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七 情理之間(2 / 2)

可是那些流言蜚語,卻分明都是沖他而來,而且跟那些平民百姓是沒什么道理好講的」他那些雙方有約定,不能破壞諾言之類的大道理,跟朝堂里的官員說得,就是溫體仁也不好在這件事情上找他麻煩。

但偏偏民間百姓不會管這些,老百姓只知道這全天下都是大明朝的」朝廷要向誰拿些什么東西還會要不著么?你說朝廷不敢惹短mao?那這朝廷豈不是要完蛋了!

而除了平民百姓以外,還有一批人雖然能聽懂這些大道理,但卻不肯受其約束,那便是士子「京師里從來不缺乏滿腔熱血,外加滿腔自信的青年讀書人。他們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敢做。很多人雖然知道瓊海軍與朝廷之間有協議,但卻沒將其得太重不就是問他們要些破爛軍船么,值當什么呢?

錢謙益從前在京城里一直是作為這些年輕士子的偶像被崇拜著」在他們中間有很大的號召力,但這一次,他卻遭遇到很多人的質疑。甚至包括他們東林黨內部,也有不少人在近日頻頻出沒那些酒肆茶樓之中,打探關於史可法上書的詳細情況。有些跟他關系比較親近的,還上men前來拜訪,或慷慨ji昂,或蜿蜒曲折的勸說於他,甚至表示如果錢公不方面出面的話,他們可以出面去做那使者」定要憑著一腔正氣讓那些甏人折服!

對此老錢只能苦笑著安撫」他理解這些年輕人的熱血,如果時光倒流二三十年,他自己恐怕也會是其中之一。這些人確實是抱著一腔熱血想要為國盡力,他不能打壓這些年輕人的熱情。

百姓也好,士子也罷……光是這兩類人還不足以讓堂堂錢閣老退縮,只是當另外一今年輕人也開始被那些流言所動之後,他不得不嚴肅對待起來。

一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今年也不過只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而且這還是一位足夠熱血,且非常易於沖動的皇帝!

一在被皇帝召見了一次之後,錢謙益派人去請瓊海軍使者陳濤上men,見了面後也沒說什么兜圈子的話,只是很無奈的向其宣布道:「我是絕對想要遵守協議的,可是這一回,來你們必須得拿出點東西了……」

電報很快傳回到海南島,而後方委員會也不得不正兒八經討論起這個問題來。

「恐怕還真的分給明帝國幾條船了

那幫鳥人不講契約不講理,就想打我們的土豪!」

來自北京的那封電報經過山東,陳濤在電報里羅里羅唆扯了半天,而中途轉發的龐雨僅僅添加一句話,便說明了這次事件的xing質。

「就算給他們最好的西班牙大帆船,他們會開嗎?有錢保養嗎?那幫從沒見過大海的蠢貨對於供養一支海上艦隊需要的hua費有哪怕一點點的概念嗎?」

肖朗憤怒大吼道,但這吼聲哪怕在海南島的會議室里也只是引來一通白眼人家不知道這些又能怎樣?你該給還是得給。

「我們現在繳獲到多少船了?若阿德那邊收獲好的話,就是給他們幾條又有何妨,權當打沉到海里去了。」「有人這樣提議道,在拿來最新戰報統計了一番之後,發現趙立德他們最近收獲還真不錯,自上次兩條大船後又有五艘西班牙船先後入港,到如今停泊在宿霧港口中的俘虜船已經達到了七條之多,其中有四條是千噸左右,與公主號等一個級別的大家伙。也就是說即使以後再無收獲,他們瓊海軍的千噸級戰艦今後也能增加到**條之多,超出原來三倍瓊海號還不算在內。

到收獲如此喜人,海軍部men的同志倒也不再像集來那堅決不肯松口,對於丟給明帝國幾條舊船的意見也不再是堅決反對。不過按大家伙兒的意見,即使要送也不能這么輕松答應,否則今後還不被人當凱子痛宰?

而且」在計劃將要送出去的船型上,各人也意見不一。揍肖朗葉孟言等人的想法,無非是挑選幾條最笨重,需要人力最多的船丟給大明。反正這種船型改造起來麻煩,不改造的話他們自己也肯定不會用一但明帝國肯定不缺人力資源,用這種ji肋船也無所謂。

不過敖薩揚卻提出了另外一種思路:「既然要送,我們不妨索xing就送給大明一條大帆船,千噸級的。

並且適當幫他們做一些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