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華夷之辯(2 / 2)

可現在局勢大變,他無法嚴令陳正泰釋放突厥奴,畢竟陳正泰是自己人。

因而李世民自然在此時,不會表露自己的態度,這個時候,任何的表態,都可能鼓勵朝臣們繼續爭議下去。

於是這一場爭論,最後只有無疾而終。

魏征依舊顯得怒不可遏,他今日也沒心思去財政部辦公了,雖然財政部現在剛過構建,大小事務都需魏征處置,可魏征心里有事,還是決心下朝之後,立即去見一見陳正泰。

到了郡王府,在書齋見到了恩師之後,魏征便開門見山的直接將朝中的事大抵的說了出來。

其實陳正泰本也該參加今日的朝會的,不過他想到好像這朝廷有自己和沒自己都一個樣,何況自己妻子已經參加朝議了,總不能一家人都齊齊整整的跑去上朝吧,甚至等將來若是繼藩長大了,授予了官職,那敢情就厲害了,一家人齊刷刷的都站在那里,還真是有礙觀瞻啊。

此時,魏征的心頭依舊有氣,對著陳正泰憤怒的道:「若是依李如意之所言,華夏危矣,死在眼前,尚不自知,實在令人擔憂。」

陳正泰倒是反應從容,平靜地道:「先別氣了。這不過是個區區御史而已,能有什么危害。」

魏征卻是深深的看了陳正泰一眼,隨即道:「今日出來的乃是一個御史,雖然這御史不過如此,可是恩師有沒有想過,為何區區一個御史就敢如此大言不慚?不過是他說出了朝中不少人想要說出來的話罷了。不知恩師對此有什么看法?」

「沒什么看法。」陳正泰道:「不過你是我的弟子,你說什么,我都支持。」

魏征不禁無語!

這答了跟沒答有什么區別嗎?

陳正泰笑道:「我這是利益相關,若是我也說你說的對,別人定要說我只是因為舍不得釋放突厥奴,說我貪財如命,反正我說什么都是錯的,將來這些人若是修史,十之八九,還要諷刺和奚落我呢。」

魏征不禁嘆了口氣道:「人就是如此,記吃不記打。胡人之禍,才過了多久,人們就已經不記得了,轉過頭來,便又開始奢談仁義,他們的仁義若是有用,何至這歷史上血跡斑斑?」

在所有人看來,魏征是個愛引經據典,喜歡和人辯論的人。

而實際上,魏征之所以靠一張嘴,便名留青史,其實並非是如後世的清流們所想象的一般,憑借的乃是他的辯論能力,而是他的真知灼見。

所以後世有許多人,都效仿魏征,口口聲聲說自己要仗義執言,道理卻膚淺的可笑。

卻渾然忘了,仗義執言的前提是,除了你肚子里墨水,而且還得有對事物的洞察能力。

事實上,魏征反對的絕大多數事,其實都被歷史所印證,最後得出他才是對的,因而人們才對他欽佩。

而不是因為魏征嘴巴厲害,口若懸河。

陳正泰嘆了口氣道:「玄成說的這種人,之所以能夠奢談仁義,無非是葉公好龍而已,真將他們送去關外幾年,他們就老實了。好啦,你不必擔心,這事有我。」

魏征點頭,似乎對陳正泰還是頗有信心的,因而笑道:「倒是我多慮了。是了,恩師要對高昌國下手嗎?」

「什么?」陳正泰詫異的看著魏征:「你從何處聽來的?」

「倒不是聽來,而是清早有人上書,讓高昌國主來朝,這上書的人,乃是崔家的故吏,我便想到了崔家,細細推敲,這崔家和陳家現在都在關外,如今清河崔氏,立足於河西,現在突然有此動作,肯定是和恩師事先商議過的。」

陳正泰也是服了,只一點細節,這家伙就能把事情看透,真是什么事都瞞不過魏征啊,陳正泰已將魏征引為心腹,這是自己左膀右臂,所以也不隱瞞他:「確實有這樣的打算,高昌國地處西域,若能得之,那么關外陳氏,便可控制河西、朔方、西域之地,足以高枕無憂了。」

魏征沉吟道:「原本陳氏在河西,立足還不穩,貿然掠奪高昌國,不是穩妥之道。不過高昌國確實與西域諸國有所不同。那里本就是我華夏之國,若是能之,反而能充實河西的力量。只是我不建議征討,反而建議以招撫為主,若是征討,大軍過處,勢必燒殺,不知死亡多少百姓,到時,高昌與我大唐雖是同文同種,可即便奪取,彼此之間卻也是血海深仇。恩師要奪高昌國為己用,還是令其臣服為好。」

在這方面,魏征顯然對突厥人和高昌國是兩種態度。

他一直認為華夏才是中國之本,反而勸說陳正泰不要鼓動朝廷對高昌國大加征伐。

陳正泰點了點頭道:「我自有主意,你放心便是。」

魏征不由失笑:「倒是弟子孟浪了。」

似乎魏征對陳正泰是頗有信心的,此時提出警惕,反而是有些多嘴多舌了。

陳正泰接著道:「來都來了,不妨陪我吃個飯吧,最近大家都很忙,反而只有我,如孤魂野鬼一般。」

魏征卻搖頭:「不成,財政部還有許多大事等弟子決斷呢,這也是大事,不可怠慢了,恩師,學生告辭。」

人家都說忙著辦正事了,還能怎樣?

陳正泰只好遺憾的道:「既如此,那下次再說吧。」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過去一個多月。

高昌國終於來了消息。

高昌國主麴文泰果然不肯來。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而是表示願意派出使臣,來長安朝見。

其實高昌國的國策,也是頗有一些愚蠢的。

在隋朝的時候,高昌國內附,臣服於大隋,以至於隋煬帝要征高句麗的時候,高昌國還征發了軍隊,跟隨隋軍一道攻打高句麗。

不過那一次吃了大虧,高昌國的軍隊吃了大虧,隋朝滅亡在即的時候,突厥人壯大,此時高昌國對於中原王朝開始變得沒有信心起來。

你特么的坑我。

於是兵敗的高昌國選擇了和突厥人合作,唐初的時候,大唐派出使節前往高昌,受到了高昌國主麴文泰的侮辱。

現在大唐要麴文泰來朝,那麴文泰敢來才怪了,只怕來了長安,便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啊。

不過麴文泰倒也不傻,來雖不敢來,卻也不敢得罪大唐,送來的奏疏,顯得極為恭敬。

當然,麴文泰顯然也嗅到了一點什么,大唐明知道自己不敢來長安,偏要故意讓自己來朝,這不是擺明著,想要弄死自己嗎?

於是和奏疏同時來的崔家探子,已經密報了高昌國的情況,這高昌國在接到了大唐的詔書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征發四郡百姓,進行備戰。

顯然高昌國已經沒有任何僥幸之心了,意識到戰爭即將來臨。

當日,新聞報便刊載了高昌國備戰的信息,一時之間,戰雲密布。

…………

昨天實在太累了,睡著了,算是第二次請假吧,一個月有三次請假,老虎會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