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六 突襲(上)(2 / 2)

那護衛隊長看了看林子里頭,先前發出過兩聲槍響後就再也沒反應的某個暗哨位,以及剛才被射殺的第二個倒霉鬼,猶豫著回答道。龐雨點點頭,舉了舉手中的仿五四式手槍——現在他也不敢再大大咧咧坐在那兒擺姿勢玩深沉了,而是和其他士兵一樣,老老實實找了掩蔽物趴在後頭,還就是先前那根樹樁。

「好吧,連同你我在內,我們還有十五個會開槍的,而我可以肯定對方人數絕對沒超過三十,否則我們的觀察哨早就發現了。所以我們每個人只需要開兩槍就行——當然你們要打得准一點,我的射術可不太好。」

那護衛隊長顯然並沒有能體會龐雨直到此刻依然在努力說笑話,試圖讓他放松情緒的苦心,臉上眉頭依然緊縮:

「只有三十人么?應該還能拼一拼!那我就這么布置下去了。」

說著便一扭一扭的爬下去傳話了,龐雨看著他都走了形的匍匐移動姿勢,輕輕嘆一口氣——身為主官都這么緊張,下屬還不更加壓力山大了?可惜自己並不能代替他直接去指揮那些底層士兵,否則造成的指令混亂只會讓局面更加糟糕。

現在只能祈禱這位年輕的指揮官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擺脫掉負面情緒,發揮出正常水准來,這樣才能在至少兩倍以上的敵人面前堅持下來——龐雨剛才斬釘截鐵說對方不可能超過三十,但他自己心中卻並沒有什么把握。這個時期的後金白甲兵還不是後世那些八旗大爺,相當能吃苦,萬一他們真的有本事藏個四五十人在林子里,自己這回可要吃大虧。

稍稍耽擱了這一會兒,前面已經交上手了。那護衛隊長的判斷果然很准確——此時那些沖在最前頭的伐木工已經迎頭撞上了幾名後金士兵,但光有勇氣和一把鋒利斧頭的他們在碰到那些久經戰陣的後金白甲兵時立即現出了差距。他們的對手與其相比似乎並沒有強上太多,手中的順刀比伐木工的斧頭也只是更快一點點,更准一點點的……搶先插入到了這些工人體內,而且總是如此——顯然,那些後金兵在作戰技巧方面比對手領先了很大余地,這中間的差距並不是靠不怕死的勇氣或對金錢的貪婪能彌補。

而臨時激發起來的勇氣衰竭起來總是很快,於是和所有的烏合之眾一樣,當沖在最前頭,表現最勇敢的幾個人被輕松殺死之後,其他人立即都膽怯起來。他們猶豫著,彷徨著,不知道是該繼續向前沖呢,還是先慢一慢,看看形勢再說。

正常情況下出現這種情況,只要對方再沖擊一下,接下來肯定便是作鳥獸散。但這一回後金兵卻沒能執行這種戰術,並非他們自己不想,而是不能——他們的主要對手可並非這些伐木工人……

隨著接二連三的槍聲響起,幾個砍伐木工砍的正爽,沒注意隱蔽身形的後金士兵頭上或身上狂噴鮮血栽倒下去。不過後面那些人卻立即反應過來,紛紛躲到了樹木後頭,再有打斗也會盡量避著子彈射來的方向,或是讓那些伐木工擋在前面,總之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擊中了,其應變靈活之處,絕對是龐雨他們來到這個時代以後,所見過反應最快,應變最及時的武裝人員。

當然了,這種躲避使得後金兵的弓箭也沒那么容易發揮作用了,至少不可能站在原地從容開弓。那些後金士兵必須要先藏在樹干後面,把弓弦拉開,搭上箭矢,然後快速閃身出來沖著看好的目標射一箭就立即躲回去,這個動作通常會為射手招來兩到三顆子彈,堪稱刀尖上的極限運動。在這么緊張的條件下,對命中率肯定也不能指望太多了。

雙方如此對射了一陣,瓊海軍這邊,步槍雖然沒了射程優勢,但能夠采取多種姿態射擊,卧姿和跪姿都能夠有效掩蔽自己,這些優點還是存在的。但對方擁有數量優勢,弓箭的射速至少在短時間內也不遜於步槍。而更糟糕的是:他們的進攻欲望相當強烈,並不象瓊海軍以前遇到的敵人那樣,在步槍射擊下往往找到個遮蔽物就不再動彈,畏畏縮縮的一直躲在那兒不再前進。

這些後金突襲者卻是找到一切機會,利用一切條件向對手靠近:一棵樹,一塊石頭,甚至是一名正在向其攻擊的伐木工人都會成為他們向前逼近的跳板和遮蔽物。而且他們彼此間的配合也頗為默契,往往是幾個人同時閃身出來射箭作為掩護,另幾個人趁機向前躍進數步,然後便交叉著互換角色,他們的每一名士兵似乎都有不錯的射術和近戰能力!

當然在此過程中不可能做到毫無損傷,後金方面至少有十個人被打倒在進攻路上。但龐雨這邊也付出了三個人的代價。那些後金兵用的箭桿又粗又長,雖然並沒有達到龐雨等人當初聽明朝官員吹噓,說是能一箭射進城牆里當爬梯用的程度。可挨上一箭後再想要保持戰斗力也不太可能了,就算沒當場死亡,至少也是個重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