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銀庄開業(2 / 2)

圍觀的人群一邊,一邊也在不停地問這問那。

其中一名商人模樣的中年男子言道:「又是紙幣?每次發行時都說得天花亂墜,可沒多久就開始貶值,而且還貶得不是一般的厲害,所以說還是白銀,銅錢好啊。」

「就是,這華夏幣是不是和會子一樣,只不過換了個名子又出來了?」另一位青年書生道。

不少人都持有同樣的想法,在一旁附和道。

這時,一位站在宣傳欄旁邊的銀庄主管高聲說道:「兩位兄台,你們有所不知,這華夏幣和以前所發行的會子有著本質的區別,是不會貶值的。」

「是嗎?只是我不太相信。」中年男子搖搖頭道。

這位主管笑道:「這位兄台,容在下慢慢和您解釋。兄台,還有這位公子,華夏幣和會子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華夏幣的發行量不是我銀庄想發多少就是多少的,而是以我朝黃金白銀的貯存量為基准,比如說,我朝現有金銀儲備一千兩,則銀庄發行的華夏幣金額最多就只能等同於一千兩金銀的購買力。」

中年男子似是沒有聽懂,那職員又接著道:「簡單而言,假如我朝的金銀儲備最多可以購買五千石大米,那發行的華夏幣面值總額最多也只能購買五千石大米,這樣說您明白了嗎?」

「恩!」旁邊的青年書生道,「我有些明白了,這樣就能控制紙幣發行的隨意性,從而避免紙幣的貶值了。」

「這位公子說得沒錯。」

中年男子道:「如果能做到當然是好事,只不過以往的會子也是由朝廷所發,還不是一樣導致物價飛漲,紙幣貶值嗎?」

「兄台,本銀庄自會嚴格按照規定辦事,如果隨意亂發,就會如你所說,和原先的會子一樣了。你往上,我銀庄的全名叫做大宋皇家銀庄,沒錯吧?這可是奉皇上御旨所開辦的,華夏幣的發行數量那是需要經皇上批准才能發行的。」

中年男子稍事思忖道:「但願吧。」

從中年男子的這句「但願吧」中,我自然能夠聽出,百姓對朝廷的信任度是很低的,那位主管將我搬了出來,才勉強讓中年男子認可。

主管信心十足道:「會的,一定會的。我銀庄大掌櫃說了,華夏幣的發行一定不會造成通貨膨脹的。」

「通貨膨脹?這是何意?」

「這點我來回答吧。」

「大掌櫃,您怎么出來了?」那主管問道。

阮登炳笑笑道:「通貨膨脹,是一種發行紙幣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現象。通貨膨脹並不能代表物價一定會上漲,但兩者又有一定的聯系,通貨膨脹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物價上漲。」

「這阮登炳,學得倒也很快。」我暗道。

「比如,這臨安城里只有一千石大米,按每石五百文計,價值五十萬文,城里百姓持有的紙幣超過了五十萬,就有可能引起米價上漲,因為一千石大米總能賣出,反之,就有可能使得米價下跌。所以,紙幣的發行必須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才能保證紙幣的穩定性。這一點我在這里再次向大家保證,我大宋華夏幣絕對不會同於會子交子,因為華夏幣的發行數量是建立在我朝金銀儲備的基准上,就連當今皇上也說過,華夏幣的發行制度任何人不得違背。皇上高瞻遠矚,專門成立皇家銀庄,目的就是要保證我朝之物價穩定,經濟平穩發展,百姓安居樂業。」

阮登炳對於貨幣的知識大都是學自我這里,我本身就是一知半解,阮登炳的解釋聽上去挺像那回事的,只是我知道他和我一樣,也是僅知皮毛,雖然銀庄中有不少這個時代之金融方面的人才,但對於貨幣理論的研究卻還是遠遠不夠。用來忽弄下人是綽綽有余的,但要弄明白其中的真諦,卻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這其中少不了要交學費,只是這個學費是一定要交的,也應該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