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八 新瓊州(一)(2 / 2)

而做出來的效果,自然而然便會讓那些明朝人大開眼界,覺得不可思議——歷史上幾百年的城市發展成果,在這里卻一下子跳躍到了最為成熟的階段,這怎能不讓人感到震驚呢?

龐雨當初在「十三太保鎮瓊州」時期,就曾經對瓊州府的未來發展做過一個簡略規劃,但那只是一個很初步的構想,不久之後他本人就跑山東去了。真正將其完善和實現,還是後來經過了林漢龍,陳俊,付羽,應榮威等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以及胡雯和趙立德等前後幾任主政者的大力堅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由此帶來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市民階層」開始快速發展。其中一個例子,便是人力車的大量出現。

——緩步走出政府大院後門,遲正傑的手還沒有完全舉起來呢,便有一個身材高大的棒小伙子,拖著一輛干凈整潔的二輪敞篷車出現在他的面前,咧嘴一笑,露出八顆標准白牙。

「客人要去哪兒?坐俺的車保證最快最穩。」

「哦?」

遲正傑楞了一下,本來他並不打算坐人力車的,但這個小伙子的熱情態度以及這輛干干凈凈的車子卻引起了他的興趣。小伙兒穿著長袖的白褂子,黑布肥筒褲,手腕腳腕部分都用細繩子扎住。腰間則是一條寬布腰帶,愈發顯得肩寬腰細。

人透著精神,車子也被打理的極為精細:車上那些諸如鈴鐺之類的金屬構件都被打磨的閃閃發光,而皮質座椅和油漆面則都擦得油光鋥亮——這顯然費了車主很多功夫。但由此帶來的成果,便是原本並不屬於「潛在客戶」的遲正傑坐上了車。

「鴻賓樓認識么?」

「當然,那地方俺可熟悉,一天要跑好幾趟呢。」

「就去那兒,我不著急,不必跑太快。」

遲正傑還是有點不太適應這種「人騎人」的舊社會交通方式,但那小伙兒卻很輕松的哈哈一笑:

「放心吧您吶,肯定誤不了您的事兒。」

一口北方口音讓遲正傑頗為懷念——他就是北方人,而在海南這邊很少能聽到正宗北方話了。就算是他們所習慣的普通話,在這里也難免受到本地方言影響,變得有些娘娘腔。

小伙子跑的不緊不慢,當他跑起來時遲正傑就不方便跟他說話了。但那小伙子卻居然可以自己調節步伐幅度與呼吸吐氣的節奏,依然保持著對話狀態。

「聽您的口音,您是北方人嘛?」

「是啊,老家河北的。你好像也是那一帶人?」

「誒,俺們家以前在通州,後來到了山東,再後來遇上兵亂,家里人都沒了……然後就到這兒了。」

很慘的事情,但那小伙兒說起來卻是平平淡淡,顯然已經完全從中走了出來。當然遲正傑也不會刻意去詢問這方面,只隨口與他聊一些平常話題。

坐在這種車子上,自然而然便會注意到同類——道路上時不時有其他人力車交錯而過,上面基本都有客人,看來車夫們的生意都不錯。

「簡直不象是在明朝了。」

遲正傑在心底暗自嘀咕了一句——如今的瓊州府,除了沒有電力供應外,在各方面看起來,其實很有點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民國小縣城的味道:街面上到處都跑著人力車。只要有客人在路邊招招手,立即便會有戴著大草帽,拖著帶篷兩輪車的人力車夫出現在客人面前。問明方向,根據路程遠近算錢,非常的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