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陳氏崛起(2 / 2)

學堂里培訓班的人在讀書,而在這學堂之外的圍牆根下,卻也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

他們自覺的帶著課本,如往常一樣,蜷在牆根下頭!

他們耳朵貼著牆,一手翻著書,尋找今日培訓班要講授的內容。

此時天色還早,所以晨露很重,一個不好,這露水便可能將書打濕了,因而,他們身子幾乎是蜷起來的,腦袋故意遮著書,只有這樣,才可保護著手里的書本。

這密密麻麻的人,蔚為壯觀,他們有的身上還穿著值了夜班的工服,有的衣不蔽體,裸露出來的肌膚,因為清晨的寒風而凍得身軀瑟瑟發抖。

可就這么一群人,此時卻個個支起了耳朵。

鄧健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翻到了今日要講授的一課,這一課很重要,有一些他所不能理解的東西,若是疏忽過去,那可就糟了,以後的內容……就可能要看不懂了。

所以他捂著自己的耳朵,呈喇叭狀,貼著牆面用心的聽!

那講課的聲音時高時低,聽懂的地方,鄧健就連忙用另一只手在地上的沙礫里比劃,記錄下來,方便課後吸收理解,若是沒聽懂的地方,他則在課文里默默的做一個標記,以後再想辦法找其他的人討教。

天很冷,他已上了下半夜的工,所以眼睛因為熬夜而泛著黃,眼白里也布滿了血絲,可此刻……他的精神卻很飽滿。

學堂里,也不會有人來驅趕自己。

去授課的幾個先生,都是陳正泰的弟子,李義府幾個,除此之外,還外聘了一些人。

大家喜歡聽李義府授課,因為這個平日總是笑容可掬的人,不只是往日很和氣,似乎李義府也很體諒課堂外的這些人,所以每一次講課,他都故意將自己的聲音提得很高,如此……便可讓鄧健這些人聽得更清晰一些。

而郝處俊等先生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太能理解外頭的人的感受,也沒有這樣的意識。

於是鄧健這些人,便將先生們分成了很多種,他們雖未入學,卻已對每一個先生了如指掌了,他們將李義府稱為李善師,李義府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成了大善人。

而郝處俊運氣就不太好,他被稱之為郝處刑,意思是聽他的課,像上刑場一樣。

此時清早,沒吃早飯,肚子空空的,咕咕叫,唐朝尋常的庶民,是一日兩頓,早晚各一頓,許多人舍不得吃太早,怕中午餓了,所以大家都拼命忍受。

陳正泰次日和李承乾出學堂的時候,看著這學堂圍牆之外密密麻麻的少年郎,甚至還偶爾夾雜了幾個中年!

李承乾露出驚訝之色,不禁乍舌:「這都是什么人,孤真想不到外頭竟有這么多居心叵測之徒,想到昨夜在此就寢,現在還覺得後怕。」

「他們是來讀書的。」陳正泰掃視了這些全神貫注的人一眼,沒有人注意到了自己,每一個人都盯著課本,耳朵貼著牆,生恐發出了細微的聲音,拉下了什么。

陳正泰又道:「師弟,我們別在此喧嘩,若是吵著了他們,到時我可保證不了殿下的安全。」

李承乾想要大聲嚷嚷,他們敢,以為孤是吃素的?

不過他很快就被陳正泰連拖帶拽的拉著走,便是想對此吹噓也沒了機會了。

邊走,李承乾倒是想到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便道:「今日去做什么?孤不想回東宮了,孔師傅現在怕是要氣死了,到時少不得要在孤面前抱怨。」

顯然,陳正泰早就有了安排:「去建高爐。」

「高爐?」李承乾一愣。

「就是能熔煉銅鐵的東西,師弟忘啦,恩師格外開恩,將那鄠縣做了我的封邑,我需建起高爐來,到時你等著瞧吧,該我陳家要發大財了。「

李承乾就咕噥道:「你發大財與我何干?」

「不可這樣說。」陳正泰嘆息道:「你師兄發了財,難道不是一件值得可喜的事嗎?」

李承乾倒是好奇這高爐是什么樣子,不過他提出要騎馬去看,便立馬被陳正泰否決了!

