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六 新的合作(四)(2 / 2)

陳大雷苦笑著向這邊兩人交了底,而林漢龍和郭逸則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顯出笑意。

「北京這邊,他說是缺煤……」

「嘿嘿,我小時候有親戚家就住在門頭溝那邊,京西礦務局在當時可是第一流的好單位啊,多少人削尖腦袋都想往里頭鑽的。」

陳大雷有些莫名其妙的聽著兩人交談,而之後當那兩位拿出京師地圖,在城西門頭溝的地名上指指點點時,他終於有些聽出味兒來了。

——這兩位來自南方,以往也從來沒關注過京城石炭行業的短毛連想都沒想,就非常肯定確定以及斷定:京師所用的煤炭必然都是出自門頭溝那邊,而且在其地域下面,必然還埋藏著大量礦藏。他們似乎也並不在意那些礦現在是誰在經營著,便已經在商談如何將其挖出,以及運輸到京城里來。

「從地圖上看,京城水系也聯通門頭溝,這樣我們今後的煤炭運輸,以及前期設備輸送等事宜可就要方便得多了……你覺得我們直接向工業組申請兩台蒸汽機如何?」

「兩台估計都不一定夠……不過先滿足前期需求再說。只是咱們這地圖不知道准不准哪?畢竟是後……畫的,還要去實地勘探一下才好。」

兩人嘀嘀咕咕商議了一陣,這才終於想起陳大雷來:

「啊,老陳啊,明天你就跟那幾家煤炭行的老板碰個面,跟他們商量商量——我們收購他們的煤炭行。」

「啊?」

陳大雷沒想到這兩位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是這么勁爆的消息,要吞了人家的生意?這年頭經商的哪個不是經過幾十年奮斗攢下的一點家業,甚至許多都是祖上傳下來的,這兩位嘴巴一張便要搶過來,你是短毛你有錢有勢也不能這么干吧?

見陳大雷的臉色不對勁,對面郭逸才注意到可能是自己用詞不當,連忙笑著轉圜道:

「誒,別誤會,我們並不是要搶人家產業。而是希望向他們投資,把他們的生意買過來——是我們給他們錢,而不是相反。」

——這聽起來才象是短毛的風格么,陳大雷心頭略微放松,但想了一想之後還是搖頭:

「如今世道不寧,縱有千金在手,亦不如細水長流的有個營生放心——世間大多數人都是這種想法。縱使我們肯出高價,他們恐怕也未必肯賣。況且,我們自己又不懂這行的,需要用煤多花些錢去采買也就罷了。那幾家也都說等開春以後就要多雇人手了,咱們又何必非得去買下一家炭行,去跟他們搶這碗苦力飯。」

看來陳大雷還是做了些工作的,不過限於眼界,效果終究有限。林漢龍就緩緩搖著頭:

「靠他們人工采掘的原始方式,雇再多人也不可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動力煤是個關鍵行業,肯定要我們自己控制住。你去跟他們談,就直接告訴他們:我們瓊鎮介入這一行勢在必行,而一旦我們進入,以他們當前的產量規模,到時候肯定是會被擠垮的。」

「但這並非我們所願——是我們的生產方式,決定了我們的產量必然極大。所以我們希望能彼此合作,讓他們也加入到我們的體系中來。這樣他們以往在這一行業所積攢下來的經驗和渠道還能發揮些作用,而不是單純作為競爭失敗的對手被趕出這一行業。」

這話說的當真可謂狂傲之至,但陳大雷卻絕對不敢以狂言視之——因為這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實:在鹽業行當。

——當初瓊海鹽進入大陸市場的時候,短毛也是采用了類似的策略:盡可能與當地原有鹽商合作,為此不惜讓出相當利潤給他們。但天下總有那種容易鑽牛角尖的人,覺得短毛這么讓利肯定有陰謀,堅決「不上當」,始終拒絕與其合作——然後便被毫無懸念,無聲無息的擠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