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君王死社稷(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貴公子最新章節!

可以不客氣的說。

無論是房玄齡還是長孫無忌,他們自己其實都心知肚明,他們教育兒子的方式都是極其失敗的。

失敗到了何等程度呢?就是幾乎長安城里,是人都搖頭的地步。

因而,現在孩子稍大一些,他們心里也搖頭,可沒辦法了,管不住了,就算是想管,長孫無忌也舍不得,而至於房玄齡,他就比較無奈了,沒有管的資格!

李世民將太子的奏疏拿出來,二人不禁有些慌。

說實話,他們一個是宰相,一個是吏部尚書,自己的兒子是什么德行,他們是再清楚不過了。

人要貴在有自知之明,對於這樣的德行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別讓他們沾任何重要的人物!

若是平日,這兩個家伙,隨便他們在長安怎么胡鬧,畢竟就算真做了什么喪盡天良的事,憑借著房家和長孫家的權勢,總還能壓得住的。

可現在太子讓他們伴讀,這……就有點坑了。

事實上,平時他們就很擔心孩子跟太子交往,其實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早早與太子親密無間呢?可至少不是現在啊,現在太子的年紀也還太小,若是這兩個狗東西將太子帶壞了,成日跟他們一樣,只知道飛鷹斗狗,那房遺愛,才八歲,就偷偷往青樓里鑽,美其名曰我只看看,這若是將太子也拉著去,會是什么後果?

可太子居然主動上奏讓這兩個狗東西做伴讀,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現在是一臉懵逼,不主動爭取一回事,可送到面前的好處,這個選擇就比較難了。既是覺得這樣,或許對自己的孩子有幫助,可又疑慮重重。

所以沉默了片刻,房玄齡尷尬道:「陛下,遺愛年齡還太小,尚不懂事,此時若是去東宮伴讀……」

李世民呷了口茶,笑了:「就是因為年紀還小,朕才讓他們去東宮伴讀,如若不然,你又無法管束,這若是學壞了,將來怎么辦?朕是看著遺愛長大的,這小子有些頑劣,該當管一管。」

房玄齡板著臉,心里說,這可是陛下你自己說的啊,可不是老夫說的,於是便不吭聲。

長孫無忌心里已轉了無數個念頭,老半天,方才道:「陛下說的也有道理,只是……臣以為……」

很顯然,長孫無忌的掙扎沒什么用……

李世民打斷他的話道:「好啦。你們不必有顧慮了,這是太子的一番美意,他們當初就是玩伴,可自從朕登基之後,承乾做了太子,反而生疏了,這可不好,想當初,朕與無忌也是自幼便熟識的。」

李世民大氣地道:「此事,朕做主啦,就這么定了。」

長孫無忌心里倒是松了口氣,反正這是陛下你做主的,到時候出了事,可怪不到我的頭上。

房玄齡也松了口氣,反正是陛下做主的,若是家里的母老虎要發威,那也是怪不到我的頭上。

於是三人奉茶,李世民隨即道:「朕這些年,愈發覺得人才的緊要,思來想去,最緊要的還是招攬人才,陳正泰此前上了一道奏疏,說是科舉需改一改,要從各地擇才,進行統一的考試,所有的考試也需統一,而不能又是明經,又是進士,又是秀才,朕思來,是這個道理,因而,房卿就拿出一個章程來吧。」

房玄齡心里知道陛下的意思,這科舉現在要改,本質是延續了揚州新政的想法。

也就是說,揚州新政之後,對於世族的態度,已開始有了改變。

那么,怎么能容得下像從前一般,讓世族的子弟想為官就為官呢?

