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2 / 2)

林溪被他親得臉紅心熱,忙推開他道:「好好說話,別打岔,快回答我。」

沈默的回答就是給了她一個比前兩次還要熱烈的長吻。

兩人正難解難分之時,忽然聽到外面傳來咣當一聲。

林溪忙推開沈默,理了理衣裳,快步走出了東次間,問道,「怎么了?」

霽月站在外間,手足無措的道:「沒什么,我不小心打翻了銅盆。」

林溪看著底下打翻的銅盆,淡淡道:「既然做事這么不小心,這個月的月錢就別要了。」

「二奶奶,我......」霽月有心辯解,可是卻被林溪毫不留情的打斷了。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再有下次,不經我的允許擅自進房來服侍,我馬上就派人把你送到庄子上配人。」

丫鬟們把水送來後,沈默看林溪仍有些不悅,便一邊洗漱一邊溫聲道:「丫鬟不懂事,你慢慢教就是了,何必自己一個人生悶氣。」

林溪生氣的原因一半是沈默太招桃花,送走了一個翡翠,又出來了一個霽月。另一半則是她有些後悔,早知霽月會有這種心思,當初就不該把她帶來。

沈默洗漱完,自己換了衣裳,看她還坐在床上生悶氣,正要開口,就聽林溪道:「你打算什么時候把碧玉送走?」

雖然碧玉這段日子表現得很低調,很本分,可是林溪還是覺得有些不放心。實在是怪沈默生的太好,別說丫鬟,當初她見到以後不是也被迷得不行,所以這些危險的萌芽還是及早掐斷的好。

沈默道:「碧玉的去留,我已經想好了。等石頭被接進府以後,他身邊肯定是要有人服侍的,這個時候你以長輩的身份,送他一兩個丫鬟,旁人也不會多說什么。」

林溪道:「這個主意好,就聽你的。不過祖母打算什么時候把石頭接回來?」

沈默道:「待會兒我去福景苑的時候,會跟祖母提一提的。」

林溪被他這一提醒,才想起沈默這兩天奔波的事,問道,「木家的人同意遷走了嗎?」

沈默道:「同意了。我走時祖母給了我五百兩銀子讓我安撫他們。有了這五百兩銀子,他們一大家子就是遷去別處,也能過得很好。」

五百兩銀子,足夠他們買房置地了。所以木家同意遷走,沈老太太一點不覺得意外。

沈默說完木家的事,沈老太太便道:「那孩子在別家住著也不是事,我看了看後天是個好日子,你去把他接回來吧!」

沈默點了點頭,然後道:「祖母可想好了石頭的大名?」

沈老太太道:「就叫沈珣吧!盼他將來能成器些,不至辱沒了沈家的名聲。」

「沈珣。」林溪默念了這個名字兩遍,「珣,尋。祖母起這個名字,是不是紀念石頭是被我們尋回來的?」

沈默沒有告訴林溪沈老太太的原話,只是淡淡笑道:「也許吧!」

兩日後,被取名為沈珣的石頭就被接到了府里,然後上了族譜,記為了大房的嗣子。

沈大太太不放心旁人,把孫兒接到了自己的景平苑,親自派了人照料。

沈大奶奶想了幾日,終於把丈夫背著自己生下私生子那點不快拋開,開始動用自己的所長,給沈珣做衣裳做鞋。

沈梓馨則不時的過來陪沈珣玩。

可是她三人再籠絡沈珣,沈珣還是跟沈默最親。

尤其他在沈毅家住了兩日後,回來越發黏沈默,趁著丫鬟們不注意就從大房那邊溜過來找沈默。

也許是之前一直在外流浪的緣故,沈珣對路徑記得特別清,沈默只帶他來了兩次書房,他就記住了。每回他都能准確的找到書房這邊。

這天,沈珣又背著丫鬟們跑來書房找沈默。林溪怕他對篆刻的工具感興趣,趕緊把手邊的刀具收了起來,然後看看時間不早,該回去熬葯膳了,便先回了遠香堂。

這幾天,她天天都會往沈默喝的葯膳里面加入一點靈芝,每次的量都控制在指甲蓋那么大小,怕的就是過猶不及。

雖然服用的時間尚短,可是林溪明顯發現沈默的胃口好了許多,原來不過吃上半碗多飯,這兩天頓頓能吃上一碗,今天中午還吃了一塊紅燒排骨。

林溪學習過中醫知識,深知脾胃一好,氣血便會供上,到時這心氣虛和肺氣虛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而心肺氣虛的問題一解決,沈默擇席和身旁有人睡不著覺的問題隨之也會解決,這樣他就不會像前世那樣,因為身體問題而不能參加後年的鄉試了。

只要他能參加後年的鄉試,林溪相信以他的才華,一定能成功中舉。

第52章

轉眼便到了八月十四, 林溪從前一天早上就開始安排給各家送禮的事宜。

其他家倒還好說, 有舊例作為參考, 唯獨給林家的禮, 費了林溪好半天的思量。

最後她在箋紙上寫了綠雲緞十匹,沉香素緞十匹,上好的東陽酒十壇, 君山銀針兩盒, 兩筐庄子上送來的石榴, 兩筐新上市的雪梨並兩簍肥蟹。

陪房吳瑞家的帶人把這些節禮送到林家後, 林老太太便把他叫進來, 細問林溪在沈家的情形。

吳瑞家的按著林溪的囑咐, 只說好的, 「二奶奶一切都好,不僅二少爺愛重, 就是上面的老太太也看重她,現在還讓她幫著管家。」

沈大太太在旁就道:「母親現在可以放心了吧!」能幫著沈府管家, 說明林溪很得沈老太太看重,再者既然管家,手里就有了權力,不怕在沈府站不穩腳跟。

林老太太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對吳瑞家的道:「回去告訴你們二奶奶, 就說家事雖要緊, 可是她自己也得看顧身子。」

吳瑞家的忙笑著應下, 落後她出了林老太太的安壽堂, 沒走上多遠就碰見了一個相熟的婆子。

「孫大娘這是打哪來啊?」

lt;/divgt;

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