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仙盟的在線論文庫、期刊(2 / 2)

走進修仙 吾道長不孤 1097 字 2020-09-04

只不過這個「期刊」和王崎前世看的那種期刊完全不一樣,首先,這玩意並不刊載論文的主體部分,而是專門登論文的摘要、關鍵詞、部分結論,偶爾還會附上前輩大修隊論文的評價——想要看論文本體,那得自己到仙盟的論文庫兌換。其次,由於只刊錄摘要,所以一本期刊往往可以輯錄很多論文。最後,這期刊完全不接受投稿,全憑期刊的輯錄者選擇。而一片論文並不只能被一家期刊收錄。

用王崎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快捷但是低效的制度。

已經有聲望、有人脈的學者可以迅速將自己的論文傳播出去,首先憑借小期刊楊明,再被高階修士相中,被選入大型期刊,如果是被高階修士關注著的新弟子,只怕完全可以一朝成名。而一些與主流理論不是很相容的新理論、或者名不見經傳的科研界新人就慘一些了,他們的理論往往需要很久才會被人注意到。

這對於學術進步多少有些不利。

而期刊本身也不能為論文作者帶來直接利益,甚至很難被稱為「資歷」。神州的期刊本質上更像是論文的「廣告」,而論文作者的真正收益,還是來自其他修士在仙盟論文庫的兌換和引用。

如果但看神州歷史的話,這種奇葩的制度其實也是有歷史淵源的。地球的學術期刊,核心的特征就是「同行審稿」。這個制度於十七世紀出現在歐洲。它的形成其實是手兩個因素的影響——首先,歐洲夠小,信件與期刊輸送快捷。其次,通訊工具並不發達,但郵政已經足夠發達。

不幸的是,神州是一片很大的大陸,除非是巔頂大修,不然就算是高階修士用飛劍也得走半個月才能走到——而靠高階修士送信非常不現實。另外,遠距離通訊手段其實在幾萬年前的古法時代就有了,雖然延遲非常嚴重、能夠傳遞的信息也有限,但是僅僅討論理論還是足夠的。而且這一時期,大家搞理論都是為了自己的修行,所以對論文傳播度不是那么關心。

而由於此地物理規律與地球又很大不同,萬仙幻境比著電話、電報系統更早普及,所以一個收費論文庫反而比著期刊更早出現,算是跑步進入線上論文庫時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論文的兌換下載、引用和修士的收入直接掛鉤,所以不管是出於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考慮還是修士的版權意識,類似於的免費預印本系統並沒有出現——或者說或許出現過,但是被馮落衣帶領一眾網管給干掉了。

極度不方便的制度。

不過如果一開始就抱著懷疑的態度看這個制度的話……

「還是老頭說得好啊,這個一開始不是為了方便而存在的。仙盟采取這種奇葩制度,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理論不會流失。」

萬仙幻境一開始就被設置成只有今法修才能進入的系統。這是一種針對魂魄的甄別手段,只有經過養生主修行,魂魄在破通天之後發生蛻變的今法修才能歇息萬仙幻境的信息。而想要大量兌換今法理論,就必須擁有大量功值。仙盟的功值獎勵制度當中,獲益最大的是一線研究人員,而這種人又不可能背叛仙盟。

這是非常有效的防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