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第107章 前世夢醒(2 / 2)

姝色無雙 五葉曇 1872 字 2020-09-03

而陳氏之前對溫家人可以說是半點不熟悉,及至議親的時候,陳氏才認識的溫家人。不過那時候初初相識,溫夫人勤朴知禮又能干,獨自培養兒子成才,是周邊稱道的厚德之人,而溫姑娘小小年紀,也禮貌懂事,進退有度。所以那時陳氏也覺著這是門好親事。

只是時間愈長,和溫家人接觸愈久,陳氏作為親家再看女兒未來的夫君,婆婆和小姑,這其中的隱憂便也慢慢浮現了出來。

另外還有一件曾讓陳氏困惑不解的便是溫家姑娘溫玉菡的親事。

溫玉菡今年十六,明年就要十七,在蜀地這么大的姑娘不說定親,就是成親都是應該的了,可是溫夫人卻遲遲不給溫姑娘定親。

若說沒有合適的人家,可自溫習元中得鄉試第三,跟溫姑娘求親的也不知凡幾,有溫習元的同窗年紀輕輕就有舉人功名的,有小官宦之家的子弟,也有大大小小的富商或本地的世家,就是陳氏的娘家陳家也曾給自家子弟求娶過溫玉菡。

這些人家看中的都是溫習元的潛力,或者看中的是溫夫人教養孩子的能力,里面大部分人家論家世可並沒有辱沒了溫玉菡,可是溫夫人硬是一個也不滿意,一個也沒應。

現如今還要帶著女兒去京里,這京里溫家可不識得什么人家,溫家對溫玉菡親事是個什么心思打算,就算不能猜著十成,陳氏現在也能猜出個七八分來了。

這樣的心氣,可溫家又沒什么底蘊,這讓陳氏對溫家人越發的難以安心。

且說靜姝說完話後,一直在暗暗觀察母親的反應,此時見母親神色疑慮,眼中浮過些陰影,心中便是一喜。

前世她是到京中才被考中了二甲進士的溫習元莫名其妙的退親,雖然是低調退親,但暗地里還是流出什么「本就是口頭婚約,白家原就沒有誠意,白二夫人仗著商家女財大氣粗,一直對其母妹怠慢輕視」之類的流言,讓自己,讓母親都淪為笑柄,讓母親在京中白府更是受氣。

那些托詞靜姝自然一個字也不信,母親因著自己對溫夫人一直客氣有禮,暗中也是對溫家多方資助!

今世她打探溫家之事,可不是為了要哄著溫家,保住這婚事,避免自己被溫家退婚的,而是為了能在蜀地就早早把親事給退了,免得將來讓母親受辱!就是讓自己名聲差點也決不讓母親受辱!

只是她知道父親十分欣賞溫習元,好端端的,必不會輕易同意退親,如果能得到母親支持,她做什么也就會容易許多。現在離溫家上京不過月余,她的時間並不多了。

見母親沉吟不語,靜姝又接著道:「母親,溫姐姐還跟我打聽京中物價和宅子之事,我想著這事我不好亂語,以免出錯,她還讓我跟母親打聽來著,我看,不若正好在寺中見了,也好詳細的問問她們的打算。」

聽到這話,陳氏的面色更是不好了。

陳氏出身商家,對庶務最是敏感,陳家豪富,陳氏嫁妝豐厚,私房產業更是不少,對錢財本不甚在意,但幾年下來,溫家母女行事卻也讓她越來越看不上眼。

她知道溫習元侍母至孝,這本是好的品性,現在卻只擔心他會愚孝將來女兒嫁去過受苦。

但親事已定,陳氏現如今也只能想著可有什么法子讓女兒將來順心些。

她掩了自己的情緒,伸手撫了撫女兒的腦袋,溫和道:「說的也是,那回頭我便派人邀請她們,看時間上能不能湊到一塊。」

靜姝「嗯」了聲,把腦袋靠到母親身上,有一搭沒一搭的扯著,狀似無心,陳氏起先還當只是小女兒之語,誰知卻是越聽越心驚。

卻正是靜姝挑揀著些從溫玉菡以及朱嬤嬤碧萱碧蔓等人口中套出來的些溫家日常之事,以及溫玉菡和靜姝過往相處之事,雖一件件聽來不見得有什么,串在一起,卻不能不讓陳氏更加憂慮重重。

靜姝最後道:「母親,聽溫姐姐說,溫公子最是孝順溫伯母,疼愛溫姐姐,如此我想著,那日他必會親自送溫伯母和溫姐姐到寺中。雖說是定了婚約,但是女兒卻當真沒怎么見過她,都是聽父親和溫姐姐口中之言,不若女兒屆時試一試他,可好?」

他是不通庶務,又不是傻子,看自己母親問自己那邊的產業,又想到臨行前妻子欲言又止的「交代」和特別安排,還有以往每次和母親談話也好,寫信也好,總是離不開說白府的花費巨大,兄長弟弟的艱難,讓他多「補貼」家中,此刻哪里還猜不出母親問自己蜀中產業的原因和目的。

以前是有妻子操心,他從不多想,只順著母親盡孝即可,現在妻子有孕,臨行前把所有銀兩和不同版本的幾本賬簿往他那里一塞,讓他自己去應付白府和母親白老夫人,他才覺得頭皮發麻。

手上拎著的賬簿更是發燙。

那賬簿據他的夫人說,因著她有孕,上面的每一筆每一賬都是女兒靜姝從家里大賬簿整理出來再謄出來的。

知道是女兒謄寫的這種東西,著實讓他面頰有些發燙。

白二老爺見母親眼睛沉沉的看著自己,很明顯還在等著自己的下文,他有些無奈,終於還是將手中有些燙手的賬簿遞給了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