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程府家宴(2 / 2)

「呵呵。」宋波只是看著聽著。並不做什么。而那被問到的房賢侄則很是興奮的說道:

「程叔叔誇獎了。小侄不過是學習經書罷了。呵呵。」說起來謙虛,可是臉上卻十分興奮。並且時不時的順著程懷碧的眼神看著宋波。

「切,虛偽。」宋波心里給那個房賢侄下了定義。其實那位房賢侄就是房遺直房玄齡的大兒子。

「既然學了書,就會做詩,快快做來我聽。老叔的詩隱犯了。哇卡卡卡」程咬金哈哈大笑。而在做的三個老人都是一頭黑線。心里在想:要不是家中逆子看上你家那霸王姑娘了,誰會到你家里來,你倒好還真不客氣了,還沒有挑女婿呢。就先做出一幅丈人的樣子,命令孩子作詩了。

那房遺直看了看他父親房玄齡也就是他身邊的老者。房玄齡點了點頭。於是這房遺直就直接說出了一首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很顯然是詩三百里面的句子(原諒野蠻吧,實在是沒時間寫什么詩詞了。只能借用)

「不錯,不錯。賢侄寫的真好」程咬金,這時候十分的興奮。其實他根本就沒背過什么詞句。他看的最全的文章可能就是一些兵書。這詩經根本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內容。因為他一生下來救注定是要當官的。這是士族特權階級的權利。不過在做的所有人都是一頭黑線,外帶一滴汗液,嘴歪眼斜的抽搐。

接下來就好像詩社一樣那三四個年輕人也紛紛的做詩詞或者歌賦。不一而足。不過有新意的不是很多。大多是男歡女愛君子好逑之類的句子。

時間一長程懷碧就覺得自己的那個心上人被人家鄙視了。所以不干了「父親其實在坐的還有一個人很有文采的。今天女兒就聽過他作的詩。很動人呢。」程懷碧說完之後,還向著宋波拋了個媚眼。那意思就是親愛的,好好表現吧。一般來說心上人肯定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異性(除了父母)。

可是宋波一陣嘴苦。天知道,他只是高中畢業。高考考了220分(語文140分),這詩詞歌賦還真不怎么樣。

「哦?還有文采斐然的高手在?是那個?俺老程可是最喜歡有文采的青年才俊的啦。」程咬金故意的看向身邊的士族子弟。直接忽視宋波的存在。

「就是宋波啊。那個獻上祥瑞鳳凰的宋波。」程懷碧氣的直跺腳。不過在這么多人的面前她也不敢怎么著,只能直接叫出宋波的名字。

「哦。那個小商人啊。他今天來了么?」宋波嘴角還在抽。他已經知道,為什么後世中國人很少獲得奧斯卡了。因為中國古人將這表演天賦都用完了。

「那里,就在那里啦。」程懷碧實在是受不了了。直接跳著腳的指這是宋波。這時候,那些原本各自說著自己的話的人都停止的調侃。而沉思的人也迷茫的向著宋波望去。程懷碧這一舉動無疑是很成功的。成功的將自己的心上人推倒眾人面前。

「什么嗎。不過是個小商人。」

「他也會作詩?是做那那里濕吧」

。。。。。。

各種諷刺,調侃。聲音接踵而來。就是沒有一個人認為宋波是個文人。其實他本來就不是文人。

「宋波是吧?」程咬金一聲問候將大家的眼光收回到他這個主人的身邊。

「回宿國公,小的正是宋波。不知道國公爺有什么吩咐?」宋波對自己未來的老丈人做出了足夠的恭敬。

「我女兒說你文采不錯,希望你能做一首賦。這里可都是我朝的文人。文采斐然。你要是做的好了,說不定會被保舉為官的。」程咬金誘惑著宋波。在他看來,商人都是只要有利益就會像是蒼蠅一樣,直接蹤過來的。

「這個,這。這個國公吩咐,小的敢不從命。」說完話宋波狠狠的瞪了一眼程懷碧。宋波心里郁悶壞了,自己這點墨水可真不夠用。不過看著程咬金身邊那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還請國公也吩咐備下筆紙。」其實像這樣的家宴都會有專門的人來記錄的。因為這樣的家宴很有可能會做出詩句的。所以宋波一提要求,紙筆墨硯立馬就出現在宋波的小桌上面。

宋波想了想,還是覺得太難。賦這玩意兒,可真不是正常現代人做的,最後一咬牙一跺腳拼了筆走龍蛇在那張昂貴的宣紙上寫下了宋氏歌賦:《雙舞劍》宋波一邊的用筆一般和在做的眾位說話:

「剛剛在後花園看程娘子舞劍實在是心動不已。固做文以紀此事」

:「歲在貞觀,直三年末。程府甲第。拜會國公

程府君諱知節者。好文事詩動江河,喜武藝功蓋霍衛。然膝下亦有佳人,號懷璧者,形貌出眾,劍舞驚魂。時乃黃昏,華燈初上。細雪輕飄。恍恍惚若九天雲霧,輕輕焉似人間仙塵。昏黃燈光,佳人侍劍,輕舞慢跳。若河邊之丹鶴亮翅,似山隘之靈猿飛度。飄飄類仙人物也。獨木非林,單絲非線。一劍西來,天外飛仙。叮叮乎!銀鈴狂搖,若寒冬之響泉,當當聲!銅鼓重錘,由溫春之響雷。雙蝶撲花,清風亂起。。。(野蠻實在是寫不下去了,很久不動古文,四六句來不了了。直接跳過中間,再來後面吧。)。。。。或曰:此英雄俠客也。答曰:非也,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英雄者: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了卻君王天下事,不負生前身後名。此二項具有者當為大丈夫,大英雄,大俠客者也。」

宋波寫完之後看也沒看就直接將那所謂的賦,交給了一邊侍候的城府家人。然後由那家人宣讀給眾人。宋波臉紅紅的坐在那聽著(宋波和筆者的文化水平一般差)。

剛開始讀的時候,在做眾人一致都是批評。文辭太白了。不過讀著讀著,現場的氣氛就不對了。因為贊賞的人越來越多。直到有一人大叫:「好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宋大俠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