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九 新的合作(七)(2 / 2)

見周延儒居然能馬上想到產品銷路的問題,林漢龍倒也頗為佩服——不愧是曾經的狀元老爺,這頭腦就是靈活,一旦接觸到他們的思考方式,這么快便能舉一反三了。

當然,對於這類問題他早有考慮,就算周延儒不說他也會主動提起,因為這正好引出他的下一步計劃。

「光保障城市居民用煤,肯定是用不了這么多的。但按照我們的計劃,需要用煤的地方可遠遠不只是在供應居民上……實際上,到時候絕大多數煤產量肯定是我們自己吃下去了,因為我們下一步的打算是建立水泥廠,那才是消耗煤炭的大戶。」

他踩了踩腳下用素水泥鋪設,再讓工人細細用斧頭一道道斬出紋路的斬假石地面,這種設計若放在後世絕對會被施工隊罵到死——斬假石材料便宜,可極耗人工,讓幾個熟練技術工一天啥事不干,就拿把斧頭在素水泥粉刷表面慢慢砍出類似石材的紋路?花的錢絕對比直接鋪大理石還貴。

可在此時此地,能用水泥鋪地絕對是一種豪奢行為——這邊所用的每一袋水泥都是千里迢迢從海上運過來的。相比之下花費的人工反倒不算什么。而周延儒果然也立即眯起眼睛,顯出極感興趣的表情。

「開設水泥廠?也是要與朝廷合作么?」

——關於水泥的用途和特性他現在已不陌生,短毛在天津那里建設新港口時大量使用了這種極其方便快捷的建築材料。無論是作為粘合劑還是拌合上石子骨料,用模板和鐵筋加工異型構件,都有著極強的適應性。大明朝本身雖然也有伴桐油糯米灰漿之類相似的傳統材料,但在成本和耐用性上與之相差太遠。

原本只是到那里考察「大將軍號」新船的兵部尚書張鳳翼,卻在那里滯留到現在都沒回來,其最大緣故便是與這水泥有關——他發現這東西對於修築磚石建築用處太大了。而當前大明朝軍事體系的一個最主要組成部分,便是築牆築堡壘!

張鳳翼已經幾次寫信回來要求朝廷大量采購這種優質材料,好加強北方防線。只是這玩意兒和其它許多好貨一樣,在當前只有短毛才能生產。天津所用的水泥都是出自山東,瓊海軍在修建威海衛基地時配套建立的水泥廠,產量還算是比較大的。所以才能在基本滿足威海衛本身的需求外額外供應天津港,但要說再提供給大明朝作為軍事用途,那真滿足不了。

如果不是因為天津新港已經被王璞外包給了瓊海貿易公司,修建工程全部是短毛負責的。張鳳翼都想叫停那邊的港口建設,把水泥全扣下來只供兵部使用。現在雖然做不到這一點,但弄些樣品,搞清楚用法和特性還是不難的。

所以周延儒也知道這東西對於大明朝廷的重要性。此時聽見短毛居然肯在京城這里開廠子,還有可能與朝廷合作,那還不趕緊問個清楚!

而林漢龍果然也給了他一個滿意的回答:

「可以啊,水泥制作並不復雜,只是需要大量的石灰石,粘土,以及燃料。前兩者到處都有,就是燃料問題不太好解決。一般來說在煤礦附近聯動建設水泥廠,是比較經濟而且常見的做法。」

「那到時候這廠子里造出的水泥,朝廷也可以用吧?」

興奮之下,周延儒居然說出了這么一句頗為多余的話,而林漢龍依然只是微笑:

「當然,商品生產出來就是為了銷售的。我們相信以北京城的人口和消費能力,水泥廠將會有非常好的盈利空間。」

周延儒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么——他估計以大明朝廷的需求,即使建成了水泥廠,京師老百姓恐怕也還用不上。當然這些話就沒必要說出口了,自己心里有數就行。

既然建立起煤礦產業乃是在本地建立水泥廠的前提條件,那朝廷對此肯定是要大力支持的。更何況短毛還主動表示打算與朝廷共建,那就更沒什么好挑剔的了。

有了這種想法打底,周延儒很快便與林漢龍敲定了下一步合作的大致框架——只是些大的原則,細節肯定是跟要具體辦事的人的詳談,堂堂首輔老爺才不管那些雞毛蒜皮小事呢。

而林漢龍也趁機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私貨——比如關於想要在城南再弄一塊地皮的打算。涉及到大明朝廷的地產,一般人還真不敢胡亂打主意。不過短毛的面子畢竟夠大,尤其在當前氣氛下,就是周延儒也不想駁了他們的興頭。為區區一塊地皮影響到朝廷辦廠的大計。

於是,在和周延儒,錢謙益細細探討了一番之後,他們基本確定了該怎么辦這件事情,才能不至於引起京師官方和民間的反對。

等一切商議停當,會面差不多結束時,錢謙益卻忽然多問了一句話:

「說起來,最近好像沒怎么見到小陳先生,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陳濤啊?」林漢龍咧嘴一笑,「他最近確實很忙——他快要成親了,正忙著籌辦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