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對稱性破缺(2 / 2)

走進修仙 吾道長不孤 1533 字 2020-09-04

霍桐青本身是做合金的。在王崎當初的「提點」之下,他又兼了一些低溫定域的超導研究。

而伴隨著飄渺算器法門的確立,焚金谷最前沿的地帶——那些處於縹緲之道與物性之道交界地帶的研究者們,獲得了最直接的反饋。

量子計算機對量子化學的推動實在是太大了。它可以比傳統電子計算機更輕易的模擬原子層級的物性變化。

連超導體這樣復雜的高導電性材料,飄渺算器也可以完成模擬。

而霍桐青也正是沾了這一點光,做出了幾個非常漂亮的實證。

當然,這與飄渺算法的進步也有相當的關系。

算君和王崎一樣,也是操控獸機關的行家。所以,他也學習了這飄渺算器的構築之法。

當然,也必不可少的參與了算法的研究當中。

在霍桐青論文的基礎上,一位南姓的歸一盟修士,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超導系統的理論。

自王崎在南溟完成了「十六重態」的結構之後,研究物性之道、天物流轉之道的修士們就越來越明白,「旋轉」「對稱」比「平移」有著更深刻的意義。

在這個「一百米往返跑十次」比「筆直跑一千米」略微省力一點的世界,這個觀念被非常自然的接受並推廣了。

「對稱」成為包括晶體學、基本粒子等多個領域的熱門話題。

在更早的時候,歌庭派的環流仙子艾若澈,便將「對稱性」與「守恆性」聯系在一起。

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數學體系了。

而那位歸一盟的天才涅槃修士則有了一個天才一般的想法。

按照艾若澈的算學理論,對稱性就是守恆律。它表達了連續對稱性和守恆定律的一一對應。作用量的每一種對稱性都對應一個守恆定律,有一個守恆量。

一個無阻力的單擺擺動起來,其左右是對稱的,因此,不必求解就可以知道,向左邊擺動的高度與向右邊擺邊的高度一定是相等的,從正中間擺動到左邊最高點的時間一定等於擺動到右邊最高點的時間,左右兩邊相應位置處單擺的速度和加速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當然,不止於此。絕大多數物理定理,在經過鏡像、旋轉、對稱等操作之後,都依然是成立的。一個現象成立,那么它的鏡像就應該成立。

除非是被幻術所迷惑,否則一個人必然和他的鏡像是一致的。

但是,有些時候,卻不是這樣。

在一些情況之下,這種對稱性缺失了。

所以,「超導現象」這種東西才會出現。

當然,這位新晉逍遙也謙虛的表示,他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結論,一是得益於不准道人當初的「鐵磁模型」,二是得益於原算的超弦模型。

這一事件當中,唯一有可能受損的人就是彌天昭——怎么說呢,祥瑞之典畢竟還是懸而未決的。還有很多人在排隊。這位歸一盟弟子的插隊,有可能導致他得到祥瑞之典的順序再延後一年。

只不過,彌天昭表示情緒穩定。

這一事件,也使得一部分人重新正視超弦理論了。

這也是那些千機閣弟子急急忙忙去大陸看個究竟的原因。

超導領域,算是與機關術聯系最緊密的幾個領域之一。

法文帝與睿心帝沒有聽懂「對稱性自發破缺」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們卻知道明白了另一件事。

人族變得比過去更強了。

「我們還能學完人族的法門嗎?」兩位跳出長河主宰自身境界的仙人,產生了怪異的情緒。

人族已經如此強大了……為什么,它還可以變得更強?

…………………………

但實際上,這件事的影響,還不止於此。

最先嘗試吸收「對稱性自發破缺」的修士,是縹緲宮。

現在的粒子模型——四代八味誇克,本身就是在「對稱性」的基礎上,以群論構建的。

而超導領域的對稱性破缺,或許與它有很深的關系。

與此同時,路小茜也在做一種嘗試。

將自發性對稱破缺的思路,引入弦論,來解釋「靈氣」的存在。

無需預設(3+1+1)維「靈時空」存在的「公理」,將靈氣的作用,解釋成時空本身的對稱性破缺。

但毫無疑問的是,她沒有成功。

王崎在地底可是為了自己的功法而完善超弦的。他可是一步到位,寫出了地球威騰版本的超弦。

而在這個時代的超弦理論之中,就包含了「對稱性自發破缺」這個概念在地球的提出者南部陽一郎的貢獻——南部陽一郎本身就是弦理論的研究者。弦理論中的南部·後藤作用中的「南部」,就是來自於南部陽一郎。

為此,路小茜再次致函王崎,希望能夠討論一下相關問題。

王崎握著這一封信函,感覺還真有幾分「因緣巧合」的感覺。

「地球史上明明是凝聚態的對稱性自發破缺輸出到超弦理論當中的……現在倒是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