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2 / 2)

沈默沒說話,好一會兒才道:「這件事還請大哥別告訴林溪。」

「放心吧,我肯定不會告訴三妹的。」

既然不是沈默主動招惹的,那多半是對方自己一廂情願。

林澤看著沈默清雋的側顏,忽然覺得長得太好也不是件好事,尤其是放在沈默這種已經成親的人身上。

鹿鳴宴是由周巡撫這個地方官主持的,除了他們這些舉子,參加鹿鳴宴的還有主考官和副主考官兩位官員,當然還有一些地方上的豪紳。

當林澤和沈默一起進去時,隨著虞煒走過來的時候喚了聲「沈解元」,廳中大部分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沈默身上。

沒想到這位沈解元生的如此清俊,又這般年輕。

在座的幾個豪紳都是人精,這么年輕的解元,將來必定前途無量,只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和沈默套近乎,周巡撫陪著主副兩位主考官來了。

一番見禮,眾位舉子按著名次坐下。

周巡撫的眼睛飛快的掃過眾人,最後把目光落在了坐在最前方的沈默身上。

「你就是今科解元?」

沈默起身行禮,舉止從容大方,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高雅氣質,「回稟大人,正是學生。」

周巡撫忍不住撫了撫短須,「真是少年英才。」

「周大人這話一點不差。」主考官魏東平把話接過去,對沈默道,「我看過你的文章,才氣縱橫,言之有物,尤其是那篇策問,其觀點竟與太子素日的政見不謀而合。」

魏東平說及「太子」二字時,特地加重了口音。當著眾人的面,他不好直接提及太子吩咐過的關照,又想沈默領他的這份情,是以非常隱晦的提了這么一句。

沈默聽到「太子」二字,結合魏東平的表情,忽然就想到了鄉試之前所見到的那個氣質高華的青年。

有之前的猜測在,沈默即使得知那青年便是太子,臉上也沒有流露出什么驚訝之意,很平靜的朝魏東平行了一禮,「大人知遇之恩,學生定當銘記在心。」

魏東平方才滿意的點了點首,指了指身邊的副主考官戴師道,「你最該感謝的應該是戴大人,是他把你的卷子薦了上來。」

太子當時只是要他關照這位姓沈名默的學子一二,並未要求他一定取中他。

所以魏東平打得主意便是若是這位沈默的學子真的有才,經底下人的選拔薦到他這里,他便可以順水推舟依著太子的意思提拔一二,這樣別人也不會說什么。

沒想到這位叫沈默的學子真的被薦了上來,而且還頗得戴師道的認同,覺得是難得的好文章。

魏東平讀過以後也覺沈默的文章寫得不錯,方把他點為了解元。

魏東平把此番緣由點出來後,戴師道笑道:「魏大人太過謙了,我雖把沈解元的卷子薦了上來,可是最後做主的卻是魏大人。」

他二人在這里互相謙讓,周巡撫卻看看魏東平,看看沈默,總覺得這里邊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周巡撫浸潤官場這么多年,剛才魏東平提及太子時的那一番話雖然說得極為隱晦,可是神色卻很微妙,他立時就覺察到了一絲不對。

周巡撫深知像魏東平這樣的京官,不像他們這些地方官因為遠離權力旋渦中心,說話做事不用時時考慮後果,更隨心一些,而是一言一行皆有一定的深意。

他忽然提到太子,內中想必一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魏東平似是極為欣賞這位沈解元。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太子會對這位沈解元極為欣賞。

周巡撫想到此,不由多看了沈默幾眼,既是這樣,自己大可以拉攏一二。

酒過三巡以後,魏東平拉著亞元虞煒說話時,周巡撫便不動聲色的打聽沈默的家庭狀況,當得知沈默已有妻室以後,周巡撫的表情和虞煒當日一樣流露出了一絲失望。

不過這絲失望之色轉瞬即逝,快得讓沈默幾乎以為是錯覺。

整個鹿鳴宴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大家拜過師喝過酒相互認識以後,宴會就結束了。

林澤與沈默結伴走出來時,就見一個貼身丫鬟打扮模樣的人攔住了他們,「我家夫人想見沈解元一面,特地讓奴婢過來相請。」

沈默看著眼前的這個貼身丫鬟,不同於之前的小丫鬟,這個丫鬟大約二十上下,穿著上好的綾羅綢緞,頭上插得珠釵也不是凡品,臉上的神色更帶出一種平日里發號施令的精明強干,的確像是當家夫人身邊能干的管事丫鬟。

他收回目光,便看了林澤一眼,「還請大哥稍候,我去去就回。」

林澤知道他的意思,點點頭:「那我在此等你兩刻鍾時間。」

沈默這才隨著那丫鬟朝後宅走去。

巡撫衙門的後宅占地並不廣大,但是修建得很是氣派,亭台樓閣錯落有致。

在穿過一條長廊後,那丫鬟終於停了下來,朝坐在六角亭中的一位夫人蹲身行了一禮。

那位夫人正是周夫人,她聽人說這一科的解元既年輕生得又好,便動了見他一面的心思。要是家世人品都過得去,倒是可以讓女兒相看一下。

如今她見到沈默人,心里立時多了幾分滿意,不錯,看他通身的氣質就知道出身大家,加上這出色的容貌,又是解元,配女兒倒是剛剛好。

周夫人有了這樣的心思,便試探的問了幾句。

一日之內,被人問了好幾次可曾婚配這個問題,沈默苦笑的同時又覺得林溪的擔憂倒是一點沒錯。

「回稟夫人,在下已經娶親。」

周夫人很惋惜的嘆了口氣,原本還以為能把他和女兒撮合到一起,沒想到他已經娶親了。

過後,周夫人興致缺缺的問了他幾個問題,然後便叫領沈默過來的那個丫鬟把他送回去。

哪知兩人剛走過一處芍葯花台,就聽旁邊響起了一道聲音,「公子請留步。」

沈默循音看過去,就見花叢的另一頭站了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見他望來,臉上立時起了一層紅暈。

lt;/divgt;

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