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一 決斷(中)(2 / 2)

見他們說的決絕,解龐二人也只能到此為止。於是關於此事便告一段落,接下來黃龍又述說了他們前來的目的——卻是為了糧食軍資而來。在瓊海軍到來之前旅順口已經基本斷糧,後來肖朗是許諾可以為當地守軍和平民提供糧食的,當然前提條件是有一部分軍民要跟他走。只是在肖朗受傷以後,陳俊徐磊出於穩妥起見都下令暫停與明軍的接觸,所以現在旅順一干軍民的糧食補給,又得由東江軍方面自己承擔了。

幸虧肖朗打垮了來襲的後金軍主力,尚可義順勢攻下後金營寨,搶到了一批軍需物資。還可以支撐一段時間。但卻也因此背上了一批人口包袱——那後金大營原本是孔有德留守的。孔有德卻是個機靈人,看看前方大敗,七八千人愣是干不過人家一千都不到的綠皮,連大汗的親兄弟,堂堂貝勒爺都掛了——滿洲軍自是個個失魂落魄,覺得難以置信,但他對此卻是早有心理准備。先前拚著挨上一頓鞭子,也要把自家那兩千余心腹給留在後頭,混了個留守大營的位置。這時候便處於有利地位了。

本來以尚可喜帶的那群烏合之眾,孔有德真要想守完全能守得住。就算不守他也有足夠時間把糧食物資什么都一把火燒掉的。不過孔有德卻沒這么干,而是把所有人員集中起來,呼啦啦護送著失魂落魄的滿洲主子們一起撤離了。順便把該留的不該留的統統都給留下,還遣了個心腹人給尚可義帶話——咱們都是當年老東江一系,毛大帥在日時可還是生死袍澤弟兄。如今雖然各為其主了,卻也沒必要殺得你死我活不是?該我孔某人干的,我已經干了,接下來就請黃總兵看著辦了。

尚可義和黃龍當然也不傻,見到大營中那些整整齊齊的糧袋子就明白咋回事了。孔有德既然首先釋放出善意。他們也不能不作回應。於是這一次俘虜的後金軍中,起先是原東江軍成員,後來擴大到所有漢軍旗——統統被保了下來。至於正宗的滿洲太君?那就沒辦法了——肖朗倒下後憤怒的一營士兵把所有能找到的真韃子兵全都補了槍,俘虜也被統統槍斃。要不是陳俊後來下令分別對待。連漢軍士兵也一個都逃不了。

所以如今東江軍又多了幾千張吃飯的嘴。而隨著這一戰明軍居然獲勝的消息傳出,遼南一帶許多漢民也開始拖兒帶女向這邊逃跑,往這里逃難的人每天都在增加,而後金軍留下的軍需畢竟不可能堅持太久。所以黃龍想來想去,也只能再來找瓊海軍,詢問他們原先的承諾是否還作數?

對於黃龍的要求。解席和龐雨兩人事先倒也有所准備。肖朗當初出兵遼東的最大理由,便是為了這里的漢民不至於落入後金之手,而後方委員會也通過了他的計劃。眼下既然人都來了,仗也打了,總不見得半途而廢。故此在略加考慮之後,解席便表示可以繼續向本地軍民提供糧食補給,只是這次行動本就不是出自他的意願,他當然也不可能象肖朗那么好說話。於是在解席先表達了肯定的意願之後,依然是由龐雨出面,把一些丑話給說在了前頭:

「黃總兵,我們瓊鎮與旅順之事本來無涉,只是在收到閣下的求援書後,不忍貴軍數千忠勇之士埋沒於此,更不想讓這遼南一帶漢家子弟都成為滿洲韃子的奴隸,這才渡海來援。如今幫忙打了仗,還要支應你們的糧草……我們總得對後方有個交代,不是么?」

「是,是,這是自然!」

黃龍連連點頭,而龐雨也繼續說道:

「我們來之前所用的名目,是從這里移民遷往南方。向我們自己的移民提供糧食,這才得到了後方允許。而且,就貴軍而言,你們這些軍人固然有保家衛國之責,但你們的家眷,親屬,以及眼下聚集在這旅順口的諸多老弱婦孺,平民百姓,卻是沒有義務陪著在這里苦熬的。把他們搬遷到安全的南方去,以後不再受滿韃威脅,你們也可安心作戰,此乃兩便之事,我方肖營長之前跟你們交涉時,應該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吧?」

「呃……是說了一些,不過當時好像也說可以暫時遷往山東,待這里安全以後還可以再回來的……」

黃龍囁嚅道,龐雨卻毫不留情的打斷了他的幻想:

「不好意思,旅順這里的移民,我們是肯定不會安排到山東那邊去的——眼下聚集在這里的人,其中不知有不少滿洲人的細作。就算是遼民本身,也以桀驁不馴的居多,我們將他們安排到南方去,諸如禽,台灣,甚或是呂宋等地,就不用擔心他們會鬧事。但如果放到山東中原腹地,恐怕就是大明朝廷也不會放心的——黃總兵可敢擔保不會再有第二次登州之變么?」

黃龍和尚可義二人原本聽到要把人安排到千里迢迢的什么禽,呂宋,臉上都顯出幾分不情願來,畢竟這年頭提起禽,那可一向是流放之地。更不用說比禽還遠,據說是剛剛收歸王化的呂宋。但等到龐雨提起登州之變後,他們的不滿之色就立即消失了——登州之變正是因為遼人進山東而引發,有這一條前例在,人家不允許他們再去山東也是理所當然。

「這個……唉,好吧,那就是南方好了。」

先前肖朗給他選擇的時候,黃龍這邊還有些疙疙瘩瘩的,但此時龐雨壓根兒不給他選擇了,黃龍卻反而爽快起來。於是雙方很快議定:東江軍回去之後便整理人數,確定遷移名單,然後把人安排到南城這里來,之後便由瓊海軍負責,找機會分批運往南方。在此期間的糧食供應,全部由瓊海軍負責。

談妥之後,黃龍與尚可義便告辭離去,解龐二人送了他們出門。等那兩人遠去之後,解席點了一顆煙,悶悶抽了幾口,哼了一聲:

「煩哪,又背上一大堆包袱……盡是些破事。」

「既然到了這里,少不得要承擔起責任的,好在也不會太久。」

龐雨注視著遠處日益平靜的海面,緩緩說道。解席看了他幾眼,悶聲道:

「你還是決定要撤退?」

——在船上時兩人商議最多的,便是關於這旅順駐軍的去留問題。龐雨的態度很明確:旅順這里本就不該過來,現在根本不是與後金開戰的時候。肖朗出於他的個人情緒來到這里,若是能開創出一個局面也就罷了,可偏偏卻倒下了。那么作為後續前來收拾這爛攤子的人,龐雨的主張就是:把這攤子撤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