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從善如流(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貴公子最新章節!

移風易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況是天竺。

陳正泰取笑李承乾,不是沒有道理。

李承乾居然也不反駁,其實他很多時候都知道,陳正泰是對的,所以即便被奚落,他也只搖搖頭,充耳不聞的模樣。

二人抵達了曲女城的宮城,這里早已清空和遣散了原先的侍者,一切都清掃了個干凈。

陳正泰沉吟著,又將那王玄策召到了自己的面前,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這些天竺人談判,讓他們接受我們的條件,不容商量。不過,本王思來想去,還有一個條件需安插進去。這天竺之地,語言眾多,商行在這里經營,總不能學習他們各邦多如牛毛的語言。因此本王思來想去,還是在這天竺推廣漢學為宜!」

「可要推廣漢學,只怕也不容易,畢竟……先讓他們學語言,而後學習文字,再後學習書經,這都不是容易的事。還是要有所獎勵,對其進行鼓勵為好。不如這樣,在這天竺,也試一試這科舉,鼓勵這天竺各邦的官紳們踴躍參與,如何?這考取了功名的讀書人,需要各邦都對他們予以優待,不只如此,商行也要制定出一整套的賞賜措施出來,只是,此地畢竟不是大唐,如何賞賜,如何鼓勵,卻還需議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天竺的語言確實很繁雜,幾乎百里之地,就是一個口音,數百里之地,就是另一套語言,雖然某些地方通用了梵語,可掌握梵語的人並不多。

商行要在這里扎根,首先就要解決語言的問題,陳正泰不可能讓未來涌入天竺的數以十萬計的人都學習天竺的各邦語言,並且學習不同的文字。

這樣的做法,只會效率低下,而且也將調遣入天竺的人員門檻大大的增加。

既然需要有一個通用的語言,那么當然是漢話最合適,可要推廣漢學,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科舉,只要學習,並且參加考試,就可以給予優待和賞賜,那么自然而然,就會有一大批人學習!

等學的人多了,自然就會形成風氣了。

誠如陳正泰所言,這科舉到了天竺,肯定不可能是大唐那一套,大唐科舉,是可以授予人官職的,可商行暫時還沒有取代各邦王公們的打算。

那么……就勢必要和王公們一起坐下來,商議出一個統一優待的標准了。

王玄策想了想,目光逐漸顯得明亮,便道:「此舉甚好,卑下也為語言不通而頭疼呢,單憑梵語,也沒辦法在這天竺通行,交流若是不善,可要誤大事的!如今殿下給出了好辦法,此事,卑下自當盡力去談。」

陳正泰點了點頭,便放下了心,他對王玄策還是頗為信得過的。

何況,現在唐軍殺入了曲女城,實力已是有目共睹,早已威懾了這些天竺人,趁著這個時候,將這大大小小數百個王公們召集起來,一起制定出一個接受的協定,而後商行便可憑借著這些協議,進入天竺,收購大量的資產,逐漸壯大。

而對於那些不肯臣服的王公,則可以分而治之,或者是直接采取敵對的方法,殺雞儆猴。

語言顯然是頭等大事,萬事開頭難,可只要開了頭,便一切都可水到渠成了。

王玄策的心里也估量著,這事兒也好辦,那些王公們現在也頗為驚恐,他們顯然對於曲女城里的統治者是戒日王還是大食商行,並沒有太多所謂,無非是換了一個臣服的對象而已,只要不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根本不甚在意。

而陳正泰也將事放心地交給王玄策去辦,倒是有了心情,興致盎然地與李承乾在這曲女城閑逛起來。

戒日王已被消滅,那么這戒日王從前的直屬領地,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大食商行的土地!

單單這里,就有數十座城市,數十萬戶人口,還有無數肥沃的土地,接下來,便是陳正泰帶來的大量人員,進行探勘,並且開始嘗試著進行建立起統治了。

因此,所有人都很忙碌。

唯獨李承乾和陳正泰,反而顯得十分清閑。

李承乾此時得意洋洋的樣子,卻似乎見陳正泰有心事,忍不住詢問:「正泰在想什么呢?」

陳正泰就道:「在想繼續擴張的事。」

「擴張?」李承乾有點詫異,狐疑地看著陳正泰:「怎么,大食商行還要擴張?你倒是貪得無厭啊,如今得了天竺,竟還不知足,真是欲壑難填啊!」

陳正泰卻認真地道:「太子殿下,我早已知足了,哪里有什么虎狼之心?只是……這便是人性啊。想當初,大食商行上市,許多人購買了股票,而今日拿下了天竺,這大食商行的市值一定暴漲,那我就來問問殿下,這一次暴漲,多少人得了好處?」

李承乾不及多想,便率直地道:「自是父皇,還有百官,還有那些世族和商賈,只怕還有那買了小股的百姓吧。怎么,這和你所慮的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