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七 二里地(2 / 2)

解席用一種頗為復雜的口氣說道,龐雨從中似乎聽出了一點嫉妒的味道——輕輕一扣扳機,干掉那個在史書上留下諾大聲名的家伙,撥轉歷史大勢,這對於任何一個男人來說都是莫大誘惑。連北緯這樣向來謹慎自持的人都難以抗拒,更不用說老解這個向來愛出風頭的家伙了。

「難怪他問我要了那么多馬……還真是打了干一票就跑的主意啊。」

龐雨這才恍然,而旁邊解席則抱怨道:

「當時我就跟他說:你要干咱支持你,把三團也拉過去,找個合適地方設下口袋陣,炸葯地雷統統給它埋上,四挺馬克沁也架起來。等你行動之後不管能不能成事,反正就往咱們陣地方向跑。後金軍大部隊哪怕來個幾萬人,只要進了埋伏圈,肯定能打他個屁滾尿流。到那時候就算皇太極沒死,後金主力也垮了——多好的主意,可他偏偏不聽!」

看著解席那一臉羨慕嫉妒恨的表情,龐雨不由得暗暗好笑——平心而論這策略不壞,仔細謀劃一下確實有成功可能。不過這樣一來後方正在趕來的大部隊可就坐蠟了。而且說心里話,在皇太極這樣的「歷史主角」面前,龐雨始終覺得還是別想著跟他斗心眼比較好,老老實實用硬實力碾壓才是正道。

但此時他也只能說一些開解的話語:

「北緯是我們中間最謹慎的,他既然有這樣的想法,想必也會有比較完善的行動計劃。他的首要職責是偵察,這一點北緯肯定不會忽略。」

「唉,現在也只能這么想了……我都不知道該不該希望他成事。如果他做成了,後金軍必然撤退,咱們這一大群人全都白來了。」

「然後他們必然會因為繼承人問題打成一團——愛新覺羅?福臨尚未降生,豪格繼位的可能性很大。但多爾袞必定不會甘心,而如今的正藍旗還沒被徹底鎮壓,仍擁有一定實力……後金的局面會很復雜,但總體衰弱的大勢不可避免。」

龐雨一邊分析著,一邊與解席轉身離去。而後者則仍舊低聲咕噥著什么,留下了一長串嘆息。

…………

北緯率軍出發後,第三團眾人便在天津駐扎下來,耐心等待著後方主力部隊前來匯合。在此期間北京那邊又多次派人以及發電報過來催促——兵部尚書張鳳翼當初就是被京師一天三封電報硬叫回去的。那時候他揚言回北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封了短毛的電報局子,不過如今反倒要屬他的兵部發電最勤快,幾乎是每天一封催促電,而且每次都是長篇大論,五錢銀子一個字的高價似乎並沒有能起到什么阻止作用。

短毛們可以理解張鳳翼張老大人找不到人背鍋的痛苦,歷史上他甚至因此而不得不自殺呢。但即使如此他們也沒興趣在准備充分之前主動跳進這個大坑。大明京畿一帶被後金及蒙古韃子糟蹋的很厲害,但就北京城本身而言,還算是比較安全的——北京城頭上的大炮很多,包括當初「大將軍號」上配屬的四十門艦炮,交付後有一半被搬運到了京師,包括接受過瓊海軍訓練的炮手也被抽調走了一部分,專門用於保護大明京城的安全。

如今的京師守軍還沒廢柴到連炮都不敢開的地步,那些剛剛被短毛培訓出來的炮手也還沒把技術要點忘光。而且隨著後金蒙古聯軍幾次兵臨城下,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的京師大佬們也終於放開限制,允許瓊市坊的八百護衛協助上城牆防守。

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原本後金和蒙古的騎兵曾一度囂張到居然敢跑到京師城牆下頭,往護城河里撒尿。或者是驅趕著周邊平民到城下,當著城上諸多守軍的面將其奸**殺。但是隨著城牆上出現綠軍裝的身影,許多施暴者接二連三在原本自認為絕對安全的距離被擊斃後,他們便放棄了這種挑釁行為。

很快,所有的蒙古人都知道綠皮不好惹了,那幫神出鬼沒的家伙從來不露頭,只能看見一根根黑黢黢銃管鬼鬼祟祟從女牆後面探出來,在一連串清脆響亮的銃聲之後,便必然有己方人員倒下。

他們開始有意識的避開綠皮出沒范圍,然而明軍卻立刻利用了這一點——幾乎是一夜之間,在京師城牆上巡邏的明軍幾乎全都換上了仿造的短毛綠軍裝,有些人還拿著用木炭抹黑的實心棍子,裝模作樣伸出牆頭瞄准。

這一招對那些頭腦簡單的蒙古人非常有效,只要看到城牆上有綠色身影他們就拒絕靠近。後金兵要聰明些,知道那其中大部分都是假冒的,但問題是他們也分辨不出山寨版綠皮和原版的區別,至少在對方真正開火之前分辨不出。

於是最終只好全部當真的來看待,在集結時遠遠避開城牆上火銃手的威脅范圍,再考慮到大炮的威脅,這個距離至少需要有二里地——對於一支冷兵器軍隊來說,出發陣地距離戰場足足二里之遙,實在是太遠了。

——如果是兩軍對陣,到時候雙方相向而行的會戰倒也罷了。攻城這種事情,部隊集結地放在二里之外,進攻部隊要先走上二里地才能發起攻勢,這純粹是搞笑了。

後金和蒙古聯軍來到北京城下耀武揚威,本就是一種威脅與恐嚇——小心些,別被我找到機會,一次突襲沖進城里你就完蛋。你城上有防備了我拍拍屁股走路就是,反正明軍沒有野戰能力,完全不怕對方殺出城來。這么折騰幾回,城上守軍士氣必然大衰,真有個什么疏漏,不就能抓住機會了么?

然而自從綠皮短毛兵上了城牆後,他們的這類威脅行動可就要冒生命危險了——隨時隨地,只要城牆上一聲火銃響,這邊多半就會從馬背上栽下去一個。接著城頭上便是一片歡呼之聲,還有敲鑼打鼓的——明軍士氣非但沒有下降,反倒有所提升。而城下卻氣沮了——死的人其實不算多,後金和蒙古也有得是勇士,可終究禁不住這么白白消耗啊。

那要是離開兩里地之外再折騰呢?——城牆上壓根兒不理你啦,反正離得遠,根本威脅不到城門。隨你喊也好罵也好,城上就當看猴戲了。哪怕當眾殺人呢,城頭上反正夠不著,管不了,無非裝作沒看見,眼不見心不煩,涼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