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一 移交與撤離(上)(2 / 2)

「呂宋,台灣,瓊州三地,朝廷一直想要摻沙子進去。只要我們自己不反對,朝廷當然巴不得往那兒送的官兒越多越好。黃總兵你在這里是朝廷的眼中釘,到了南邊可就成香饃饃了。」

又沉吟了良久,黃龍終於長長嘆一口氣,向著龐雨彎腰行禮:

「也罷……那末將這一身,就盡數拜托給瓊鎮諸君了!」

龐雨點點頭:

「聰明的決定。那你們盡快做准備吧,咱們幾天以後就走。」

…………

搞定了黃龍,接下來龐雨又去找了尚可義——向其交接物資。

黃龍既走,而且還是去南方繼續為將,而東江總兵的位置又許給了尚可喜,那副總兵李惟鸞肯定也是要跟著走的。這些人的親信自然也會跟隨。再加上他們的家眷,軍民……等等,旅順口這邊差不多要空了。

到時候估計最多只剩下一兩千號人,而按照解席給尚可喜的承諾:他們瓊海軍會幫助東江鎮建立起能夠養活自己的貿易路線。而首批立竿見影的支持,便是瓊海軍撤退後的剩余物資,將全部移交給尚可義和他的部下們。

「這里是糧倉,目前還有約……唔,大概四十五萬斤的存糧,可滿足一萬五千人一個月的食用。我們不打算帶回去了,全部移交給你。」

「前面是工具倉,里面大概還有兩千四百把斧頭,其中一半需要你們自己配斧柄,長短都可以。作為武器或者工具都很不錯——順便說一下:我們知道旅順這里很缺鐵,而這些斧頭都是上好精鐵,但建議你們不要將其打制成別的武器。因為我們在刃鋒上采取了滲碳硬化技術,使用起來相當於鋼斧。而一旦經過改造,就沒這種效果了。」

「此外工具倉里還存有約三千一百根鋼鋸條,純鋼的。以及九百把鋤頭,軍鏟好像是八百五的樣子,還有五百七十把鐮刀——夏秋季開路割藤條用,當然你們也可以用來種地。同樣,刃口都是處理過的,建議不要胡亂改造。」

「路的盡頭那邊是被服倉庫,里面大概還有兩千三百張毛毯,六百多頂帳篷,白棉布和帆布若干……具體數量我們的主計參謀會給你文書,到時候你查驗無誤以後簽收一下即可。」

——帶著尚可義漫步在軍需倉庫區,龐雨的介紹讓尚某人覺得自己就好像一只忽然掉進了米倉的耗子,一切都是那么的難以置信。

「這些……都給我們了?」

尚可義睜大眼睛問道,龐雨則笑了笑:

「我們承諾會幫助尚可喜將軍執掌東江,當然會在實際物資上予以支持——但也不是白送,如果白送的話你們恐怕不會愛惜,胡亂糟蹋。」

「不會!絕對不會!」

尚可義連聲保證道,龐雨也不理他,手臂揮舞,將倉庫區整個畫了個圈兒:

「所有這些東西,我們折價一萬兩白銀,算是賒借給你們。允許你們在今後的兩到三年之內逐年用木材償還,不收利息,如何?」

「可以!當然可以!」

尚可義機靈得很,一聽就知道這便宜賺大了——遼東缺什么?就是缺糧食,缺鐵,缺布料。短毛這回留給他們的全都是硬通貨!光倉庫里那兩千七百多石糧食,按本地市價就遠不止萬兩白銀了,更何況還有那么多的鐵器和布匹。

而且短毛居然允許用外頭那漫山遍野的木頭還債,還可以分好幾年——這簡直跟白送也沒啥區別了。尚可義雖然沒有他兄弟那么果斷,但總知道這種便宜若不占下來,那以後晚上絕對睡不著覺的。

龐雨帶著他在營地里頭繞了一圈,尚可義的嘴都合不攏了——瓊海軍撤退以後這處營地也將移交給他們,短毛在這里駐扎的時間不算長,但其中部署,格局,以及設備令他這個老軍伍都大開眼界。尚可義決定等短毛一走,就立即把東江軍旅順大營遷移到這邊來,反正也沒剩下多少人了,絕對塞得下。

唯一令他稍感美中不足的,就是短毛軍武庫完全沒有要移交的意思——龐雨帶他參觀時正好瓊海軍的炮隊在轉移,那一門門油亮的青銅炮被拆卸開來之後,由士兵們手推肩扛著挪上船去。瓊海軍這些火炮從運過來到現在搬走,期間並沒有實戰過,但他們進行過幾次炮火演練,那震天蓋地的威勢可著實令尚可義迷醉不已。

「龐軍師,不知你們這火炮是不是也能……我們可以出錢買,多少錢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