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節 良心(1 / 2)

風流名將 七月生我 2873 字 2020-06-15

隔日一下課,易寒就將書信交到張彩的手中,「將這封信交給你的母親」。

張彩點了點頭,也沒有多言,來到望舒的住處,叫書信交給望舒。

望舒打開書信了起來,嘴角微微露出笑容,信中言語易寒表達了對她一個婦人足夠的尊重,並詢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她一個婦人何能如此博見。

望舒早就聊到易寒會這么問,任誰遇到一個博見的婦人都會感覺好奇,並提出自己的疑惑。

望舒想了想應該如何來回復易寒的這封信,既然是以張彩母親的身份給易寒寫信,那就干脆為張彩的母親代筆吧,她與張彩的母親有一份共同的情懷,那就是自己的丈夫遠離自己,而自己孤獨一人日夜思念,含辛茹苦的把孩子養大,身兼二職,她對著張彩道:「張彩,你願意將你父親和你母親的故事講給我聽嗎?」

張彩點了點頭,其實他也想找個人傾訴,但是這種事情誰又會願意傾聽呢,他又不敢對母親講,生怕觸動她的傷心事,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始,想了想娓娓講述起來。

張彩的父親和母親是私奔,那個時候生活很窮苦,生下張彩之後,更是無法過日常常挨餓,他的父親於是入征,家里才有了口糧。

父親盼望父親常給母親寫信,寫他到過的一些地方,寫他在軍隊的生活,寫發生在他身邊有趣的事,同時也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夫妻兩人都盼望著戰爭能夠結合,丈夫早日歸來,一家能夠團圓,可是戰爭卻越打越久,直到有一天父親再沒有給父親寫信,後來他的家里收到了一筆撫恤金,軍隊為了彌補戰士傷亡,每月都發放一筆補貼。

這一些是望舒從張彩斷斷續續的長篇故事簡單概括出來的,她也基本了解了張彩的家庭背景,從張彩的言語中望舒也能切身感受到她母親的思念,她母親的期盼,在聞悉丈夫戰死的那種悲痛,那種絕望,因為她也有相同的遭遇。

望舒把自己想象成張彩的母親給易寒寫信,表述自己是從丈夫寫給她的書信中了解到外面的事情,了解丈夫去過的那些地方,她對丈夫的愛,她對丈夫的思念,她一個人含辛茹苦的將孩子慢慢養大,寫著寫著卻變成自己,因為她與張彩的母親在這一方面遭遇太相似了,以至於寫到最後她分辨不出是在為他的母親代筆,還是本身寫的就是自己,她的言辭變得有些激進,將所有的幽怨都通過文字發泄出來。

這一封書信寫完,望舒有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她重新了一遍,卻發現這封信言語情緒波動太過明顯,她想重新寫一封,又感覺寫不出這種真情實感的文字來,想想也就作罷,不想重寫了。

隔日下課,易寒叫張彩叫到隱蔽的地方,問道:「張彩,你母親可有回信?」

張彩掏出書信遞給易寒,「先生,給」。

易寒接過書信,扭頭就走,迫不及待的拆開書信閱讀起來,當知道張彩的母親是個寡婦的時候,卻是讓他意外了一番,接著信中娓娓講述了她丈夫是在戰場戰死,易寒又是一驚,又是一個因為戰爭而破裂的家庭,他一口氣將四張紙的信完,深深的嘆了口氣,表情變得嚴肅凝重,這封信真情實感,讓他著感動,丈夫的深情,妻子的痴情掛念,若非親身經歷何能寫出這般動人的文字,這會那個婦人何以如此博見卻不是重點了。

信中的言語有些失控,易寒並不以為意,這是一個人真實情感的反應,他坐在書閣里沉思起來,思考如何回復這封信,明顯在完了這封信之後,他覺得自己的措辭要注意了,他在想應該如何來寬慰這個婦人,又該如何鼓勵她對生活抱有美好的期盼。

他想了好久才下筆,逝者如斯,剛寫完這四個字,他就立即撕毀,寫這些干什么,這不是再次刺激她嗎?他想了想,有了,張彩,從張彩入手,孩子便是她的希望,便是她的欣慰,便是支撐她的動力,想到這里又開始下筆,寫著寫著他突然停了下來。

