一段時日,差不多的景象在昌化及其附近的感恩,儋州等地面多次上演,光是凌寧第一艦隊就6續為海南島上送來了三萬余人,都被安置在這一大片區域中。大約七八千個家庭組成了約百余個新的集聚村落。這些村落的造型都是大同小異——某塊比較平坦,靠近水源的土地上,呈棋盤狀安置著百余幢幾乎一模一樣的木頭房子。除了住宅區域外還預先規劃處公共活動用地,豬圈畜欄以及谷倉糧倉等。在村子的下風和低窪處則布置有用磚石砌築的集中式廚房與公共廁所,並具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統支持……做好統一規劃的優勢就在於功能劃分非常明確,可以確保這些村落在排污,通風,避免疫病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其周邊則往往有大片適合於耕作開荒的土地,雖然現在還大都是荒蕪野地,但只要肯干,很快就能開出來。

即使是張三光等本地的明朝官員,也一直很奇怪短毛是如何在短短時間內就能找到那么多適合建立村寨的場所?——要知道就算是當地最有經驗的老人,也需要經過相土嘗水,觀察風se,甚至還需要等待一年時間氣候變化,如此才能決定一處適合於居住的地域。而短毛的勘測隊卻仿佛未卜先知一般,目地xing非常強的到處流竄。每到了一處,立下根桿子,拿出他們稱為「經緯儀」的玩意兒測量一下數據,在地圖上把位置一標就算是找對了地方——如此倉促之間定下來的一百多處村寨位置,事後來其中大部分居然還都ting適合的,不得不說這幫短毛還真是有秘術。

——其實穿越眾之所以能那么快確定合適位置,純粹是因為他們有三百多年後海南島的行政地圖,只需要從後世那些行政村位置里,挑選一些能適應當前水源與道路條件的標注出來而已。在當前年代這些地方還大都空無人煙,找荒地很容易。

這幫偷懶家伙甚至連村寨名稱都直接按照後世地圖上所標注的來取名,這樣對照起地圖來好方便些。可那些搬進去的村民們則都感到頗為疑uo——明明村子里沒一個姓喬的,為啥這里要叫喬家坳子?又有些諸如張官村金水鎮之類,聽起來應該是有點歷史的,卻明明只是一片荒蕪而已。

當然初來乍到的他們也不敢多問,反正按要求整地建房先把村子建立起來再說。不過後來等漸漸熟悉了,也有人進入到短毛的行政系統里面工作,有人便忍不住開口詢問當初這地名都是咋取得?

對此他們的短毛長官從來都是笑而不語,而這些明朝人恐怕永遠也料想不到,他們的短毛上司們只是在按照三百年的行政區劃圖,按部就班把那個時代的海南島給「重建」起來而已。

------------------------------------------------

月票,推薦票,訂閱,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