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打秋風(2 / 2)

桃花 烽火戲諸侯 2033 字 2020-09-04

陳青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她手中「奪走」古書,根本不敢雙手觸摸,輕輕呵出一口氣,縮回雙袖,這部被丹鼎派尊為圭臬之一的《長生箋》便懸空而停,陳青牛彎腰,自有一股清風吹拂書頁,僅是大大小小的藏書印章,便有「武林宋氏家藏」、「天寶玉璽」、「五岳真印」以及「鐵劍琴膽書樓藏書」在內,將近二十枚之多的印章,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經過這么多手傳承有序的把玩翻閱,這本《長生箋》依舊達到八品品相,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看到陳青牛如此誇張的舉動,從不曾進入修行領域的崔王妃感到有些滑稽,笑問道:「怎么,很值錢?」

陳青牛深呼吸一口氣,始終低頭凝視,恨不得把眼珠子都貼在書頁上,痴迷道:「值錢?這本書在天下丹鼎派道士眼中,根本就是無價之寶!我這么跟你說吧,哪怕是符籙派的道人,只要識貨,那么隨便撕下一頁來,便是天底下最好的靈符紙張之一,制成的符籙,威力大,即便不用,哪怕不以秘法『封山『,百年之內,符籙里的靈氣都不會流失!因此這一百二十一張書頁,若是拿來當做符籙材質,不說前三甲,前十肯定排得上!更別提那張蓋滿印章的書頁,知道『天寶玉璽』和『五岳真印』八個字的意義所在嗎?這部書,幾乎能算是『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得之我幸,失之……他娘的就是要了老子的命啊!」

崔王妃猶猶豫豫,最終還是鼓起勇氣,怯生生道:「其實……這本書原本品相更好一些,只是我一心想知道修行問道是如何光景,翻閱此書就稍稍殷勤了點,次數稍稍頻繁了一些……」

陳青牛嘴角抽搐地抬起頭,擠出一個笑臉,「那么敢問原本此書品相,有九品?」

崔王妃尷尬干笑,眼神游移躲閃,底氣全無道:「好像是吧,記不太清了……」

心中不祥的感覺越來越濃郁,陳青牛心意微動,駕馭那股流瀉於體外的氣機,清風拂動書頁的速度越來越快,果不其然,除去前頭那些來頭一個比一個大的藏書印章,這本書後邊書頁的指紋,幾乎只有一人而已!

陳青牛深呼吸道:「崔王妃,你不要告訴我,原本這本《肘後長生箋》,其實是十品的品相?」

見機不妙的崔王妃二話不說,轉身就要跑路。

真相,顯而易見。

結果被陳青牛喊住,氣笑道:「行了!人貴知足,我不會把你怎么樣,只不過接下去若是還有此類光景,麻煩姑奶奶你一開始就藏掖起來,干脆當什么都沒發生,省得我心肝直疼!」

只不過在那之後,好似陳青牛的運氣都給揮霍一空了,只相中《禮記正義》《肘後長生箋》在內五本書籍,後邊三本遠遜前兩者,但已算可貴。其余藏書,要么是像一塊璞玉卻被雕琢得竅穴封死,要么是年代傳承久遠,破損得厲害了。

其實真正精准衡量一本古書分量輕重,陳青牛按照某位蓮花峰客卿筆札所寫的推斷法,不如那名雅稱蠹魚的書蟲,只需要將書蟲靠近古書,書蟲越是雀躍躁動,越表明古書蘊含的文氣之重。

只不過書蟲歷來稀有罕見,只出現於歲月悠久的藏書樓,如藩邸這棟湖心書樓,資歷便太嫩了,因此哪怕藏書極好,暫時仍是養不出書蟲。

陳青牛不願死心,自己大海撈針一般翻找書籍,還真給他找到一部前朝兵法大家的親筆手札,粗略論述兵法形勢,頗得神意,只可惜破損嚴重,勉強五品。

崔王妃說藩邸庫藏有許多價值連城的字帖,其中一幅《贈駿帖》,是世間第九行書。

陳青牛沒有如獲至寶的喜悅,搖頭跟她解釋,比起印刻書籍,筆札字帖都是更好的東西,但也看具體情況,聖人的手札筆記,自然是頭等珍貴。而那些隨手而就的小幅字帖,珍稀與否,得看內容,以及內里所蘊含的精氣神,以及傳承過程中、歷代聖賢的「增光加彩」,否則任你寫得如何天下第一行書,天下第二草書什么的,對於修士都沒有半顆銅錢的用處。

搜刮過了書樓,陳青牛猶不滿足,將魔爪伸向了書法巨匠崔大家的那座私密書房。

不管怎么說,這場打秋風,已經讓陳青牛賺得盆滿缽盈。

身為一根線上的螞蚱,崔王妃略作猶豫,就咬牙答應了,領著他去了那一方王府禁地。

她又或者是破罐子破摔了。

不過說到底,女兒朱真嬰的安危,對這位婦人而言,比起什么江山永固、改朝換代、皇圖霸業等等,都更加觸手可及,也更加來得實在。

現在,身邊的這個年輕修士,就是她能夠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

她雖然不諳世事,但是絕不愚蠢,恰恰相反,很多事情,她擁有驚人的直覺。

比如她相信自己的直覺,並且深信不疑:這個姓陳的觀音座修士,今日這番作態,看似是趁火打劫,得寸進尺,實則不然,他不過是在給自己一個親身涉險、火中取栗的蹩腳借口罷了。

對於求真求長生的修士而言,唯有性命,方是根本,其它皆是身外物罷了。

原本陳青牛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跨過門檻,等到他真正置身其中,那一刻,陳青牛方才知道人間王侯的真正富貴,又為何世間有那么多修行之人,削尖了腦袋也要做那「從龍之臣」,「從蛟之臣」。

小小書房,大千氣象!

陳青牛咧嘴而笑,覺得這就叫好人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