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六 京城四方(下)(2 / 2)

會議最後做出的決定,就是讓兵部尚書張鳳翼派遣人手,前往旅順口核實這次戰事的真假,並且查驗那位被打死的後金貝勒是否屬實。在措辭上,周延儒對張鳳翼說了一句要「盡快從速」辦理,但卻意味深長的又看了對方一眼,而後者卻也心領神會的點點頭——這事兒不用著急,拖延一段時間方為上策,老官僚都懂的。

在內閣會議之後,錢閣老居然親自去找了陳濤一趟,換了從前他可不會如此降尊紆貴,每次有什么事只是派個親隨去傳達一下,就算需要親自交談也肯定是把陳濤喊上門去,而絕不會主動去找他——這是身為尚書閣老的派頭,決不能丟。

但這一次,卻是首輔周延儒在會後私下和他聯絡,向其詢問關於瓊海鎮那支進京隊伍的行程問題——既然短毛號稱有可以在數天內就能從瓊州抵達遼東的快船,他們的北上隊伍應該也不至於拖延那么久才對。以前周延儒對這伙狂妄自大,竟然膽敢號稱要跟大明朝廷面對面談經濟問題的家伙是很不感冒的。但現在,他卻覺得有必要跟對方好好談一談了——不是什么鹽稅或鑄幣問題,而是在軍事上,瓊海軍所展現出的戰斗力已經為他們的談判隊伍贏得了足夠尊重。

周延儒表現得很客氣,但錢謙益卻是從中感受到了某種威脅——長期以來他一直是作為瓊海鎮在朝廷中的代言人形象出現。他早就考慮過:那群短毛雖然實力強勁,可行事莽撞,想法簡單,對於大明官場來說顯得非常稚嫩,這一點從陳濤身上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他們需要一個熟悉朝廷內情,本身地位也足夠高的人來為他們說話。錢謙益一直認為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畢竟當初是他一手促成的招安。

但如今看周首輔的態度,卻似乎隱隱有想要跟短毛改善關系的意思,這樣一來自己這個中間人豈不是作用大減?雖然僅僅不久之前,錢謙益還在為那些短毛的思想體系與行事作風與大明傳統截然不同而感到憂慮,但如今一涉及到自身利益問題上,為國家為朝廷的擔憂就全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還是趕緊先把短毛拉攏好為妙。

錢閣老找到陳濤的時候,後者與陳大雷正在南城的一處倉庫中視察,在場的還有另外幾位人物。見到錢謙益本人出現,那兩人都頗為驚訝,不知道是什么重要事情要閣老大人親自出面的。

但錢謙益則更為驚訝,因為他在這里竟然看到了幾名太監,為首一人乃是皇帝身邊的王承恩。王承恩的資歷很深,也是當初天子在潛邸時便伺候的老人。不過他為人比較低調,不怎么會攬事,因此便不如同出於潛邸的高起潛,曹化淳等人那么風光,但卻也恰恰因為他不多事,在天子面前反而比較受到信任。

有這位王公公在這里,錢謙益當然不敢擺什么譜兒,所以當二陳上來向他問好並且詢問他的來意時,他很客氣地表示並沒什么大事。王公公此來必然是為了宮中事務,那才是要事,我這邊等等也行。

於是那兩位還真沒跟他客氣,又繼續掉頭和王公公及其帶來的幾位隨從討論起來。錢謙益站在旁邊聽了片刻,這才發現自己剛才那番話還真說對了——王承恩此來確實是為了宮中事務。而且還真是和皇帝有關,若不是直接和天子有關系,也不可能需要這位宮中的大貂鐺出馬。

——冬天又到了,冬天的北京城照例是沒什么吃的,就算是為皇帝服務的御膳房,在食材選擇上的余地也很有限。葷菜倒不受影響,無非多宰幾口豬多殺幾腔羊,可蔬菜水果這類東西,自古以來就是跟著時令走的,最多只有些窖藏起來的大白菜,腌蘿卜之類,水果方面無非凍柿子凍梨之類,加上大棗核桃之類能擺得起的干果,年節時才勉強能湊出十幾個碟子來。

本來千百年來都是如此,也沒人會多想。可偏偏去年冬天陳濤弄了一批南方果蔬到京城里來,頓時將人心給攪動了起來——在這之前京師里頭雖然早知道南方廣州福建一帶四季如春,即使一二月份,北方天寒地凍時,南方也照樣能享受到頗為豐富的新鮮蔬果。但人們只是將其當作地域特色,卻從沒想過南邊的蔬果可以被運到北方來享用——距離那么遠,路上肯定早就壞掉了。即使不計成本的強行運輸,其數量也極少。就算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歷史上也只有唐玄宗為了他的愛妃這么奢侈過一把,然後就被作為導致亡國的昏庸之舉聲討了上千年……

故此去年冬天,當短毛奇跡般的做到了這一點之後,京師之中一下子就沸騰了許久。從元宵節一直鬧到開春——但當時已經遲了點,錯過了春節。而且陳濤等人當時出於謹慎考慮,並沒有第一時間向宮里提供果蔬。這件事情讓主持中饋的周皇後挺不高興,覺得堂堂皇宮御宴連大臣家里都比不上,太丟面子,一年來每次提起都要念叨幾回。

於是今年冬季,天子親信,王承恩王公公從一開始便介入此事,親自前來跟陳濤等人商談,務必要求保障年節期間宮中的果蔬供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