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九 騎兵(中)(2 / 2)

如此接連幾槍,每一聲槍響都必然伴隨著一個騎兵的倒下,雖然這邊暫時只有阿水這一個火力點在發威,卻也足以讓那些後金騎兵心驚膽戰。不由自主的,他們紛紛加快了速度。在此過程中他們自然也是使出渾身解數試圖躲避子彈,什么鐙里藏身,左右搖晃之類把戲全都玩了出來,不過這對瓊海軍沒什么影響——人家根本不在乎你玩什么花活,打不到人打馬也一樣,反正一顆鉛彈打上去就算是高頭大馬也一樣倒。

隨著距離接近,越來越多的射手加入到攻擊序列中去,倒下的騎兵自然也越來越多,剩下那些人無一不是猛踢馬腹,再也顧不得保留戰馬體力,一個個都把速度提升到極處,恨不能馬上就沖到那些可惡的綠皮兵近前,好發泄出心頭怒火——這種只能挨打卻不能還手的滋味實在是太讓人郁悶了!

而肖朗在端著望遠鏡又觀察了片刻,確信對方再沒什么後手,便抄起步槍,朝身邊那些最後的預備隊員們打了個招呼:

「兄弟們,跟我上!」

隨即便帶著他們沖下山坡,前去協助阿水,以及去和那個後金軍首領——不管他是誰,反正要面對面的好好「交流」一下子。

…………

戰局終於進入到最後關頭。

至此雙方都已經拿出了全部底牌,再沒什么策略戰術之類可講,就是竭盡全力與對方死拼,誰能頂到最後,誰就贏。

正面戰場上,此起彼伏的槍聲已經不像最開始時那么密集。這場戰斗持續的時間其實並不算太長,但其激烈程度與對抗強度卻是前所未有——無論對後金軍或者是瓊海軍本身來說,都是如此。後金軍自不用說,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從來都是他們壓著對手打,何曾遭遇過這種還沒碰到對手便傷亡大半的戰爭模式?而瓊海軍方面,即使第三團有過登州平叛的經歷,也有過正面打垮數萬敵軍沖擊的經驗。可在沒有火炮支援下,又碰到那么頑強的對手,卻也是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激戰時間長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開始顯現出來——比如煙霧問題,盡管部隊在布設防線時已經盡可能考慮到這方面,但久戰之下,大量煙霧還是聚集起來,嗆人不說,更嚴重影響了士兵的觀測瞄准。另一方面,在連續高強度工作許久之後,即使是以皮實耐操著稱的瓊海步槍,其槍械故障率也開始急劇上升。有些是因為士兵操作失誤,緊張之下忽略了清理槍膛或蘸水降溫導致的炸膛事故。還有些則就是金屬材質問題,比如槍管變形之類,使得步槍無法再順利擊發,即使能打出去,彈道也無法再象原先那樣保持穩定了。

而瓊海軍在人數上的劣勢更加放大了這些故障所帶來的麻煩,每個士兵都只有一桿槍,除了刺刀外就沒有備用武器,一旦損壞就會失去一個火力點。統共才四百多人,少一個火力點對敵人的打擊就削弱一分。戰至當前,已經有好幾十桿步槍啞了火。火力強度大為削弱。好在那些士兵都是久經訓練,又經歷過數場戰斗,膽氣也壯。雖然不能射擊了,卻也並不驚慌失措。甚至有些頭臉被炸傷的戰士,只要本人還能打,便不聲不響,默默將刺刀安裝到槍管上,同時把手榴彈拿出來放到身前,准備迎接最後的白刃戰——照現在這架勢看,一場白刃戰怕是免不掉了。

瓊海軍這邊形勢不好,但他們的對手卻只有更糟糕。剛開始沖鋒時還多達六七千人的大部隊,沖到現在恐怕連三千都不足。倒也不一定都是被子彈打翻,有向兩邊逃跑的,也有躺在地上裝死的——當然只有在隊伍邊緣的才敢這么做,在中央人群里躺下來那純粹找死。

至於陣勢隊形什么再不用提,完全就是散了架。那些沖得快的已經跑到了瓊海軍陣前百來米處,而拖後的則還在兩三百米開外。整個架勢完全就像是街頭地痞打群架一樣,可以說是徹底放了羊了。

他們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潰逃,完全是因為拖在最後面的那一撥全都是白甲兵——這次後金軍中的白甲精銳除了最開始沖上去被全殲的那一千多,剩下近千人全都被安排作督戰隊了。他們在最後面排成一條稀疏但卻寬廣的陣列,象趕羊似的趕著那些漢軍包衣向前沖,如果有膽敢向後跑或者是故意拖延落後的,只要出現在他們面前便一刀砍死。如果是往兩邊逃跑的便以弓箭射殺——當然若是射不中那就只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