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考差(2 / 2)

第二天,鄉試主考官候選人由各個官署報了上去,方長庚自然在其內。三天後吏部主持了考差,題目赫然就是方長庚那天在養心殿看到的內容,方長庚心里的滋味難以言喻,懷著對皇帝的欽佩將題目順利地做完了。

過了兩天,一名太監到方家府上宣聖旨:「……內閣奉上喻:欽命翰林院侍講學士、欽點江西鄉試主考官方長庚於江西考察當地吏治民情,便宜行事……欽此。」

方長庚跪著接過聖旨,謝過皇恩,起來後讓袁豐到內室取了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塞給宣旨的太監。

「公公這一路辛苦了,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請笑納。」方長庚十分客氣,這幫太監借著職務富得流油,給的少了可看不上,這一百兩在他們眼里或許還真不算什么。

但方長庚只是個小小五品官,給得多了還給人留下話柄,這個數不多不少,至少不至於給這個太監留下什么壞印象。

小心翼翼地保管好聖旨,後來方長庚才知道今年和他一同去江西的副考官正是顧尚仁親妹妹的兒子,之前提到過的余覺殊,不得不說是一種緣分。

他和方長庚是同一年會試,不過只得了一個同進士,因為家中原因留在京城,並進了詹事府,這次才有機會和方長庚一同去任考官。

原來方長庚還想著去浙江也不錯,可以見見在那里樂不思蜀的孟陬和宣子昂,但浙江是鄉試大省,考生數量甚巨,其中利益關系也是盤根錯節,顧尚仁私下敲打過方長庚,讓他自己掂量,於是方長庚就遞了折子上去,既然家鄉和浙江都不能選,他希望能去江西,因為沈赫就在那兒,他還能借這個機會見見他。

離鄉試僅剩二十幾天的時候,方長庚就和余覺殊一同坐上了官署派的專船,向江西順流而去。

方長庚原本就知道余覺殊品性,顧尚仁也一向對他贊譽有加,是以兩人很快就熟絡起來。

說起鄉試,方長庚忍不住開玩笑:「《隨園詩話》中說,』一窮翰林,任試差,遽買南妾一人,日日食鮮魚活蝦,瓦鴨火腿,紹興酒,龍井茶』,我一直當是誇張了,不知道我倆到了之後會不會有和書中所寫的一樣的待遇。」

余覺殊聞言看了方長庚一眼,笑道:「我也略有耳聞,江西也算富庶之地,不過我打聽到現任巡撫正是戶部左侍郎王宗唯,此人在戶部待久了,於錢財一事上斤斤計較,一點也不肯吃虧,估計你我頂多每日有酒有肉,想再多恐怕沒有。」

方長庚哈哈大笑,余覺殊雖然是君子,但不是那種迂腐不會拐彎的假君子,雖然風趣不足,但一路上地方風土人情信手拈來,學識頗豐,讓方長庚不禁刮目相看。

兩人還提前商量起怎么出題,想到鄉試已經是快十年前的事,方長庚心里一陣感慨,但題型依舊記得一清二楚。

經歷了宣子昂的事,方長庚反復提醒自己出題的原則,最重要的就是不出怪題以及難度極高的題。考生們大多性格剛烈,抓到一點漏洞就可能上書鬧起來,很難處理。第二就是不能觸上面人的忌諱。做到這兩點,接下來就有他們發揮的余地了。

只是作為考官必須要體現自身的實力才能讓考生們信服,只能體現在出題的水平上,方長庚自從受命以來就十分關心時務,總不能出老掉牙的題惹人笑話,所以做考官聽起來是個美差,實質上壓力很大,只樂觀了幾天,方長庚和余覺殊就沒心情再看風景,鑽到各自房間開始思索題目。

離鄉試還有十五天,方長庚和余覺殊終於到了南昌府。

當天總督、巡撫以及學政等官員擺了大陣仗在官府迎接兩人,只是連坐下吃頓飯都不行,兩人就在兵丁的「保護」下到了行館,開始過近乎全封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