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 受降儀式(2 / 2)

…………

當天夜里,當西班牙的軍人陸陸續續從營壘中與擱淺艦船上走出,來到指定空地上向瓊海軍繳槍時,史可法作為大明王朝的官員代表也赫然在場。

人家對他很客氣,將他安排在第三個受降的位置上,就連趙立德都自願讓他站在前頭。說呂宋這邊既然掛了大明的旗幟,那么閣下作為大明朝派在這里的最高官員,總要出來亮個相。瓊海軍方面已經有兩位代表立於人前,自己就沒必要拋頭露面了……如此盛情相邀再三,方讓連連說道慚愧,說自己未有尺寸之功,不好掠人之美的史憲之同意出場。

只是一旦站出來之後,當史可法身穿一身大明官服,趾高氣昂立於那兩名夷酋之前,他的兩眼都在閃閃發光,幾乎要比接受投降的正主兒——唐健北緯那兩人還要驕傲自豪。

在中國歷史上的諸多封建王朝中,明王朝的對外態度堪稱是第一強硬——想當年大明立國就是以硬碰硬的打跑了蒙元才得以建立。之後太祖成祖時期不斷出塞剿殺,硬是把一個曾經地跨歐亞的龐大帝國打回到部落聯盟的原始狀態,那是何等赫赫武功!唐朝尚且有向回鶻人借兵,以子民財物相償的權宜之時,而明王朝在歷史上卻從未向外族服軟過。

只是隨著朝代更替的興衰定律漸漸起作用,在「萬歷三大征」的最後輝煌之後,明帝國這些年來在軍事上一直相當疲軟。尤其是遼東方面,大明軍隊一而再,再而三慘敗於女真韃子之手,以至於到現在根本不敢與對方打野戰,只能憑借城寨堡壘苦苦支撐……對付外族不行了,就連鎮壓內亂也很勉強,對陝西的戰事拖拖拉拉遲遲不見起色,最新一場山東叛亂更是暴露了官軍的孱弱,最後還是靠著瓊海軍出手才掃平……這一切都讓那些素來以本朝光榮歷史自傲的文官們很郁悶。

而如今自己才剛剛踏上呂宋土地,所遇到的第一件「公事」,居然是站在這里陪同受降!到那兩個衣著華貴的西夷酋首頭目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將手中佩劍雙手呈遞到己方面前;那些士兵則在瓊海軍士兵的監督下老老實實依次走過,把手中火槍和戰旗丟在地上,堆成了一座高積的小山……這一刻,無論是作為大明朝的官員,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士林學子,史可法的心情都無比舒暢。

每個人都有,史可法自然也不例外。他和這個時代不少文人一樣,如果對於錢財不是很在乎的話,就是圖個好名聲了。而此刻的史可法堅信:自己放棄掉那場考試,堅持跟著趙立德前來呂宋實在是太正確的決定了!哪怕就為了眼前這一刻,哪怕他能考個第一名得到一大筆錢又怎么樣?此時此刻,站在這里的自己必將留名青史!

只唯一讓他稍微有點感到遺憾的是:打贏這場戰爭的並非大明自己軍隊,而又是這群穿綠衣戴綠帽,一個個把腦袋剃成禿瓢的家伙……自己站在這里實在是有些慚愧的。

如果某一日那遼東奴酋也這樣卑躬屈膝地站在自己面前該多好……只是想依靠大明軍的力量,想達到這個目標恐怕不太可能。但如果這支綠皮軍隊願意把注意力投向北方的話……他們好像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吧?

史可法悄悄瞄向站在他身前的瓊海軍兩位軍頭,唐健與北緯兩人都面無表情站立在那里,正通過翻譯與西班牙的幾位軍官首腦嘰里咕嚕作交流。那兩人對於這種場面顯然不是第一次經歷了——唐健當初帶隊打下台灣,北緯則是故地重游,兩人都接受過外隊的投降。所以他們表現得都相當淡定,只是用很平靜的語氣向對方作了一番通告:包括所有俘虜的生命安全都將獲得保障,個人財物在允許限額以內的可以保留,如果有患病或受傷的人也將得到治療……等種種戰俘權利。當然享受這些權利的前提條件是:對方老老實實遵守作為戰俘的各項制度,不亂搞小動作。

北緯還特地提到了上一批馬尼拉戰俘暴動之後的下場,盡管那件事在瓊海軍內部遭到了某些同志的負面評價,但在委員會和軍事組的正式決議中,對此事的定性還是處置得當,平定得干凈利落。而且即使在外頭也沒人覺得瓊海軍做得不對——畢竟是俘虜暴動在先。北緯此刻將其拿出來警告這些新俘虜是理直氣壯,而那些西班牙軍官們也是凜然接受,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於是在當晚,這一大批俘虜就住進了附屬在馬尼拉城牆下面的戰俘營,讓先前進來的弗蘭克等人在目瞪口呆之余,卻也居然生出幾分慶幸之念——幸好自己進來得早,現在還有地方睡覺。那些剛剛進來的新人們可就慘了,足足好幾千人,一時間哪兒來那么多帳篷給他們容身?除了幾位軍官還有張地鋪能躺躺,剩下眾人只能幕天席地,先露宿一晚上再說。到明天再動手修建新的戰俘營地……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