可想要壓住世族,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統一的考試,通過科舉招攬更多的人才。

當然,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引發世族的抱怨,不過抱怨的聲音應該不會太多。

因為以往是人才幾乎是世族進行舉薦,或者科舉的名額,由他們推薦。

可未來,即便未來朝廷更側重於科舉取仕,可這天下識文斷字之人,不還是這些世族子弟嗎?不過是游戲規則改變了而已,其他的並沒有變化。

房玄齡自是領命,便道:「臣遵旨。」

李世民看他一眼,極認真地道:「只有側重科舉,才可鞏固國本,卿不可小視。」

只這輕描淡寫的一句,房玄齡便心領神會了。

陛下將科舉和國本居然聯系起來,這……就說明,這科舉在陛下心里的份量,再不是像從前一般了。

他頷首,心里已開始謀劃起來。

二人告退,李世民依舊還在喝茶,他在等著房玄齡將章程送來,說是讓房玄齡擬定章程,不如說是試探一下百官們的態度,畢竟房玄齡是宰相,一旦要擬定章程,勢必要與各部的大臣商議。

經過這些商議,大抵就可將百官們內心的想法折射出來。

此時,張千碎步進來道:「陛下,陳詹事求見。」

李世民臉色緩和了一些,笑道:「叫來吧。」

陳正泰興沖沖地入殿,朝李世民行了個禮,便道:「恩師氣色較之往日,又好了不少,遠遠觀之,可謂英姿勃發……」

李世民笑道:「你少說這個,無事不登三寶殿吧。」

陳正泰哈哈一笑:「事倒是有事,不過都是一些小事,主要還是來探望恩師,這一日不見恩師,便覺得度日如年一般。」

李世民的心情很好,讓他坐下,又讓張千斟茶。

師徒二人吃著陳正泰家里送來的茶葉,陳正泰咳嗽一聲道:「學生其實此來除了看望恩師,有一事也是想讓陛下同意。太子這一次監國,聽說十分順利,滿朝公卿都說太子穩妥。」

李世民則是在心里冷哼一聲,什么順利,至於穩妥,更談不上了,你陳正泰是真傻還是假傻啊。

其實百官們確實表示了對太子的認可,不過人家是讀書人,讀書人說話是拐著彎的,表面上是贊許,里頭加一個字,少一個字,意義可能就不同了。

所以,話語里夾帶著槍棒的人可是不少,只是有心人能揣摩出,尋常人聽了,只覺得這太子真是滿朝稱頌,將來必為英主。

李世民道:「也不至滿朝公卿都在誇贊他,他是太子,誰敢說他不好的地方呢?即便是有瑕疵,誰又敢直接指出?你就不必為他美言了,朕的兒子,朕心如明鏡。」

陳正泰便干笑道:「此次監國之後,學生還是覺得太子應該多讀讀書,所謂不讀書,不能明理,不讀書,不能明志。」

李世民自是很贊同這點,頷首道:「他已接觸了一些世情,因而讀一些書也好,詹事府,難道還缺大儒嗎?」

「不缺。」陳正泰很認真的道:「只是學生以為,太子若只是在詹事府中讀書,只怕沒什么用處,倒還不如進皇家二皮溝大學堂里就讀,畢竟,學堂里的氣氛好,又有同窗,可激起太子爭強好勝之心。除此之外,太子是個愛熱鬧的人,以往在詹事府,那些鴻儒博士們成日在他面前如老僧念經一般,怎么學得進去,可進了學堂就不同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是嗎?只是若去了學堂,出了岔子,朕可是要唯你是問的。」

「學生自當承擔後果。」陳正泰拍著胸脯保證。

若換做是其他的天子,自然覺得這是笑話。

可到了李世民這里就不同了,其實皇家如何進行教育,一直都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多少太子身邊圍繞了一大群的大儒,可真正成才的又有幾人。

李世民就不是靠皇家教育出身的,或多或少,對於這樣的方式有些抵觸。

現在聽陳正泰提起這個,李世民略一思索,便道:「那不妨一試,還有何事?」

顯然對李世民而言,陳正泰肯定還有事想說的。

陳正泰卻是搖搖頭道:「恩師,無事了。」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