騎馬太危險,步行吧,其實也不遠。

這家伙有前科,陳正泰有陰影啊!

說到古代的銅鐵,產量不高,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冶煉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則是開采所耗費的人力實在太大。

絕大多數礦脈,都是叫了苦役,扛著鋤頭去挖掘,可問題就在於,鋤頭會有損耗,而且這個時代都鋤頭質量也就這樣。

另一方面……冶煉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木炭,可若是用煤炭來作為燃料,鄠縣的露天煤礦倒是有的,采集起來也容易,而古代卻無法解決煤炭冶煉,根本原因就在於,木炭雜質少,冶煉出來的生鐵,結構細粒、沒有裂紋,可若是煤炭,就完全不同了。

可木炭固然是好,可木炭卻是需要燒制的,這木炭本身就需耗費大量的成本!

一般情況之下,一百斤的鐵,需要耗費七百斤的木炭!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的成本!

而銅就比鐵更加稀有了,其成本還要再高幾倍,如此折算下來,表面上好似大唐不缺礦脈,可實際上……每一斤鐵和銅的成本十分驚人。

因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得系統的解決這個問題,譬如……采礦的方法需要改良,用煤炭取代木炭燒制銅鐵的方法也需改良,甚至冶煉的工藝,也需系統性的改造。

陳正泰為此……急白了頭發。

他是現代人,和古人不同,古人的生產,憑借著的乃是前人的經驗,他們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前人們怎么燒的,自己怎么燒便是了。

可陳正泰卻需要想方設法,尋找出一個通過科學和技術來改良的辦法。

其實這些天,他也躲著在看課本,許多課本的知識,他已忘給老師了,而後他又每日去觀摩別人煉鐵的經驗,大抵算是摸索出了一個辦法了。

這一切,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高爐的問題,有一個好的高爐,便可事半功倍。

於是……在這二皮溝,一群能工巧匠聚集了起來!

他們什么事都沒做,就按陳正泰的方法來建新的高爐,高爐建起來,嘗試著進行生產,而後發現新的問題,最後……再重新解決,此後,再建新的高爐……

這個過程,可謂是花費重金,甚至陳正泰幾乎覺得自己要虧損的吐血了,這高爐都是錢啊,建了又毀,接著又建新的,統統拿去做小白鼠了。

遇到了某些難題,大家便各自想辦法,這其中又不知耗費多少時間。

初次去看高爐的李承乾,覺得這高爐好像沒什么新鮮的,他對此……提不起太多的興趣來。

不過……匠人們卻顯得極高興,因為他們發現,這最新的高爐,產量已是從前鐵爐的十數倍了,他們無法想象,這新的東西,竟可提高如此高的效率。

而站在陳正泰的角度,他仍舊還是不滿意的,因為……這在陳正泰看來……後世的那個世界,在世界鋼鐵產量第一的河北唐山某鎮某村,人家隨隨便便,一天的產量就可達到數萬甚至十萬噸,自己咋練個幾千斤還這么費力呢?

於是乎,繼續推倒,重來!而陳正泰自己,則回去繼續看課本,期望或許……能找到什么啟發。

匠人們見公子還不滿意,頓時無言,一個個像被潑了冷水,無精打采。

陳正泰此時卻讓人叫了自己的三叔公來:「三叔公,有一件事……得你去辦。」

三叔公啥都怕,就是不怕事,於是他興致勃勃的道:「看來老夫還沒老,還可以用,你這樣說,老夫很欣慰,你說罷,做什么?」

陳正泰就道:「想辦法拿錢去多買土地,我有大用。」

「正泰啊,你這便對了。」三叔公眼睛一亮!

這才是一個合格的一家之主嘛,家族靠什么,就是靠土地,源源不斷的買地,這是一個大家族振興的標志!

這一點,三叔公極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