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先手之利(2 / 2)

「是嗎?應龍你講。」

「陛下設置政務院,意圖是將政權逐步歸到其中,那同樣,陛下也可以設置軍務院,慢慢收回軍務大權。」翁應龍對於政務院十分惱怒,因而印象深刻。

「恩,這倒是很有可能。」

「均含。」賈似道轉頭道,「你作為旁觀者,如果是你,你又是怎樣考慮的?」

「太師,均含覺得,范大人,翁大人所言都很在理,陛下很有可能三種方式都會采用,這就類似我們練武之人在對敵時采用的組合拳。」

「組合拳?」

「恩,高手過招,特別是在水平相當的情勢下,一招一式往往是無法獲勝的,只有招中有招,式中有式,組合在一起攻擊對方,才有可能打亂對手的節奏,從而找出其弱點,一舉滅之。」

「恩,有理。」

「太師。」吳均含道,「均含雖不懂軍事,但卻覺得陛下似乎已得先手之利。」

「先手之利?什么意思?」

「太師,均含覺得早期的裁撤廂軍,最近的夏貴將軍出征廬州,或許就是陛下提前邁出了軍改的第一步。」

范文煥笑道:「應該不會這么巧合吧,陛下登基後第一次遇到蒙古攻打我朝,而我朝又有幾位將軍陣亡,所以我認為這是正常反應,應屬人之常情。」

賈似道也微微一笑:「均含之言也並非全無道理,不過老夫卻也贊同文煥之言,這次那趙禥即便不怕,內心至少也十分緊張,所以才想到軍隊改制之事,夏貴出兵在前,卻造成了均含有這樣的感覺。不過此事倒是應了你們所言,趙禥組合拳的第一招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使將出來了,只是他自己或許還不知道吧。」

吳均含道:「太師之言甚是。」

「該來的總會來的。」賈似道稍稍提高聲音道,「你們繼續吃酒吃菜,老夫自己再好好想想。」

雖然大宋朝一直重文輕武,但朝中三權都清楚軍權的重要性,「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道理還是都懂的。我一提及軍隊的變革,謝道清和賈似道便同時在思考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出現。

咸淳元年的這個中秋來是很有意思啊!

千島湖北面那處獨立的院落。

房屋的主人正坐在一把高腳椅子上,喃喃耳語道:「一心分二,一手畫圓,一手畫圈,且同時成形,方可續之。左右各分,心屬其二,一控左,一制右,獨立駕馭,不受干涉,不偏不倚,均衡待之。世間本有陰陽想錯。世人皆知,陰陽相融方可成其大道,然陰陽相濟,需至陰至陽之時。人之壽命有限,窮盡一生,修煉一道,或可至陰,或可至陽,卻無法兼而有之,是以修煉之時,只能同時並進,一心修陰,一心修陽,如此方有一線機會,在羽化之前而修至極陰極陽,再兩者融合,或可位列仙班也。」

灰衣老人索無極道:「主人,這赤松經乃是赤松觀鎮觀之寶,相傳乃是兩位大仙飛升之前所留遺跡。此經文之意倒也不難解釋,只是開篇要一心同時二用,實為難已。」

「恩,這是自然,否則這么多年下來,赤松觀就連高手也沒有再出現過,何況登仙乎?」

「是啊,主人。這篇經文說修煉之人要同時將陰陽練到極致,然後再行融合,如此方能入道。而當今武學之論點卻是崇尚陰陽同時修練,似相似,實則差別千里也。」

「索老,或許赤松經另有深意?」

索無極遲疑片刻道:「主人,一心怎可兩用?屬下以為這赤松經名不副實,或許是旁人之偽作,屬下還是勸主人莫要修煉此經,以免走火入魔。」

中年人笑笑:「無妨。索老,你知道我從小就有兩大心願,一是進入帝王谷內殿,以探究生死之謎;二是建立一個和諧的江山社稷。這兩點都需要機緣,第二點的機緣就是宋蒙大戰,待雙方兩敗俱傷之時,我同盟會自會因緣而起。至於第一點的機緣何在?我想或許就是這赤松經了吧。我在赤松觀內見過刻有經文的石壁,那石壁堅硬無比,而上面的字跡乃是以手指為刻刀所為,即便是我也無此功力,你想想會有誰能偽作之?盡管『赤松是緣』只是我的直覺,但我也要試上一試,對於走火入魔,索老放心吧,我只要護得心靈清明即可,如果略有成就,我便會讓你替我護法的,以你的通靈**,隨時可以將我從心魔中脫出來吧。」

索無極略微皺眉:「主人,是有這種可能,但屬下也不敢保證。」

「索老,你有多少把握?」

「主人,屬下只有六成的把握。」

中年人起身拍了拍索無極道:「那就夠了,已經超過一半了。」

索無極還不死心,繼續勸道:「主人三思啊。」

「索老,你的顧慮我當然知道,難道你不相信我有這種能力嗎?」

「屬下不敢,主人天縱奇才,實為屬下生平所僅見,只是。。。。。。」

中年人神態堅決:「我意已決,索老不必再勸,索老還是盡量將你的通靈法完善吧,這樣你就可以將可能性提到七成,甚至更多。」

索無極無奈道:「是,屬下明白。」

中年人臉色柔和道:「恩。索老,小姐回來了嗎?」