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忙碌(2 / 2)

能夠在恢復現代化的生活水准的同時,還不用忍受各種大氣土壤和河流的污染,誰不願意?於是,瞬間,無數人化為環保斗士,隔三差五地出來反對各種破壞環境的行為。

最近無事可做,正在尋找位置合適的店鋪的喬菲,就經常跟人上街抗議。昨天是修路的灰塵太大了造成了空氣污染,今天是拆房子的聲音太大引發噪音污染,明天該輪到建房子的水電用量太大要求力行節約。

「現在的j市,可算是我看著她建設起來的了,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子,在建的過程中,我都來參觀過了。」喬菲感慨,以後,她終於可以大言不慚地說:這個城市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

最初,她會被拉來,主要大概是這些抗議者們想壯壯聲勢,她自己是可有可無的,不過發現丁父並不反對,從默甚至有點鼓勵的意思後,她也就順勢參加了。

當然了,抗議只是表象,雖然看上去激情得很,實際上大部分時候,都是走個過場。他們表達下不滿,政府的人就要忙不迭地出來說明,要開會研究解決方案,建設者們也要看看能否改進,最後,真的是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了。

原本只是造個勢,做個戲,這么些日子下來,喬菲卻覺得自己越來越入戲了,已經快忘記最初的目的,好像真的是在為這個城市的建設操心了。而且,對這個新生的城市,也越來越有感情了。

有這變化的當然不止她一個。最初他們都是隨便找個理由,根本不考慮有沒有道理。慢慢的,順手的理由都用完了,重復使用吧又覺得太沒成就感,於是大家紛紛開始尋找站得住腳的抗議理由。

不知道是大家想象力夠豐富,還是他們的隊伍里混進了太多的專業人士,反正後來提的意見越來越五花八門,看上去也越發專業了。從下水道的承受能力到馬路的承載力,從能源的利用到城市的規模,從交通到通訊再到城市人口,大家操心的事越來越多了。

而在經歷了幾次上面真的采用了他們的意見後,大家的熱情更高漲了。經常被推舉出來遞交意見的喬菲,也從一開始的無可奈何到了現在的已經認命了。她唯一的要求就是意見提交後不得要求必須采納,旁觀者清是好的,外行指揮內行的事,她沒興趣參與。

感謝這一年經歷的那么多事,將她的神經訓練的越來越堅韌或者說粗大了。所以,不管面對的是什么人,不管是諂媚的還是不屑的,不管是裝瘋賣傻的還是高深莫測的,她都可以淡定地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說完——清楚明白地告訴對方,自己只是個送信的,具體的問題,找她討論是沒用的,而自己的目的也很簡單,給你們多個參考的方案而已。沒辦法,隨著這些意見里的專業知識越來越多,她已經越來越不明白里面具體的內容了。

其實喬菲覺得這些人完全可以自己去提意見,很多時候,她都覺得她是專門負責拖後腿的。因為一旦有人問她,是否認為這些意見里所提的方案可行時,她都會毫不遲疑地表示,自己不是專業人士,也不能保證提意見的是專業人士,所以無法判斷。

吳敏英對她的困惑哈哈大笑,然後告訴她:「你以為他們沒有啊?不過呢,真見了面,他們有的人是太緊張,半天說不清;也有的人呢又太囂張,讓同去的人都覺得是去找茬的;還有的人大概太專業了,干脆直接為個細節問題掐起來了;最倒霉的,是發現遇到了自己的老師,從此被各種奴役各種壓榨的。總之,看來看去,都比較像是去搗亂的。就你,看上去最認真,最容易讓人信服了。」

喬菲其實很想問一句,難道搗亂不正是大家最初的目的嗎?

不過,當丁父也開始欣慰地誇獎她,說她做事認真,沉得住氣,又不卑不亢,有她這個年齡少有的成熟與穩重的時候,喬菲覺得,美麗的誤會,真是無處不在。

這樣的事,當然不止在j市發生,每一個正在重建的地方,都有類似的事件。而現在,又有哪個地方,是完全不需要重建的?最多就是程度的差別罷了。

功效也是顯著的,除了要讓所有人都忙得團團轉的最初目標得以實現外,大家對整個重建工作的參與熱情是也空前高漲。

就是在這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的氛圍里,突然傳來消息,有建築工人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