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七 車中談話(下)(2 / 2)

而就在當天晚上,錢府之中。

「姐夫,你不該跟那周某人說這許多瓊鎮內情的。他分明是想要取而代之啊!」

——周延儒的想法其實並不難猜,錢謙益回家跟他幾個信得過的親近人一說今日之事,他的妻弟兼幕僚陳在竹就立即發出了警告。

對此錢謙益卻是胸有成竹的哈哈一笑:

「我當然知道,小弟,六年前致我回鄉的那場攻訐,我可沒忘記誰才是獲益最大之人!」

「既然如此……」

「周玉繩就是因為抱了這么個期望,當前才會在很多事情上站在我們這一邊。如果我不露點破綻給他,他多半就會去到處宣揚我要做張太岳第二,這我可受不了啊。」

「可那周某畢竟是大明首輔,為人處事也頗有手腕,萬一當真哄得瓊鎮方面想要在我們之間做出個取舍的話……」

看到陳在竹滿面擔憂之色,錢謙益卻是頗為自信的呵呵一笑:

「恰恰是在這一點上,我最不擔心——小弟,這一次我告訴周玉繩的確實都是實話:瓊海軍諸人,有一小半瞧我不起,但是更多人還是對我友善,所以他們總體上還是支持我的。」

見陳在竹頗有不解之色,錢謙益臉上忽然現出幾分俏皮之色:

「可還有另外一些『實話』,我沒告訴他……周玉繩大約以為憑著自己的長袖善舞,可以將那些短毛籠絡住。至少能干得比我好,然後就可以一腳把我踢開了……可他卻並不知道,人家對他其實早有定見。」

「定見?」

「不錯,或者說是成見也可——小弟,你別看瓊鎮諸人來自海外,之前似乎從未到過中原,可他們對我大明江山的熟悉程度卻是無人可及,而他們品評我大明人物也是精准無比,至少在這數年之間看來,幾乎從無謬誤。」

「是嗎,那他們怎么評價小弟的?」

陳在竹不禁笑道,錢謙益則微笑著搖搖頭:

「那倒沒有,他們在意的好象都是些大人物……唔,也不完全是,但終歸似乎是要有些事跡,可供史家立傳的那種……你姐夫我有幸算是其中之一,而那周延儒,卻也是其中一個。」

見陳在竹面露緊張之色,錢謙益卻不慌不忙,舉起茶杯輕啜一口:

「可惜卻不是什么好話——當初在和談完成,即將返回京師的前一天,那位老李先生專門和我談起過京師動向。其中就特別提到過周延儒,溫體仁二人。」

「那是……崇禎四年吧?此二人當時可算如日中天啊。」

陳在竹掐指算道,錢謙益呵呵一笑:

「是啊,當時那兩人可是沆瀣一氣狼狽為奸,聯手壓得滿朝文武服服帖帖,可李老先生卻只用一句話便提醒於我:他們之間其實大有空隙可趁。後來果然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非但完成了招安大事,我自己也重回朝中,回到了禮部侍郎位置上……而瓊海鎮對那周溫二人的評價,李老先生在那一次說的也很明白了。」

錢謙益輕笑幾聲,眼中滿是輕蔑之色:

「……『倘若日後有人作《明史》,這周延儒,溫體仁兩個,都是只能名列在〈奸臣傳〉里的』——這便是人家的原話了。可笑周玉繩還想著要把我擠掉,卻不知人家其實早把他看死了。」

陳在竹愣了一愣,過了片刻,方才恍然道:

「難怪那溫某人幾次主動示好,瓊鎮都不理會……可他們對周某還是挺客氣的吧。」

「因為這兩人還是有些差別的。」

錢謙益笑眯眯轉著杯子,悠然道:

「這兩個人的一切為人處事,都只是為了保住自身權位,所以只要從這方面入手,便能將其所思所想猜度個八九不離十。這兩年我應付他們還算順手,便是因此了。然而周玉繩身上畢竟有個狀元頭銜在,所以他做事還要顧及幾分面子,換句話說:他還要點臉。至於那溫某人么……」

錢謙益嘿嘿輕笑了幾聲,似乎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在瓊州時曾與趙軍師閑聊,提起過那溫某。趙軍師說那人若得了勢,就連他都要畏懼三分的——因為那溫某有三大優點,連趙軍師都極佩服的。」

「第一:堅持。」

「第二:不要臉。」

「第三:堅持不要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