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三 陳濤的婚事(四)(2 / 2)

而短毛為了這次儀式,所花費的可不僅僅只是布料而已——事實上大多數進來的人首先注意到的也不是那些布料織物,而是更為鮮艷,更為醒目的大量——鮮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無數美麗的花卉根據其顏色濃淡深淺,被精心組合起來,將教堂內部妝點成為一片彩色世界。這讓整座廳堂在宗教的嚴肅氣氛之外,更增添了一種喜慶氛圍。

「短毛這錢花的……」

無數人在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個季節的北京城還沒到花朵盛開的時候,而且這里許多花卉種類在北方也看不見,分明是專門從南方運來的。

鮮花可不是什么方便攜帶的東西,以這個年代的運輸成本,花費寶貴的運力,專程千里迢迢從南方運來這些用不了多久就要枯萎的花卉……這行為簡直比當年「一騎紅塵妃子笑」還要誇張啊!

如此鋪張浪費到極致的行為,如果是哪個大明官僚敢這么干,甚至哪怕是皇家御用,也必然會被朝野輿論批得一塌糊塗。又如果是普通商戶人家膽敢這么囂張炫富,也肯定早被抄家流放——明朝的商人天生低人一等,這可是從太祖,成祖年代流傳下的規矩!

可偏偏那伙髡人不在此列——人家用自己的船,運自己的貨,花自己的錢。哪怕輿論管不著他們。而所謂「祖宗規矩」對他們更是一句笑話——太祖成祖那會兒可沒有能夠自建軍隊的商人不是?

所以對於短毛這種不經意間的露富行為,場中那些旁觀者最多只是暗暗在心中腹誹幾句,而更多的還是羨慕。尤其是那些年輕女孩子們,她們可沒那么多復雜想法,只一心一意盯著那些漂亮花束流口水——聽說婚禮結束以後這些花束都是可以拿走的!

之後的「我願意」環節,其實也和這個時代的天主教習俗沒什么關系——陳濤這次舉行的與其說是一場「西洋式」婚禮,還不如說更接近於一場「現代式」的婚禮,很多步驟其實跟宗教沒啥關系。

但明朝人並不知道這一點啊,而那幾位正宗的耶穌會神父——他們也許不會說「客戶就是上帝」這種話,但至少「出錢就是大爺」這一條規矩還是遵守的。既然客戶有要求,又沒有違反教義,那照辦就是。

所以盡管湯神父把那句「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我將永遠……」念得有點結結巴巴,但他依然還算是很盡職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這番新穎卻又誠摯的誓詞也確實打動了不少人,當陳濤與陳玥兒兩人雙雙說出「我願意」這三個字的時候,現場除了陳大雷以外,居然還有好幾位觀禮客人激動地流下了淚水——當然,都是女性。

而到了最後一個環節,男女雙方交換戒指的步驟時,一位專門被挑選出來,圓滾滾胖嘟嘟的小朋友捧著棉墊子,墊子上兩只碩大的紅寶石戒指耀耀生輝——倒不是找不到鑽石,而是以這個年代的技術手段,鑽石不太好加工。而且在瓊海軍控制的地盤上,並沒有穩固的鑽石產地,這年頭又沒什么戴爾比斯公司,宣傳這個沒什么意思。

相比之下紅寶石的產地主要在暹羅,緬甸,安南,以及雲南等地,都是東南亞這一帶,瓊海軍力量能夠輻射到的地方。為了交換瓊海軍的工業產品,這些地方所能拿出來的土特產品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各類寶石。而貿易公司中從總經理到股東,絕大多數又都是女性,對這些漂亮小東西沒什么抵抗能力……於是各類寶石便源源不斷銷往海南島。到如今總公司的倉庫里,可著實儲存了許多珍貴寶石。

陳濤的明光堂下一步便打算從眼鏡鋪子向真正珠寶鋪轉化,借著自己婚禮先打個廣告,如果能在京城貴族圈子中樹立起「結婚必用紅寶石」的概念,那以後細水長流的生意可少不了。

廣告是否有用還不知道,但至少現場的效果真不錯——當新郎新娘雙手互握,帶著白手套的手指上,兩顆非常醒目的紅寶石戒面互相輝映著,可著實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