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龍宮秘藏(2 / 2)

桃花 烽火戲諸侯 1853 字 2020-09-04

青樓小廝的陳青牛,當年對於范夫人來說,同樣如此,福禍不定,全看天命。

當局者迷,旁觀者未必清。

白蛟在確定那個屠子魔頭不是開玩笑後,如獲大赦,剎那之間化虹沒入湖水,幾乎沒有濺射起水花,即便有外人瞪大眼睛觀察,也只當做是眼花。

陳青牛開始閉目養神,約莫一炷香功夫後,睜開眼,船窗一陣清涼清風闖入屋內,下一刻,白蛟便站在他和謝石磯面前,只見她雪白衣裳漣漪陣陣,來回近百里水路,不曾被湖水浸透分毫,卻因天生蛟龍之軀,渾身四周就沾染了無形的水霧,最終在袖口裙擺等處凝聚成幾粒水珠,悄無聲息地墜落在木板上。

古籍記載龍王出水上岸,往往行雲布雨,正是此理。

她腋下夾著一方朱漆小木匣,雕刻繁瑣,層層疊疊,極盡鬼斧神工之能。

雙手托著兩只精巧小鼓,可憐兮兮望著陳青牛,既想獻媚,又心有不甘。

陳青牛心中嘆息,讓她先將三物依次放在桌上,有些不抱希望了,三件物品唯一的共性,就是華美花哨,落在女子眼中,比較賞心悅目。

果不其然,第一件雷紋小鼓只是兩百年前的新物,周身繪有蟲魚花鳥,用修士的行話說就是很「嫩」,陳青牛扭轉小鼓,觀其銘文,是當年商湖轄地的官員命人放在雷公廟的普通東西,每逢干旱求雨,便敲打此鼓,以達天聽。

並無暗藏玄機。

陳青牛斜眼瞥了一下白蛟,後者如遭雷擊之余,只覺得委屈萬分,這只小鼓可是她在喜歡物件中躋身前三甲的心肝寶貝了,她已是如此誠心,竟然還要被那冷血魔頭嗤之以鼻,難道今日真要慘遭橫禍,斃命於此?

將這只小鼓隨手拋還給白蛟,棄如敝履,後者小心翼翼捧在懷中,滿臉歡喜。

陳青牛突然咦了一聲,面露訝異之色。

他手中第二面小鼓,如果換由凡夫俗子來看,鼓面不過是僅僅飾有一只五彩絢爛的大蛙,盤踞於鼓面西南角落而已,可若是以陳青牛的卓然眼力仔細端詳,便好似一望無窮數,大蛙身上蹲有小蛙,蛙蛙相背負,以此類推,不斷向鼓面東北方位延伸出去。

相傳遠古聖賢有言,大蛙鼓腹而鳴,是為天地放聲。龜蛙皆為通靈神物,能知曉天時地利,故而龜甲之文與蛙鼓之聲,皆是聖人泄露給後世的天機。又傳鼓聲本是蠻夷之樂,如蛤蟆之吠,擊打之聲,響亮不下黿鳴,可震懾人間一切魑魅魍魎陰邪之物。

陳青牛愛不釋手,用拇指摩挲鼓面之上的微不可查的精妙紋路,嘖嘖稱奇道:「在山上前輩客卿的筆札里頭,曾經提及此物,天地未分、神人共居的那段歲月,有一位職掌四季氣候的神靈,手持巨鼓,名為報春鼓,此鼓鼓聲不振,冬不去春不來,等到鼓聲響徹大地,天地萬物才會辭舊共迎春。在那之後,滄海桑田,神靈不知為何逐漸消失,後世修道之人便模仿報春鼓,大大小小新新舊舊仿制出無數鼓,其中以龍虎山天師府邸前的那面報春鼓為『天下正宗』。」

陳青牛放下小鼓,對它有了一番蓋棺定論,自言自語道:「能算是一樣相當不錯的厭勝道件了,只可惜沒能孕育出根本靈性,不過用以厭勝克制陰物最佳,還不錯。」

陳青牛眼角余光無意間瞥見白蛟一副心疼加肉疼的糾結模樣,忍俊不禁,打趣道:「這就是你的寶貝?世人都說龍宮珍藏每一樣都珍稀無比,你倒好,盡收集一些爛大街的破舊貨。」

白蛟沒敢針鋒相對,只是眼神愈楚楚可憐,一雙靈動的秋水長眸,像是在說既然你這位高高在上的仙師瞧不上眼,那就趕緊還我趕緊還我。

陳青牛哈哈大笑,輕輕揮袖,小鼓飄盪而去,落入她懷中。

然後陳青牛伸手去抓那只雕刻繁密的朱漆小盒子,漆色斑駁,古韻盎然,一看就是老物件了。

只不過相較兩面小鼓,陳青牛對它最是輕視,理由很簡單,世人無論雕刻還是繪畫,推崇留白,過猶不及,山下人間凡人,山上修行之人,身份天壤之別,其實大道相通。

但是當陳青牛手指指尖觸及木匣的那一刻,渾身顫抖,宛如被針刺了一下縮回手。

陳青牛第一時間抬頭死死盯住那位看似天真爛漫的白蛟女子,後者依然滿臉收回兩樣寶貝後的由衷喜慶之色,對於陳青牛的異樣並未察覺。

陳青牛收回視線,低頭望去,不急於伸手觸碰。

專心致志,凝神屏氣。

他那雙眸瞬間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