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喜從天降(2 / 2)

可是後一句,卻又出在另一個典故。

也就是說,一個題里,有兩個中心,你不但要能將這兩個意思完全看明白,知道它們都出自哪個典故,而且,還需將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思想,匯聚在一起,而後寫出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出來,非要切合題意不可。

長孫沖總算明白題目意思的時候,整個人心里都忍不住要咒罵起來,這出題的人,真是瘋了,這樣的題也想得出。

不出意外,考的依舊還是不好。

於是繼續在課堂中進行講解。

這教研組,很快就在學堂里,成為了恐怖的存在,人們對於教研組,可謂是談之色變,他們甚至比執行校規的督學,更讓人恐懼。

每一次考試,對於生員們而言,都如進了一場鬼門關。

而李義府,也漸漸的體會到了此中的樂趣。

包括了整個教研組,似乎都處在亢奮之中。

想想看,研究試題,推陳出新,同時根據不同的試卷,來對生員們進行摸底,取長補短。

這時日久了,竟生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雖然好像每日頂著罵名,可一想到自己出的新題,如何的難倒那些生員,而生員們一個個嗚呼哀哉,捶胸跌足的樣子,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感,被罵的越凶殘,成就感反而油然而生。

人生最大的樂趣,或是好為人師。又或者如現在這般,使人痛不欲生。

尤其是李義府得知自己被人稱之為李閻王之後,沒有一點覺得不痛快,反而心里的得意勁,就別提有多高了。

如今,他但凡出現在學堂,生員們就一副對他避之如蛇蠍的樣子,看到這些,他卻感覺自己干勁十足,人生一下子找到了意義。

似乎在此刻,李義府內心的惡魔已放了出來,他每日絞盡腦汁,便是以如何榨取這些生員為樂,每一次考試放榜的時候,看到這一張張鐵青的臉,李義府渾身的細胞,仿佛都雀躍起來!

而與此同時,讓陳正泰期待的皇帝的詔書終於頒布了出來。

先是賜予了遂安公主朔方方圓三百里的土地,這份詔書倒是沒有惹出什么亂子,大臣們很一致的沒有半點異議的聲音!

畢竟,這大漠和我大唐朝廷有什么關系?

要知道,其實大唐除了派駐幾個官員,以及羈縻了一些胡人部族之外,對大漠是完全陌生的。

而另一道詔書,則是以太上皇的名義,將遂安公主下嫁陳氏嫡系長男陳正泰。

想到這宮里最有錢的遂安公主,居然下嫁給了陳家,這就難免令許多人又嗚呼哀哉起來。

當然,這是別人家!

陳家自是欣喜若狂,三叔公樂瘋了,得了旨,居然當初老淚縱橫,然後整個人既欣喜又激動。

當然,如今這陳家也算是在長安數得出名號的家族了,而且還是有錢的,這婚姻的事,自是不需陳正泰操心,只要入洞房的時候別掉鏈子就是了。

其他的事,自有陳氏的耆老們操辦。

這等事,三叔公怎么可能不發揮自己的能耐。收下詔書,他立即就召來了陳氏各房的幾個婦人,在一群婦人們嘰嘰喳喳之中,三叔公卻是被氣得七竅生煙!

他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哪怕是在婦人堆里,總也能通過拍桌子之類的手段,讓這些婦人們心悅誠服。

不過這家中的事,當然得婦人們來操辦。

陳氏娶親,尤其是娶的還是公主殿下,這可是半點馬虎不得的。

皇家的規矩森嚴,陳家也是有規矩的。

在大致確定了禮儀之後,三叔公才放心下來。

只是這六禮的程序冗長,要花費的時間多著呢,倒也不急一時。

此後朝廷又有了旨意,命所有秀才,前往各道駐所所在,准備參加接下來的鄉試。

一切都在緊鑼密鼓中進行,這些天之驕子的秀才,則紛紛開始准備啟程。

雖是鄉試在年中進行,可是許多州府偏遠,必須提前讓人出發。

這對於二皮溝大學堂的人而言,是沒有影響的,因為他們考試的所在就是在長安,他們只需現在一心一意的讀書,半年之後,直接進入考場,到時候好好考試便是。

…………

在距離長安遙遠的朔方。

這一天,陳正德一覺醒來。

如往常一樣,帳篷外頭,傳進嗚嗚的風聲,帶著刺骨的寒意。

此地乃是苦寒之地,習慣了關中風和日麗之人,想要適應這里,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

好在……

陳正德已經習慣了,而且顯然他還是個能吃苦的人。

所有來到這里的人,都曾被許諾,說是將來這里會建起一個個磚瓦房,足以遮風避雨,會有煤爐子,能夠取暖,將來這里會有許多的糧食,還會有許多的牛馬。

當然……現在這里依舊還是一望無際的原野,看不到盡頭,面包沒有,牛奶也沒有。

「正德,正德,快,快,你快來看看……土豆……長出來了。」

突的,在這帳篷外頭,有人激動的大吼。

陳正德一聽,猛地打了個激靈,隨即腦子里嗡嗡的響。

而後,他目光一正,整個人鯉魚打挺一般,自牛皮褥子里翻身而起,竟來不及穿上厚重的靴子,直接踩著冰冷的地面,隨手掀開了帳篷,就這般赤著足往外跑,口里邊急切地道:「走,去看看。」

帳篷外頭自然很冷,雖是開了春,原野上依舊還透著徹骨的寒氣。

赤足踩在地上,那一股刺骨的冰涼便彌漫全身,可此時的陳正德,只撲哧撲哧的喘著粗氣,一個勁的往前跑,卻是渾然不覺腳下的不適。

很快,他就跑到了地里。

而在這里,早有烏壓壓的人在此圍看了,不少都是陳氏來此的族人。

這等在大漠里種糧的事,十分艱辛,尋常人根本吃不了這個苦,更別說之前經過一次次的失敗,許多人已灰心冷意地離開了,因而,留下的大多都是陳氏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