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五 京師的混亂(2 / 2)

胡雯這句話問出,卻讓一干即將成為公侯女婿的漢子們都愣住了——這事兒還真不太好辦。

當初議親時確實是約定好:小夫妻婚後回海南生活。如今雙方已經訂立婚約,三媒六聘之類程序走了大半,紅寶石戒指也都送出去了,從理論上說,這婚事應該是板上釘釘,沒跑兒啦。

可無論如何,沒有經過正式的婚禮,現在就要人家跟你走,這不現實啊?況且那每一位貴女背後可都是有一大家子的。平時沒事,如今這種狀況,你突然跑過去說要帶人走,人家不允許倒也罷了,可如果有一大幫子人都要跟著走,那可怎么辦?

眾人皆是頭疼不已,商議了許久也難以做出決定。而在不久之後,外面人員送來的走新消息,干脆徹底杜絕了他們離開的可能。

「都別走啦——京師九門皆已關閉,除了軍情探馬,任何人都不能出入。」

——北京城封城了。

…………

作為大明王朝的京師,北京封城可是一件大事,城中那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燒柴用水,每天都需要和外界交流的,這城門一關,可就啥都沒了。

當年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天子之尊駐守國門,這份自信與勇氣確實值得欽佩。縱觀整個明朝歷史,北京城被圍攻的次數還真不算少。而最近的一回,便是崇禎二年那一次的「己巳之變」。

時間才過去不遠,京師守軍對於如何管理一座即將面臨戰禍的城市還算有點經驗——管你消息真假,敵軍遠近,反正先把大門一關,即避免城外亂民往城里跑,也防止城里刁民朝城外逃。既穩定了民心,同時也鎮定了軍心。

而在九門關閉之後,緊接著就是凈街,把所有人都驅趕到附近的里坊中去——不管那里面是不是你的家,反正先趕進去待著。再敢在街上逗留的,一律抓扣起來,若有不服的,格殺勿論!

郭逸先前說他對京城守軍完全沒有信心,現在看來倒是有點小瞧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他們短毛管理瓊市坊策略的影響,這一次京城守軍的應對倒是挺對路子。一整套動作下來,那效果還真是杠杠的——就連他們短毛都給堵在瓊市坊中不得出門,其他尋常百姓和中低級官員自然更不用提。

當天晚上有多達數千人都被封在大市場里了,好在瓊市坊中什么都有,吃的喝的也不缺。林漢龍迅速把人組織起來,提供了食物,又騰出了空倉庫讓大伙兒容身。坊市中很快便安靜下來,包括其它地方也都是如此,雖然不象短毛這么安排周到,但僅僅一晚上倒也餓不死人。那些被趕到陌生坊市的老百姓們擠在一起,整座北京城在惶恐不安中度過了這一夜。

當然了,作為一座擁有上百萬居民的巨城,北京城不可能一直封閉,事實上從第二天起,城門就部分打開了,街道上也重新允許走動。不過九門只開其三,除了運送必需生活物資的車隊人馬,一般人禁止出入。進出時當然也都要經過嚴密檢查方可放行。

另一方面,街頭巷尾都有兵丁駐守巡邏,行人只能快速經過,卻不許在街道上停留。所有商鋪酒肆也全都被勒令關閉了,商業娛樂活動一律終止,總之就是讓老百姓沒事別出門,保持著這種「戒嚴」狀態,直到前方有比較切實的訊息傳遞過來才會改變。

於是瓊市坊也不得不關門打烊了,當然現在也沒什么人還把心思放在生意上。大伙兒都聚在一起商議對策。在冷靜了一整夜之後他們對於撤退計劃又有了新想法,現在大家基本上確定下來:如果要撤就去天津。因為往那邊最方便,而且後方援軍肯定也是在天津登陸。

不過具體撤不撤還在討論之中,因為如果要走的話守備力量就要分散。這一次他們來北京帶的護衛兵力有限,明王朝是給了三百人的限額。不過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帶足,只是一個加強連規模,兩百多號人。

過來時便是這個連隊沿途護送,如果撤出一部分人去天津,勢必還需要同樣兵力護衛,那瓊市坊這邊就空虛了。雖然瓊市坊本身也有一些保鏢護院,以及接受他們雇佣的力工雜役等等,總共加起來也有好幾百,可沒有正規軍作為組織核心,一旦遇到真正的麻煩,那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畢竟瓊市坊的大量財富可都是被京師權貴們看在眼里的,平時跟你稱兄道弟,關鍵時刻捅上一刀子毫不稀奇。盡管從北京至天津陸路往返也就十來天功夫,但在這方面,短毛可從不敢相信那些權貴們的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