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第 192 章(2 / 2)

清穿之悠嫻 琉璃未夏 1773 字 2020-09-05

到頭來,康熙那晚為什么說那些話還是沒個頭緒,實在是太多的地方不好探查,而且人心難測,或許這真的是又一場針對她的陰謀。但誰知道,這會不會只是梁九功為了重獲康熙的信任而想出來的拍馬屁之策呢?

雲荍捏捏眉心,她或許真的不適合玩這些勾心斗角,要么不懷疑,一懷疑就能把人全懷疑個遍,最後把自己搞糊塗了,完全沒法子分辨其中的真真假假,什么女人的第六感就更不准了。

庫嬤嬤走了,雲荍卻還不能松懈下來:「冊封禮准備的怎么樣了。」

「回主子,基本的都准備好了。」初杏答道,「就是還有一些涉及禮儀的東西,禮部的大人們還沒定好,所以東西還不能開始准備。」

雲荍深呼吸,告誡自己不要發火、不要發火。

「他們是在拿膝蓋想嗎!這都拖了快一個月了,准備東西不要時間啊!」忍了又忍,雲荍還是沒忍住,氣的胸口一起一伏的。

麻蛋,禮部那些老學究,要擱以前的職場,雲荍早就當面噴的他們生活不能自理了。

一群磨磨唧唧、唧唧歪歪、一天到晚不干正事、一個人拖著所有人加班、就知道磨洋工還自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廢物!

「主子息怒。」初杏輕輕拍著雲荍的胸口幫她順氣,卻除了這句話也說不了別的了。

要說雲荍剛剛那句話也算越了規矩了,甭管朝臣怎么樣,也不該是雲荍來指責。然初杏這陣子也是被禮部那幫大老爺們搞得沒了脾氣,心里暗戳戳的對雲荍表示了贊同。

然雲荍這次也是氣的狠了,加上大姨媽作祟,她也不管規矩了,她要告狀!

「筆墨伺候!」

她不能噴,就讓能噴的人來噴!

康熙接到雲荍折子的時候是詫異的,額,其實也不算折子,大概是一封信?

康熙頗有些好奇的展開那張紙,看完後卻是啼笑皆非。

信中雲荍用看似委婉、實則直白的話語,控訴了一番禮部拖時間拖得毫無人性的行為,然後哭訴了一番自己有多不容易,宮里上上下下辦事的宮女太監們有多不容易。

雖然在康熙看來,奴才們辦事是天經地義的,沒什么容易不容易的。不過他老早就知道雲荍一直對奴才的態度很和善,倒也不奇怪她額外給奴才表功。

放下信,康熙也是皺起了眉頭,官員一件簡單的事情拖個十天半個月這種事太常見了,不止禮部,幾乎所有的官衙都有這種毛病,可他又沒法子,天下總歸還是要靠這幫人來幫他治理的,別說什么天下人那么多,這批不行換下一批。

要知道,不管哪一批,他們一旦入了官場,就是屬於官僚階級,天生與皇權站在對立面。而在官場中虛與委蛇、陰奉陽違、只拿不干幾乎每一個官員的天性,那種忠於職守、赤膽忠誠的才是奇葩。皇權的強盛,也不是皇帝能給大部分官員帶來更多的利益、權勢而已,而不是因為那位皇帝有多聖明、臣子又多忠心。

想著想著又想遠了,康熙微不可察的嘆氣,年紀愈大,對現實看的愈清,年輕時的雄心萬丈反倒愈見消磨,更多的時候,他都是在考慮,怎么能夠將權利更集中、讓皇權更強勢。

「傳禮部尚書覲見。」康熙隨手拿起一份折子,吩咐道。

不是雲荍真的這么重要,一封信就能讓他把禮部尚書叫進來噴一頓。

而是雲荍這封信提醒了他,宮里的禮儀一直不算完善,一個後妃的冊封禮就前前後後修改了不下七八次,還定不下來最終版本。

而明年,太子妃就該定下來了,而太子大婚的禮儀卻還沒有一個章程。

肯定是不能跟胤禔成婚時一樣的規格,但胤礽又是大清建國以來第一位明旨冊封的太子,根本沒有先例可循。

所以這幾乎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工作,按禮部完成冊封禮的速度來看,康熙覺得還是早點交代下去的好。

禮部尚書急匆匆的進宮,滿臉亢奮的出宮。

不出三天,雲荍便接到了禮部送來的冊封禮的終稿。

這不是挺快的!麻蛋,就是欠收拾。雲荍心里惡狠狠的腹誹,一群欺軟怕硬的主兒!

這雲荍還是冤枉禮部的人了,人家可不是被康熙罵了才這般快速的完成工作,而是前面有一個香甜無比的大餅吊著,趕緊將這些煩人的小事結束掉,輕裝上陣才是正經好嗎?

太子的成婚禮哎,這禮儀定出來,他們可有的吹了,史書上也是能狠狠留一筆的。

想想後人看到史書上記載,康熙年間,由禮部尚書xx主持,xx、xxx等協助,制定了大清第一部皇太子成婚禮儀制度,這是…………(功績贊頌)

簡直都要讓人激動的聞雞起舞了好嗎?

身為儒生,最注重的是什么?不是權、也不是勢,而是名。

名聲就跟□□一樣,讓他們前仆後繼、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