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二 北上(2 / 2)

「開什么玩笑,當初委員會又不是沒討論過,最終結論是現階段暫時不和滿洲女真接觸,已經確定好的政策啊。肖朗他想干什么!拖著大伙兒一起去跟滿洲人死磕?」

見解席一副氣急敗壞樣子。龐雨臉上終於顯出比較正式一點的表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知道肖朗他一直懷抱著某種……使命感,總覺得我們來到這個時代就是為了收拾滿洲女真的。他既然重提此事,當然也是有充分的把握——這回他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理由。」

「什么理由?」

「東江軍殘部,旅順口及遼東沿海的數萬漢民——如果我們不出手援救的話,他們都將成為滿洲人的奴隸。」

——話說前段時間孔有德投奔滿洲。在皇太極支持下率領新近組建的火器軍出兵攻打旅順東江殘部。因為天氣轉冷,人數太少等諸多因素的不協調,並沒有能像歷史上那樣一鼓作氣徹底將其剿滅,而是拖拖拉拉的打成了一場爛仗,進展並不順利。

但形成這種「不順利」的最主要原因,卻並非來自於戰場。而是主要由於道路泥濘,後勤不足,以及孔有德和他的滿洲新主子間溝通不暢,導致行動過於保守等諸多因素構成。在戰場上東江軍幾乎沒有給這支新組建的「烏真超哈」軍造成一點壓力,初期接了幾仗之後便是一路望風而逃——雙方戰力相差太大了。

事實上在這個時空的孔有德部,如果撇除人數因素,純看建軍思路和局部戰術的話。還要比歷史上強出不少呢——他們和瓊海軍交過手,用大量鮮血親身體驗過一場真正的熱兵器戰爭應該怎么打。在後金朝重建新軍之後,當然也會竭力模仿那支曾令他們魂飛魄散的短毛軍,雖然學的不倫不類,但總體思路是正確的。

這樣一來東江軍就更加無法抵擋了,盡管對方由於自身原因,推進速度不是很快,但卻非常穩健。到了地頭就一定能打下來,打下來就一定能守得住,如此步步為營。眼看遲早要把旅順拿下,將東江軍逼入絕境。

這眼睜睜等死的滋味可不好受,東江鎮總兵黃龍如今所承擔的心理壓力,恐怕比他歷史上遭遇突襲自殺殉國時還要來得大。戰場上無論如何頂不住,他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到處求救了——這段時間黃龍幾乎向所有信使能到達的地方都發出了求援信。連威海短毛這等在隸屬上八桿子打不著邊兒的地方都給送來了求援信。內容么都是跟寫給朝廷的差不多,說得很是凄慘悲壯:我等武將原有守土之責,戰死疆場理所當然,只是旅順及東江各島上還有大量將士家眷,以及歷年來不堪奴役從建州逃出的老弱婦孺,足足數萬無辜漢民,請朝廷無論如何派船將他們接走,也好讓將士們安心殺敵報國。

大明朝廷如今還在忙於應付崇禎皇帝清理鹽稅案產生的後續問題——比如那姓出來的官位子該怎么分配,暫時是顧不上東江軍的。反正那幫丘八從來不是什么好鳥,歷年來也不知道騙了朝廷多少銀子,卻又起不到什么牽制效果。況且明朝官員自己都是說慣了大話的,一眼就能看出黃龍那求救書中的不盡不實之處——情況很危急?當真危急了你還能派得出這么多信使?——派船去接回家眷老弱?尼瑪若當真有船過去,老弱婦孺能擠得上船才怪!這幫死丘八什么個德性咱們文官還不知道,徹底沒後路了或許還能拚一拚,真要給他們一條後路,這幫鳥人肯定跑的比兔子還快!

軍神韓信不是說過么:先要置之死地才能後生!你們這幫死丘八讀兵書太少,不懂這個道理,不過咱們文官可是懂的,安心學著點吧——對丘八們逼一逼是有好處的,沒准兒能再逼出個寧錦大捷來。

總之大明朝廷肯定是沒空搭理東江鎮的,但威海基地肖朗那邊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當然肖朗他們同樣也不相信黃龍當真象他在求援信中所說的那樣悲壯英勇,但至少在歷史上黃龍確實是自殺殉國的。知道這一點讓肖朗對他還抱有一定敬意。而另一方面,他其實也根本不怎么在乎對方的想法,只要能實際控制住行動就可以了。

「東江軍以前是以登州作為後勤基地的,登萊之亂以後臨時改到天津,但實際上並沒有能建立起穩固的補給線——明朝人的效率你也知道。登州之亂平定後明朝內部一直有聲音要恢復原狀。黃龍的要求也是把人接回到山東去。但肖朗覺得只要把人弄上船,開到哪兒由我們說了算——假如我們出動船隊去接人的話。」