因為他想到了自己,他也是為人父,可是呢,他這個父親卻沒有盡到一點做父親的責任,望舒的孩子,自己只是在嬰兒是見過一次,現在長什么樣卻一點也不知道,還有夢真的孩子,這件事情自己居然完全忘在腦後,自己還算是人嗎?雖然有很多的原因,當這一些都不能成為自己失職的理由,想到這里,易寒覺得自己不能再耽擱時間了,自己要迅速回到京城,問清楚夢真孩子的情況,自己要去西夏望舒和孩子,盡做丈夫和妻子的責任。

想到這里,他信也沒寫,匆匆回到東廂,收拾行李,剛好那劉先生來找他,見易寒在收拾行李,好奇問道:「易先生,你這是在干什么?」

易寒道:「劉先生,我要急事要上京去,請代我向白老先生轉告一聲」。

劉先生驚訝道:「現在?」

易寒應道:「現在!」

劉先生道:「易先生,你不知道城門被士兵封鎖了嗎?你現在是出不去的」。

易寒猛的回頭,「被封鎖了?」

劉先生點了點頭:「撫台大人家的公子被人打成重傷,撫台大人立下毒誓定要將罪犯捉拿,這些日子,官兵正挨家挨戶搜查呢」。

易寒問道:「要為什么要將城門給關閉了」。

劉先生道:「還不是怕罪犯喬裝打扮蒙騙出城,為了不出漏子,撫台大人只好將城門關閉,沒有捉到罪犯就一日不打開城門,我們平民百姓只能盼望早點捉到罪犯,恢復正常日子,再繼續下去,這泉城可就要亂成一團了」。

易寒沉聲道:「現在已經亂成一團了」。

劉先生道:「易先生,你有急事也沒有辦法,現在根本就出不了城,易先生你稍安勿躁,我幫你打探消息,一旦城門恢復通行,我立即通知你,再者說了易夫人有病在身,這會出行也不方便,不如在學文廟再待一段時間,等易夫人身體恢復了,再走不遲」。

易寒想了想,覺得也對,泉城離京城也不遠,幾日便到了,幾年都等了,何必急在這一時,再者說了這個時候一走了之顯得有點不仗義。

這會激動一過,易寒又變得冷靜下來了,點了點頭道:「那好,我就多逗留幾日,等過些日子再說」。

劉先生大喜,易寒能留下來自然再好不過,其實他心里在暗暗做著打算,就是讓易寒永遠留下學文廟做先生。

劉先生走後,易寒心情雖然平穩下來,卻有些悶悶不樂,總感覺有什么東西堵著胸口,壓的他難受,便走出去,四處逛逛,排解悶沉,想不到張彩母親的一封信竟對他造成如此大的印象,要知道易寒經過了許多事情,現在的心態已經放的比較開了,很難有事情能夠困擾到他,似打傷撫台大人家公子這件事情,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來到一處池塘,草木芳華,池水清澈,波光粼粼,見幾個學童在池邊扔著石頭,比誰扔的遠,見幾人大聲嚷嚷爭執起來,易寒微微一笑,少年無憂愁啊,他們是否知道,今日無憂無慮,成年後卻必須擔負起作為一個男子的責任。

感覺學童們玩得很開心,也想過去湊湊熱鬧,是否也能如他們一般無憂無慮。

學童們見他過來,紛紛停了下來,喊道:「先生」。

易寒隨和道:「你們繼續玩,沒有關系」。

學童們也了解易寒隨和,與別的先生不一樣,也就不再拘謹,繼續玩了起來。

過來一會之後,易寒問道:「能不能讓我也參加?」

學童們面面相覷,點了點頭默認下來,於是易寒這樣一個大男人卻與這般學童玩起扔石頭來,擾的一池清水不得安寧,玩著玩著,他倒也忘記了那些煩惱。

突然一個學童涉水下池去,「先生,你有魚」,說著捉起魚來,弄濕褲腿,卻連個魚影子也沒有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