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寶藏公墓(2 / 2)

在海底,還有幾個地方,被稱之為五大珍寶公墓。其一,大西洋馬尾藻海附近的某個海底,據說地球上1/1o的黃金都沉沒在那里。其二,古巴的貝爾穆德斯東南。其三,阿根廷的科里昂特角25o海里的外海。其四,智利的奇洛埃島附近。其五,塞內加爾的佛得角(綠角)海底。

為什么明知這些地方海底很多沉船珍寶,卻很少有人打撈成功,因為海底打撈太難了,尤其是這些危險的海域。比如,第一公墓馬尾藻海,它有著「海之綠野」的美稱,但同時有著「魔藻之海」的稱號。

自古以來,誤入這片「綠色海洋」的船只幾乎無一能「完璧歸趙」,在帆船時代,不知有多少船只,因為誤入這片奇特的海域,就被馬尾藻死死的纏住,船上的人因淡水和食品用盡而無一生還,於是人們把這片海域稱為「海洋的墳地。」

在航海家們眼中,馬尾藻海是海上荒漠和船只墳墓。在這片空曠而死寂的海域,幾乎捕撈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魚類,海龜和偶爾出現的鯨魚似乎是惟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單細胞的水藻。馬尾藻海被形容為一個巨大的陷阱,經過的船只會被帶有魔力的海藻捕獲,陷在海藻群中不得而出,最終只剩下水手的累累白骨和船只的殘骸。而百慕大三角作為這一海域上最著名的神秘地帶,則將這些傳說推向了極致。

「海底寶藏好多啊,別人難以打撈,但我可以啊。不過五大公墓那種地方,太遙遠了,現在讓青眼魚去探索打撈,不太實際。我暫時也用不著去那里,因為我國沿海,就有許多沉船,比如海上絲綢之路。」

蘇璟眼睛發亮,海上絲綢之路,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國對外主通道是陸上絲綢之路,之後由於戰亂及經濟重心轉移等原因,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交流主通道,在宋元時期是范圍覆蓋大半個地球的人類歷史活動和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載體。

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仍是絲綢,所以後世把這條連接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出口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又稱作「海上陶瓷之路」。

在這些航路上,有著無數的海底沉船,其中許多都是裝滿了瓷器。因為海洋打撈,太過困難,所以至今還有很大一部分,依然靜靜地躺在海底。

「決定了,就從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搜尋,最近的點距離這里不遠呢。」蘇璟嘿嘿笑著,讓所有青眼魚、大王烏賊,過來集合,然後下達命令,分工合作。

青眼魚們,自然是負責搜尋,將散亂的寶貝,搬運到一處,在海上絲綢之路搜尋,自然不可能找到一件又搬回來後院海邊,那樣太浪費時間,附近選一個陣地就好了。大王烏賊負責留守陣地,保護青眼魚搜集起來的寶貝。虎鯨則負責將搜集起來的寶貝,一袋一袋搬運回後院的海邊。如果發現的是很多瓷器的沉船,則立即回來通知蘇璟,蘇璟會親自去一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