龐雨大致向解席闡述了肖朗那封電報中的意圖,肖朗很聰明的並沒有直接反對委員會「不接觸」政策,而只是從吸納人手,搜羅人力的角度,認為如果聽憑孔有德這么輕易的消滅掉東江鎮。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後金在東北方向上的後顧之憂,哪怕對於瓊海軍的未來戰略來說,也是極其不利的——當初委員會成員雖然大都贊同「暫不接觸」的政策,但同時也沒人能否認:瓊海軍遲早要和後金對上的。他們既然來到這個時代,又不想留辮子作奴才,那與建州女真硬碰硬大干一場肯定在所難免。現在不接觸。只是為了等將來更強大時再出手。

另一方面,瓊海軍對人力資源的巨大需求也是肖朗尋求委員會支持的一個突破口——崇禎六年以前,恰恰是由於東江軍的存在,後金八旗其實一直沒能完全控制他們的占領區。許多不甘心被女真人奴役的漢民都在設法逃跑,東江軍戰斗力很弱,但卻一直是遼東漢民逃跑的方向之一,歷年來許多逃奴都藏匿在遼東沿海的東江軍控制區。黃龍這次要求朝廷派船接走的很大一部分便是這類人。

「這部分人足足有好幾萬,如果他們重新落入後金八旗手中,必將增強對方的力量。而如果是我們來接收他們,無論對於台灣還是呂宋都很有用。而且肖朗更進一步提出,如果我們這次能保住東江軍,只要他們能繼續維持在後金腹地的存在,遼東的漢民就會一直往海邊跑,從而導致後金持續不斷的失血。」

解席冷笑一聲:

「說得輕巧,就東江那群廢物能頂多久,最後不還得我們自己上!」

「是。但至少肖朗目前提出的要求只是接難民——他在電報里說的很清楚:現在威海那邊已經接納了不少乘坐小船甚至是木筏從旅順逃出來的難民,那邊的情況非常不好,隨著冬天臨近餓死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而我們這里不缺糧食,不缺船只,也不缺兵員。唯一欠缺的就是來自後方委員會的許可。海峽對面數萬漢民的生死將取決於我們的決定。同時他也完全理解委員會的擔心,所以保證這次會盡量不讓部隊卷入戰端——至少是不主動介入。」

「扯淡呢!等帶兵到了那邊,怎么行動還不由得他說,真跟滿洲人交上火了,後方只有竭力支持的,誰還能指責他不成。」

深知此中奧妙的老解先是大罵,但隨即卻又摸了摸鼻子:

「我說,那小子會玩煽情不稀奇,可是以他素日的性格,居然肯作讓步——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也真不容易,比以前窩在機械組時可是長進多了。」

龐雨嘿嘿笑了兩聲:

「人總是會成長的么,他如今也算是統帶一方軍政的大員了。咱們一百多人中間,有過這種經歷的也無非唐王二位隊長,你,以及老傑克幾個……這回他確實走了一步好棋,既占據了道德制高點,又好歹在表面上回避了委員會最擔心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就算你還在委員會里,能提出反對意見嗎?據我所知至少海軍方面是不反對的,阿文這次親自帶隊北上,就是想到時候也去遼東轉一圈。」

解席沉默不語,過了許久方才悶聲道:

「這下子明朝那幫人肯定開心死了。」

「是啊,這一南一北的,總算讓我們互相咬起來了……據說無論錢謙益,周延儒,還有溫體仁那邊都已經收到過無數書生獻上的『驅虎吞狼』妙計,要求效仿宋時以梁山征方臘之策,征調咱們短毛去討伐東虜……崇禎本人都詢問過錢謙益好幾次。」

「這回他們可算如願以償了……不過這條也許會有助於林漢龍他們和大明進行的談判?」

聽了龐雨的分析之後,解席已經不指望委員會拒絕肖朗的要求了,轉而開始考慮後續問題。

「那是肯定的,反正船隊本來就要經過威海,等委員會這里作出決斷之後,林漢龍會和他們商量該如何提高要價——肯定要讓明朝也出點血的。另外阿文也會直接去跟肖朗商議陸海軍配合的事。」

「我靠,難怪把伯爵號和總督號都給開過去了——公主號改回游船之後,那可是咱們當前除了瓊海號以外噸位最大,火力最猛的兩條戰艦了。」

解席嘟噥了一聲,隨即又顯得有些緊張:

「不知道肖朗對於部隊的熟悉情況如何了,才剛去沒多久,就要拉著部隊上戰場,還是去跟後金女真較量……娘的,可別把老子的三團給打光啰!」

「應該不至於。」

龐雨懷抱雙臂悠然道:

「如果連自己內部都沒搞定,我想他也沒膽子向外主動求戰。」(未完待續。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