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2 / 2)

沈默從翰林院回來,就見廊下多了兩個臉生的小丫頭,看見他走近,忙打起簾子。沈默猜到這兩個小丫頭多半是林溪新買的小丫鬟,還沒來得及問,就見林溪正翻箱倒櫃的找衣裳,旁邊還立著一個臉生的小姑娘。

林溪正把一件九成新的嫩黃色亮緞夾衣往玉娘身上比劃,像這樣八成新九成新,只穿過一兩次的衣裳,原身留下了好幾個箱子。林溪來了兩三年,個子長高了一些,這些衣裳便都穿不了了。

這些衣裳,她原是打算日後留給小丫鬟們穿的。如今玉娘來了,林溪看她身上的衣裳都已經舊了,便打算先給她找兩身衣裳穿。

林溪剛剛比劃完,說了句,「回頭讓桂香給你改小點」,就聽耳邊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你們這是在做什么?」

林溪回頭一看,才發現沈默已經回來了,她便笑著叫玉娘上前,「你還沒見過,這是你表姐夫。」

玉娘便從善如流喊了聲「表姐夫」。

沈默不知這是從哪多出來的表妹,便望向林溪。林溪給他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待會兒再說。

沈默就沒有多問,淡淡道:「既然來了家里,以後就當是自己家,不要客氣。」

玉娘原還有些不安,畢竟她是林溪買來的丫頭,自家雖與陳家沾著親,可是與林溪卻是打不著的關系,如今沈默這個當家人回來以後,玉娘心里便有些惴惴不安,生怕對方要把她送回陳家。如今聽沈默這么一說,她才有些放心,可是還是提著幾分小心。

林溪還以為她是見了沈默有些不好意思,便叫桂香先帶她下去。

沈默等她幾人走的遠了,方才問道:「你哪來的表妹?」

林溪便把這事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末了道:「我看她處境可憐,便叫她先在家里住下。也能為我們未出世的孩子積份德。」

沈默道:「這事你既然決定了,那就留下她吧!以後有她作伴,你在家里也就不會那么寂寞了。」

林溪笑道:「我就知道你會答應。」又道,「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懷著身孕的緣故,我今天看見玉娘就想,不知道我將來能不能生一個這么漂亮的女兒。」越是到懷孕後期,林溪的母性就越泛濫,尤其是格外喜歡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娘。

沈默輕輕一笑:「當然能。不過你之前不是想生兒子嗎?」

沈默一直都想要個女兒,林溪卻是每天都在變來變去,今天想生兒子,明天就想生女兒了。

林溪道:「我也不知道,今天我看見玉娘,忽然特別想生一個漂亮的女兒,將來我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行,女兒大了卻要嫁人。這樣想想,我還是生兒子吧!不,我要先生兩個兒子,然後再生一個女兒。這樣將來女兒受了委屈,我就讓她兩個哥哥幫她出氣。」

沈默笑道:「兩兒一女,聽起來倒是很好。」

林溪正要說話,肚子忽然感覺被踢了一下,她忙叫道:「夫君,孩子好像動了一下。」

沈默聽了,便低下身,把手放到了林溪的大肚子上。

林溪道:「不是這里。」伸手把他的右手放在了某個位置。

沈默剛把手放在那里,林溪就又感覺到肚子被人輕輕踢了一下,沈默也感受到了,夫妻兩個不由驚喜的對視了一眼。

可是這兩下動作後,夫妻兩個又等了許久,也沒再等到胎動。

林溪不由道:「夫君,我猜這孩子一定像你。」

「為何這么說?」

「你看他在我肚子里待這么久,就只動了這么兩下,一定喜靜不喜動,難道還不像你?」

沈默想想也是,「要是像你就好了。」

沈默覺得自己的性格有些太沉悶了,如果可能,他希望孩子能像林溪,什么時候都是一副活潑樂觀的樣子。

林溪卻和他完全相反,「為什么要像我,還是像你好了。如果是男孩子,他肯定特別會讀書,將來說不定還能中個狀元回來,這樣我們家就有兩個狀元了。若是女孩,將來就是飽讀詩書的才女,有這樣的名聲在,肯定能嫁個好人家。所以孩子還是都像你好了。」

沈默笑了笑,沒說話,才情固然重要,可是性情也同樣重要。不過他不願和林溪起爭執,便默認了她的這個說法。

林溪說完孩子的事,便和沈默說起了正事。

「夫君,你覺不覺得,今年秋天好像雨水特別少。」

沈默道:「我聽張又新說,不止京城這一兩個月沒下雨,南方有些地方更是兩個多月沒下雨。」

林溪道:「京城這邊倒沒什么,我們買的兩個庄子都有水渠,灌溉是沒問題的。可是就怕南方出現大旱以後,京城的糧價會受影響。我打算把手頭的一部分銀子拿去買糧。」

兩個庄子名下的良田雖不多,可是產出卻足夠養活他們這些人。林溪買糧一是以防萬一,二是想著自己可以利用這點先知多幫幫底層的百姓。

書坊那邊已經走上正軌,每個月的紅利越來越多,林溪不受銀錢拘束,手腳自然放開不少,足足拿出了八千兩銀子購糧。這已經是她能調動的全部銀兩,商隊之前投入了她一小半的身家,而商隊來來回回差不多要一年的時間,所以林溪手頭能調動的銀子並不多。不過這次為了多買糧,林溪只余下一千兩銀子作為日常開支,其他銀子都用在了買糧上。

方忠不知道她要買這么多糧食干嘛,而且還一定要兩個庄子把秋收的糧食也送到宅子這邊。

不過方忠此人有個好處就是不喜歡多問,林溪吩咐下來以後,他便照著對方的話去做。

林溪讓方忠采購糧食的舉動非常及時,因為方忠剛按照林溪的吩咐購買了大量的粗糧和米面等物,京城的糧價就開始漲了起來。

半個月以後,糧價就漲到了之前的三倍。

糧價之所以漲這么快,一方面是南方干旱,朝廷要籌備糧食賑災,一方面則是有些奸商借機抬高價格。

而林溪名下的那家書坊就在糧價快漲到之前的四倍時,開始兼賣糧食。

她賣出的糧價和原來未漲價時一樣,之前什么價格現在也是什么價格。不過為了不給自家樹敵太多,林溪這時叫人賣出的多是粗糧,而且每人每天只限購兩斤。

第113章

黃管事並不太贊同林溪的主意, 覺得書坊兼賣糧食, 會有損書坊這邊的生意。畢竟來買糧食的多是平民百姓, 就算書坊在他們中間有了名氣,對於生意也不會有好的作用, 反而會影響書坊的生意。

lt;/divgt;

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