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大煉鋼鐵(2 / 2)

看了這些之後,宋波又是一陣舒心。宋波決定這一爐子的鋼鐵全部都出爐後,就停爐子。固化一下爐子的內壁外壁。並且短期宋波還要打造很多他所需要的好東西。打鐵必備的一些東西。事實上宋波是不可能想起這些東西的,畢竟他從來沒有用過,不過多虧了宋波穿越的時候手上還有他家的家傳寶物。那本煉鋼寶典。

這本寶典告訴了宋波,宋波現在需要水輪,作為動力系統。同時還需要個鍛錘。水力的鍛錘。這樣的話,他就需要不止一個水輪。包括煉鋼爐子的動力系統,都需要宋波制作。

這將是個大工程,如果宋波一個人來做的話,絕對完不成。不過宋波就是宋波,他花了大價錢找了不少的鐵匠,並且發給他們統一的尺規和圖紙。這個是宋波趁著蓋爐子的時候,在家里老老實實的畫的。准確性絕對沒有問題。

在宋波的煉鋼工場內,一大堆的鐵匠熱火朝天的打鐵。而真正有難度的工作是宋波的,因為他要做軸承。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辦法理解軸承的理論。或者說,真正能夠細致的做軸承的人只有宋波。而傳動軸、齒輪、滑輪之類的簡單工具只要有圖紙這些鐵匠就完全可以做的非常好。唯獨軸承不行,因為軸承的要求太高了。首先要控制鋼的質量,然後是大小。最後是真正的難度問題,那就是軸承內部的光滑度直接關系到宋波的那些機械的性能。

經過十天的努力工作,宋波的機械初步完成了。四個超大的轉輪,帶動這各自的機械。一個鼓風,兩個控制鍛錘,還有一個控制著煉鋼的爐子。因為煉鋼的爐子溫度太高,並不是很好控制,再加上宋波的那個煉鋼的爐子超級的大人力很難一下子搬起來。可以說由於宋波本人需要大的煉鋼工具,所以這些控制工具的機械,宋波都需要。而且需要的也是很多。這四個直徑足足有十米的超大轉輪,目前是完全符合宋波的使用了。

大唐朝的第一次煉鋼自動化,在宋波的指導下完成了。這可是只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的工作,雖然相比較現在的工場而言這個工場的產量小的太可憐。以宋波工場現在的產量來說,一年的產量都不一定夠二十一世紀一個普通的鐵廠一天的出鋼量。不過在唐朝的時候,這也夠大煉鋼鐵的稱呼了。

當這些機械都安裝完畢的時候,宋波的精神來了。沒錯,是宋波的精神。這些機械按照宋波那本寶典上的記載完全可以讓宋波在三天內練出上百噸的鋼。一年就是上萬噸的鋼材。鋼可不是普通的鐵。它的價格和鐵相比可是要貴上上百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