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2 / 2)

這時代沒有電話還真是麻煩,只不過電話可不像火槍,傾盡全力還能打造出來,電話的發明在宋朝末年卻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做皇帝真好!曠工一天也不用請假,朝會時我想到。

「各位愛卿,朕手里拿的是政務院刊印的我朝官員行事守則試行本,小七。」

「小的在。」

「將此守則發給殿上的各位愛卿。」

如今的小七也已經大不一樣了,這等小事自是不用親自下殿,只需動動嘴,後面的小太監便將守則逐一發到了所有朝臣手中。

「這本守則從今日起便會成為我朝官員的行事標准。」我大聲說道,「眾位愛卿,我大宋朝歷經三百來年,積累的陋習越來越多,如果這些陋習不除,何來中興之說?這其中的陋習就有官員貪污**的問題,而且這**現象是越演越烈,朕今日要講的也就是這個問題。當前,官場之**已經成為我朝官場的潛在規則,再不根除這種陋習,別說中興,就連我大宋這艘巨舟能否長久都是一個問題。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什么,就是民心,古人早就說過,民心向背決定生死存亡。我朝之**必然也會造成民心流失,水淺了,這舟還怎么開?」

我著一眾沉默的大臣繼續道:「**使得官員處事不公,無形之中就會導致我朝貧富差異加大,更會導致天下百姓民怨積深,甚至出現民心背離。前些日子,官田司在福建路丈量土地時就發現,越來越多的中上等良田都集中到了少數官僚地主手中,而大多數農民只能耕種下等田地,甚至無田可耕。你們想想,如果吃不飽飯的百姓越來越多,那會是一個什么局面?我華夏一族數千年的歷史中,朝代更替頻繁,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內部問題才導致衰敗,想當年,漢唐盛世是何等壯觀,然終究不過數百年光景,其敗落的原由雖有不同,但在朝代後期,官員的貪污**和營私舞弊卻是完全一樣的,歷朝歷代的末期,官場都是一樣的黑暗,這可是前車之鑒啊。」

葉夢鼎了四周,見無人說話便出班奏道:「陛下聖明,臣受教。」

「恩,各位愛卿,朕已經下定決心,會將反對**作為今後我朝的一項長期事務,哪怕前面是萬丈深淵,哪怕前面是荊棘密布,朕也會將反腐之事進行到底。」我斬釘截鐵道,「這點任何人都不要置疑,這是朕作為大宋皇帝的義務和責任。當然,任何事情都需要措施,需要過程。各位,你們都是朝中重臣,你們有多少家產,朕是一清二楚,朕也不會去追究你們這些家產的來源,畢竟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但是,朕希望到你們今後能夠嚴以律己,一切行事范圍均不得超出我朝律法所限以及今日所頒布的官員守則,否則就別怪朕翻臉無情,新帳舊賬一起算了。」

這次是江萬里出班道:「陛下英明,反腐倡廉的確迫在眉急。」

賈似道想了想,最終還是遞給廖瑩中一個眼色,廖瑩中見狀,也連忙出班道:「臣也贊同江大人之言。」

我點點頭道:「你們當中,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十年寒窗之苦,也都想以己之學為我朝盡責,以便能夠留名千載。從朕登基後來,各位愛卿的表現朕還是很滿意的。」

我放緩了語氣,繼續道:「我朝之俸祿遠遠高於前朝,這是為何?這就是先帝們希望能以高薪養廉政。日後,倘若國庫充裕,朕還會給各級官員再增加俸祿的。朕今日做出這個決定,也會讓你們自行去做選擇,你們可以繼續在朝為官,也可以棄政從商,或者安養晚年,或者從事其它,朕會遵從你們的意願。如果你們選擇留下,朕歡迎,但你們必須嚴格遵守我朝律法及守則,如果你們選擇離開,朕同樣也支持,還會補給離去之人一筆俸祿。你們怎么選擇,不必急在一時,下朝後好好想想,想清楚再給朕答復。」

大殿之下除了偶爾幾人竊竊私語外,大都默不作聲,不過這些人的腦海中在這瞬間已經轉了不知多少種念頭了。

「各位愛卿,為了將反腐倡廉落到實處,避免只有雷聲沒有雨點的情形出現,朕會成立監察公署和南衙,以負責處置我朝官員之**問題,首先,朕打算從貪污成風的福建路開始施行。陳文龍。」

「臣在。」

「朕令你為福建路監察公署監察使,籌建福建路監察公署,擇日上任,並於八月初一正式運行。」

「是,臣領旨。」

「自你到達福建路之日起,便將監察公署第一號令傳達給所有官吏。」

「臣明白,自咸淳元年八月一日起,凡福建路之官吏有違反我朝律法及官員行事守則者,均由監察公署提出公訴,交由南衙判決,並追究歷史罪責。」

「恩,陳愛卿,這第一號令你記得沒錯。各位愛卿,朕的意思很簡單,監察公署一號令不僅適用於福建路,也適用於我朝任何地方。」

這是我第一次在朝會上公開表示反腐倡廉的決心,我想,所有的官員都會在私下議論這個事情,但僅限於議論,而且九成以上的官員都會抱著觀望的態度。

或許一切要等福建路監察公署的政績出來後才會有分曉吧。

當然,我會時常吹風,也會讓我的媒體幫我吹風。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反腐也不是一天就能奏效的。我知道我面臨的不是一個,十個貪官,而是整個大宋朝的官吏,困難當然極大,但我必須走出這第一步,否則又是只聞雷聲不聞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